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簫
dòng xiāo
  • 拼 音:dòng xiāo
  • 注 音:ㄉㄨㄙˋ ㄒㄧㄠ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釋義]
    (名)簫,因不封底而得名。
    [構(gòu)成]
    偏正式:洞(簫

  • 詳細(xì)解釋

    ◎ 洞簫 dòngxiāo
    [a vertical bamboo flute] 簫,因不用蠟蜜封底而得名
    (1).管樂器。簡稱簫。古代的簫以竹管編排而成,稱為排簫。排簫以蠟蜜封底,無封底者稱洞簫。后稱單管直吹、正面五孔、背面一孔者為洞簫。發(fā)音清幽凄婉?!稘h書·元帝紀(jì)贊》:“ 元帝 多材藝,善史書,鼓琴瑟,吹洞簫?!?顏師古 注引 如淳 曰:“簫之無底者?!?元 仇遠(yuǎn) 《宿集慶寺》詩:“聽徹洞簫清不寐,月明正照古松枝。” 巴金 《春天里的秋天》:“‘ 林 ,你還愛我嗎,像從前那樣?’她忽然問,聲音像春夜吹的洞簫,陰云遮了眼睛,像是要落雨了?!?br>(2). 漢 王褒 《洞簫賦》的簡稱。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詮賦》:“ 子淵 《洞簫》,窮變於聲貌?!?唐 李德裕 《雨中自秘書省訪王三侍御以詩贈之》:“ 王褒 軼材晚始入,宮女已能傳《洞簫》?!?清 錢謙益 《贈徐存永陳開仲過訪見贈》詩之一:“空傳父老摩銅狄,無復(fù)宮人記《洞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