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釋義]
(名)清朝和民國初年在地方上為官府辦差,壓迫人民的人。
[構成]
偏正式:地(保
[例句]
地保很壞。(作主語)
[同音]
地堡
1.[舊] (地方上為官府辦差的人) local constable in th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 地保 dìbǎo
[town crier] 清朝和民國初年在地方上為官府辦差的人
(1).地勢險要易守。 漢 揚雄 《法言·重黎》:“或問:‘六國竝,其已久矣,一病一瘳,迄 始皇 三載而咸,時激、地保、人事乎?’”
(2). 清 代及 民國 初年地方上替官府辦差的人。大約相當于 秦 漢 時的亭長、 隋 唐 的里正、 宋 的保正。 清 惲敬 《新喻東門漕倉記》:“ 新喻 附城為五坊,坊有坊長;鄉(xiāng)為五十七圖,圖有地保。坊長、地保如保正。”《文明小史》第一回:“忽見把大門的帶進一個人來,喘吁吁跑的滿頭是汗,當堂跪下,那人自稱:‘小的 紀長春 ,是西門外頭的地保?!?魯迅 《吶喊·白光》:“第二天的日中,有人在離西門十五里的 萬流湖 里看見一個浮尸,當即傳揚開去,終于傳到地保的耳朵里了,便叫鄉(xiāng)下人撈將上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