安吉白片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安吉白片 - 簡介

    安吉白片為安吉著名特產-綠茶。白片外形“條索挺直略扁平,形似蘭花,色澤翠綠,白毫顯露”。沖泡后清香持久,滋味鮮甜;湯色清澈明亮,牙葉朵朵可辨。先后獲得首屆中國農業(yè)博覽會銅質獎和杭州國際茶文化優(yōu)秀獎。

    安吉白片 - 產地

    安吉位于天目山北麓,境內崇山峻嶺、翠竹連綿、植被繁茂。安吉白片主產于安吉縣的山河鄉(xiāng),茶園地處高山深谷,早晚云霧彌漫,晝夜溫差大,土層深厚肥沃,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huán)境,再加上茶農精心的生產管理,使得安吉白片茶成為珍貴的茶葉珍品,連獲國際名茶評比金獎。

    安吉白片 - 茶史追溯

    安吉產茶歷史悠久。據陸羽《茶經》記載:"浙西,以湖州上,… …,生安吉、武康二縣山谷,與金州、梁州同",又載:"《永嘉圖經》:'永嘉縣東三百里有白茶山'"。宋朝時的《大觀茶論》記載:"… …白茶,與常茶不同,其條敷闡,其葉瑩薄。崖林之間,偶然生出,雖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過四、五家,生者不過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而已。芽英不多,尤難蒸培,… …"。這些史料,充分說明了白茶的彌足珍貴。20世紀80年代初,安吉的科研人員研制開發(fā)出白片茶,從此一舉成名,迅速遠銷國內外各地,供不應求。

    安吉白片 - 特點

    安吉白片茶的特異之處還在于,春天時的幼嫩芽呈白色,以一茶二葉為最白,成葉后夏秋的新梢則變成綠色(4月中旬逐漸白化至全色,5月又逐漸返綠)。民間俗稱"仙草茶",當地山民視春茶為"圣靈",常采來治病。

    安吉白片 - 采制

    白片茶采摘幼嫩、處理精細。谷雨前后開采,采摘標準為芽苞和一芽一葉初展,芽葉平均長度2.5厘米以下,通常炒制一公斤高檔白片茶需采六萬個左右芽葉。

    采回的芽葉需經過篩青、簸青、揀青、攤青“四青”處理。篩青和簸青分別在三角眼谷篩和畚斗上進行,通過篩、簸達到篩去老葉片、莖梗、雜質,簸去單片和魚葉的目的。揀青是揀剔過大的芽葉,使芽葉大小均勻一致,便于攤青和炒制。攤青目的是蒸發(fā)部分水分,散發(fā)青氣,促使內含物質發(fā)生輕微的變化,利于做形和品質的形成。適度攤放的芽葉含水量為70~72%。

    安吉白片 - 制作工藝

    白片茶炒制技術精湛,炒制技巧獨樹一幟。主要工藝分殺青、清風、壓片、干燥四道工序。

    殺青:在鍋徑60厘米的磨光潔凈的平鍋內進行。鍋溫160℃左右,每鍋投葉量150~200克,采用抓、抖、拋三種手勢,達到破壞酶活性,阻止內含物變化和失水的目的。

    清風:目的是散熱保色,清除碎片,保持芽葉完整。將殺青葉裝入畚斗內,簸揚10~15次,當芽葉基本完整,葉溫降至30℃左右即可。

    壓片:是白片茶別具一格的加工方法,是定形的關鍵工序。具體方法是將清風后的朵朵芽葉均勻地、不重疊地撒攤在竹匾上,然后鋪上干凈的細夏布和塑料薄膜,雙手用力地撳壓,使芽葉成片帶扁狀,當芽葉全部成扁片狀時為適。

    干燥:在烘籠中進行,分初烘和復烘兩個過程,初烘溫度120℃~70℃,投葉量為250~300克的壓片葉,適度初烘葉含水量35%左右,即有觸手感為宜,歷時25分鐘左右。初烘葉經過30分鐘左右的攤涼,使芽葉含水量重新分布,便于干度均勻一致。復烘溫度80℃左右,投葉量500克左右,當茶香顯露,手捻即碎,含水量8%左右即起烘攤涼,散熱包裝貯藏。

    安吉白片 - 名茶鑒賞

    安吉白片亦稱玉蕊茶,外形扁平挺直,一葉包一芽,形似蘭花,色澤翠綠,白毫顯露。外形扁平挺直,顯毫隱翠,香高持久,滋味鮮爽回甘,湯色清澈明亮,葉底成朵肥壯,嫩綠明亮。

    沖泡后香高持久,滋味鮮爽甘甜;湯色清澈明亮,牙葉朵朵可辨。1989年榮獲全國優(yōu)質農產品稱號。

    另外,安吉白片茶的特異之處還在于,春天時的幼嫩芽呈白色,以一茶二葉為最白,成葉后夏秋的新梢則變成綠色(4月中旬逐漸白化至全色,5月又逐漸返綠)。民間俗稱"仙草茶",當地山民視春茶為"圣靈",常采來治病。

    安吉白片 - 安吉縣

    看過電影《臥虎藏龍》的觀眾,無不為片中壯觀的竹海風光驚嘆不已,而片中的竹海外景即拍攝于安吉。舉世無雙的萬頃竹海孕育出獨特的竹文化、竹風情,賦予安吉旅游特殊的迷人魅力。這里有綿延數百里世界唯一的純竹林帶;有占地16600公頃、接近國際水平的竹鄉(xiāng)國家森林公園;更有占地17公頃,收藏有237類竹種,被國外人士譽為"世界最大、品種最全"的竹子王國--安吉竹種園。此外,安吉還是一代書畫大師吳昌碩先生的故居。

    茶人來安吉不可不至的去處是九龍峽--白茶谷景區(qū)。九龍峽以出產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白茶而得名,距世界最大的抽水蓄能電站之一的天荒坪電站2公里,距安吉縣城27公里,杭州70公里。安吉最著名的"白茶王"就隱居在九龍峽的茫茫森林里。安吉白茶奇在葉子不是翠綠色,而是瑩白到接近透明。這罕異常茶的白茶20多年前被安吉人發(fā)現,并精心培育,如今,安吉已有近萬畝茶園,"安吉白茶"也成為在世界上享有盛譽的極品名茶。

    九龍峽以恣意奔瀉的九條大瀑布而得名,傳說龍之九子有一天從天門溜到人間玩耍,因忘了歸時,無法返回上界,便化成了九條瀑布。這里秀水奔流、奇花異木、纖塵不染,原汁原味的生態(tài)風貌,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土特產推薦 安吉盛產清汁筍、天目筍干、冬筍,在國內外市場聲譽甚高。700多個品種的竹制品竹席、竹膠板、竹編、竹扇、竹工藝品、竹掃把、竹漁桿等。中國名茶"安吉白茶","安吉白片"。

    安吉白片 - 民間傳說

    安吉縣名的來歷

    安吉的縣名讀起來順口,聽起來悅耳,看起來也比較吉祥,稱得上是個好縣名。那么,這個好名字是誰取的呢?它是否有什么含義?

    原來,安吉建縣已有1800年歷史。公元185年,安吉建縣。當時的皇帝漢靈帝覺得此地好山好水的,須有個好名字來配才是,就引經據典,查閱經書,終于從《詩經》 "豈曰無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 句中取到一個好名字"安吉"。

    安吉人果然沒負了這個好名字。如今,安吉經濟發(fā)展迅速,開發(fā)了豐富的旅游資源。文化上,安吉的書畫歷史源遠流長。"一代宗師"吳昌碩先生,就出生于安吉,在安吉至今還建有吳昌碩紀念館。吳大師在中國藝術史上享有極高地位,擁有眾多崇拜者,他在國內的弟子潘天壽、沙孟海、齊白石、劉海粟等皆為書畫大家。

    安吉白片 - 作用

    1、抗衰老

    安吉白片所含的抗氧化劑有助于抵抗老化。因為人體新陳代謝的過程,如果過氧化,會產生大量自由基,容易老化,也會使細胞受傷。SOD(超氧化物歧化)是自由基清除劑,能有效清除過剩自由基,阻止自由基對人體的損傷。綠茶中的兒茶素能顯著提高SOD的活性,清除自由基。

    2.抗菌

    研究顯示,安吉白片中兒茶素對引起人體致病的部分細菌有抑制效果,同時又不致傷害腸內有益菌的繁衍,因此安吉白片具備整腸的功能。 有研究表明茶多酚能清除機體內過多的有害自由基,能夠再生人體內的α-VE、VC、GSH、SOD等高效抗氧化物質,從而保護和修復抗氧化系統(tǒng) ,對增強機體免疫、對防癌 、防衰老 都有顯著效果。長喝安吉白片能降低血糖、血脂、血壓,從而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日本昭和大學的醫(yī)學研究小組的在1毫升稀釋至普通茶水的20分之1濃度的茶多酚溶液里放入10000個劇毒大腸桿菌0-157,五個小時后細菌全部死亡,一個都不剩。

    3.降血脂

    科學家做的動物實驗表明,茶中的兒茶素能降低血漿中總膽固醇、游離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以及三酸甘油酯之量,同時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對人體的實驗表明則有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動脈硬化發(fā)生率。綠茶含有黃酮醇類,有抗氧化作用,亦可防止血液凝塊及血小板成團,降低心血管疾病。

    4.瘦身減脂

    安吉白片含有茶堿及咖啡因,可以經由許多作用活化蛋白質激酶及三酸甘油酯解脂酶,減少脂肪細胞堆積,因此達到減肥功效。

    5.防齲齒、清口臭

    安吉白片含有氟,其中兒茶素可以抑制生齲菌作用,減少牙菌斑及牙周炎的發(fā)生。茶所含的單寧酸,具有殺菌作用,能阻止食物渣屑繁殖細菌,故可以有效防止口臭。

    6.防癌

    安吉白片對某些癌癥有抑制作用,但其原理皆限于推論階段。對防癌癥的發(fā)生,多喝茶必然是有其正向的鼓勵作用。

    7.美白及防紫外線作用

    專家們在動物實驗中發(fā)現,安吉白片中的兒茶素類物質能抗UV-B所引發(fā)之皮膚癌。

    8.可改善消化不良情況

    近年的研究報告顯示,安吉白片能夠幫助改善消化不良的情況,比如由細菌引起的急性腹瀉,可喝一點綠茶減輕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