梆子腔
bāng zi qiāng
  • 拼 音:bāng zi qiāng
  • 注 音:ㄅㄤ ㄗㄧ ㄑㄧㄤ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釋義]
    (名)戲曲聲腔之一,因用木梆子演唱的劇種的統(tǒng)稱,如陜西梆子。
    [構(gòu)成]
    偏正式:梆子(腔
    [例句]
    這是純正的梆子腔。(作賓語(yǔ))

  • 英文翻譯

    1.(戲曲) Chinese local operas performed to the accompaniment of wooden clappers

  • 詳細(xì)解釋

    ◎ 梆子腔 bāngziqiāng
    (1) [the music of some local operas]∶一種伴用梆子來(lái)加強(qiáng)節(jié)奏的唱腔
    (2) [bangzi operas]∶以梆子腔演唱的幾種地方戲曲,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等的通稱
    戲曲聲腔。我國(guó)北方用硬木梆子作打擊樂(lè)器以按節(jié)拍的劇種的統(tǒng)稱。如秦腔(陜西梆子)、晉劇(山西梆子)、豫劇(河南梆子)以及河北梆子、山東梆子等。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shí)記·封臺(tái)》:“ 咸豐 以后,專重二簧,近則并重秦腔。秦腔者,即俗所謂梆子腔?!?魏巍 《東方》第三部第一章:“在他閃著快樂(lè)的紅眼睛、哼著梆子腔回來(lái)的路上,不等到家,他的收獲物就剩不下多少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