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什么是花道
所謂"花道"就是適當截取樹木花草的枝、葉、花朵藝術(shù)地插入花瓶等花器中的方法和技術(shù)。"花道"或"華道",也叫"生花","花道"是日本獨特的傳統(tǒng)藝術(shù)之一。
花道的由來
日本地處溫帶,雖然狹長的國土的南端和北端氣溫有很大的差別,但總的說來,氣候溫暖宜人,一年四季的變化十分明顯,隨著二十四節(jié)氣的推移,每月都有幾種代表的花卉。這種自然環(huán)境培育了日本人民對大自然的對話,是他們的人生觀的反映,也有一定的道理。
花道的由來可以從觀賞及宗教兩方面看。據(jù)文獻,平安時代就有室內(nèi)擺設(shè)櫻花的記載。到了十四世紀室町時代的前期還有舉行花會的記載。花會是由公卿貴族,僧侶等分成兩組將自己的插花擺出,評定優(yōu)劣,進行比賽的一種娛樂性聚會。在評比花的同時,所使用的珍奇的花器也是眾所關(guān)心的對象。這種花會到了十五世紀逐漸成為公開的展覽會,可說是今天日本花道展覽會的雛形。
另一方面,隨著佛教的傳入也傳入了"供花"的習慣。鐮倉時代作為佛前的裝飾物有五件器皿叫"五具足",指香爐及一對蠟臺和一對花瓶。到了室町時代簡略為三件,稱為"三具足",即香爐、蠟臺及花瓶。古代這種花瓶中端端正正地插著三枝代表佛法、僧的花就"三尊式"這種供花后來逐漸脫離宗教,成了室內(nèi)的擺設(shè),并發(fā)展成為"立花"。
花道的種類
具有悠久傳統(tǒng)的花道隨著時代的推移,產(chǎn)生了種種樣式。這種樣式一般叫"花形"?,F(xiàn)在為日本人民繼承下來的有"立花"、"生花"、"盛花.投入"及"自由花"等。
● 立花
立花是將花立起來的意思,它要在瓶中表現(xiàn)山嶺及平原上多彩的花草樹木。如前所述,它來源于神佛前的供花,所以立花的特點是雄偉、華麗而端莊。它是以一枝直立的枝子為中心,在它下方周圍的固定位置上配上各種花枝而組成的一大瓶花。各個枝子根據(jù)流派的不同,名稱稍有不同?,F(xiàn)以"池坊流"為例,瓶正中直立的一枝叫"真"也叫"心",是一瓶花的主體。(從觀賞者的角度看)在它左下方稍向左上方伸展的一枝是"副",是幫助"真"的意思。在右方稍低的一枝叫"請",也叫"受",起保護平衡的作用。在"請"的后方的一枝叫"見越",是使這瓶花有立體感。在"請"的下方,左右各有一枝,分別叫"流"和"控枝"起與花瓶保持安定的作用。此外沿著中心線,還有幾小枝花叫"正真"、"胴"、"前置",起增加重量感及立體感的作用。最初,主要的各枝如"真" "副" "請"等用什么花材是有一定的;如"真"用松、梅或柏枝等。但今天已不拘泥于這些傳統(tǒng)的花材了。如慶祝新年或婚禮固然仍多用傳統(tǒng)的松枝為"真",但慶祝女孩子的節(jié)日-------桃花節(jié)則用白桃花為"真"。紀念母親節(jié)甚至用"洋花"的麝香石竹為"真"。
立花構(gòu)造比較復雜。一般多用數(shù)種甚至十數(shù)種花材構(gòu)成,但近來也可看到用不同顏色的一種花材構(gòu)成的立花。如菊花盛開的文化節(jié)(11月3日)用各種顏色的菊花,盂蘭盆節(jié)(7月15日)用荷葉、荷花、蓮蓬等作為花材。此外近來也常見到小瓶的立花。一瓶小品化了的立花更有新穎的感覺。
色彩絢麗而豪華的立花最初也曾是茶道的大茶室中的裝飾。但是茶道逐漸演變?yōu)槌缟泻喫氐男问?,立花就顯得與樸素簡陋的茶室不相稱了。十五、六世紀由村田珠光、武野紹鷗千利休等茶道的大師創(chuàng)造出將一兩枝花簡單得投入花器中的做法。稱為"茶花"。他們認為花插地好壞主要在于插花者的精神而不在于名貴的花材、花器,主張花材、花器力求簡單樸素。在中國人民熟悉的日本電影"吟公主"中,我們看到了千利休拿起用竹節(jié)創(chuàng)作的花器給豐臣秀吉看的場面。在竹筒中插上一枝燕子花,或在細頸瓶中插一枝菊花等具有代表性的"茶花"這種自由而簡單的插法被以后的"生花"所吸取。
● 生花
江戶時代池坊專好的門人,立花的名手之一的大樹院以信,由于所創(chuàng)作的立花變幻自在在被當時形式化了的池坊立花視為異端而離開京都去到江戶。他不滿足于逐漸形式化了的立花,創(chuàng)出了將花簡單地投入瓶中的樣式,稱為"生花"從此開了花道分為許多流派的端緒。
生花的特點有二:一是花器的水面象征著大地或池沼的水面,為了表示植物的生長所以在花器的水面以上七、八公分的部分基本上只能看到一個枝子。它仿佛是從地上長出一棵植物的樣子。其次是主要的三個枝子要構(gòu)成三角形。此外由于預想陽光從右或左上方射下。所以從觀賞者的角度看,似乎可以看到植物的側(cè)面,即能看到花的向陽及背陰的兩面。
生花的三個主要枝子因流派的不同而異。如"池坊流"稱"真、副、體、用、留"。也有稱"天、地、人"或"天、地"或"序、破、急"的盡管不同,整個花形有形成三種花材。特殊的情況也有用多種花材的。
● 盛花.投入
"盛花"愿意是花形像是用盤子盛著許多花而得名。"投入"是將花枝投入細高的瓶中(花枝靠在瓶口而直立)的意思。
明治維新后,大量的色彩絢麗的洋花輸入日本。花道界不滿足于舊有的生花形式。開始用洋花尋求新的樣式。曾是池坊流的小原云心從盆景中受到啟發(fā),利用洋花。在盤子形狀的花器---"水盤"中,插出式樣新穎的"盛花"來。最初叫國風式盛花,后叫"瓶花",奠定了今天小原流的基礎(chǔ)。與他同時的安達式盛花投入展覽會,從此盛花投入的花形十分流行而得以和生花相抗衡。 "盛花"和"投入"除了前者是用盤狀的廣口花器,而"投入"用形狀細高的花器外,手法上沒有什么區(qū)別,最初都由三個主要的枝子構(gòu)成。三個枝子稱"主、副、客位"但是隨著時代的進展,已經(jīng)徒有其名,實際上盛花和投入已經(jīng)不能截然分開,在一個花器中有的花立著,有的花站著,有的花象盛花,所以產(chǎn)生了自由花的名字。
● 自由花
自由花也稱"前衛(wèi)花"是從上述"盛花投入"派生出來的現(xiàn)代花形,所以自由花也可說是現(xiàn)代的"盛花投入"。自由花沒有立花和生花在花材等方面的種種制約。各流派只要合乎本派的基本型,可以自由地大膽創(chuàng)新,它的特點除了色彩本位與自然本位外也很注意造型,是這三者結(jié)合起來的的有現(xiàn)代化感覺的花形。
在形態(tài)上它可以是直態(tài),也可以是斜態(tài)或垂態(tài)。吊在檐前或天花板上的"吊花"或掛在壁上或柱上的"掛花"都屬于自由花。自由花不僅花器多種多樣,花材上也引進了人工的物質(zhì)。如在花中配上金銀的紙捻或金屬物。有時還人工使某種花材脫色。
花道從誕生到今天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幾個世紀。在室町時代的立花完全為池坊流所獨占,自從江戶時代興起許多流派后,到今天已有兩千到三千個流派了,但是最大的流派仍然是池坊,所屬人數(shù)也最多。據(jù)統(tǒng)計已超過一百萬。其次為小原流和"草月流"各為五十萬到六十萬。
各流派的創(chuàng)始者和世襲者叫做"家元""家元"下有最高教授者稱"師范"由"師范"組成各流派的中樞機關(guān)。以池坊為例,現(xiàn)在京都的池坊專永是祖?zhèn)鞯谒氖宕?quot;家元"。除研究機構(gòu)外還設(shè)立了短期大學,致力于花道的現(xiàn)代化。
隨著時代的前進,日本人民的生活環(huán)境有了很大的變化,對美的意識也有了很大的變化。但是通過花道來追求無限的大自然這一花道的本質(zhì)并沒有變。隨著科學及園藝技術(shù)的發(fā)達,花道一邊維護著自己的傳統(tǒng)一邊適應(yīng)著時代的要求在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