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彩色自行車道-基本簡介
武漢市將投資5千余萬建112條彩色自行車道,著手建立“綠色交通”體系,回歸“讓路于人”。2010年3月4日市城建委組織完成的《近期武漢城市非機動車道系統(tǒng)改善方案》,聽取交通專家意見。
武漢主城區(qū)現有自行車超過110萬輛,電動自行車超過50萬輛。每日騎自行車約有300萬人次,自行車出行占居民日常出行的20.2%。方案提出建立全市自行車路網系統(tǒng),重點建在與軌道交通、公共交通線路相交的道路上,便于市民近距離換乘。
彩色自行車道-規(guī)劃方案
武漢綠色自行車道分兩塊推進,新建道路在規(guī)劃方案中設計,隨道路同步建設;已建成道路,在兩側增加自行車道,或壓縮機動車道,或取消現有路邊停車位。
2010年武漢市先投資5536萬元,在建成道路上高標準建設自行車道112條,長164.6公里,同步新建464處公共自行車停車場和71處二次過街交通安全島。
其中,彩色自行車道12.2公里,設置隔離欄桿的自行車道21公里,用交通標線標示的自行車道93.8公里,自行車與行人共用道路37.6公里。
彩色自行車道將建在中山大道(硚口路--武勝路)、沿江大道,武昌洪山路、東—路、東三路。
設置隔離欄桿的自行車道有澳門路、古田四路、青年路等。
免費自行車停車點重點建在軌道站點處。公共自行車停車場優(yōu)先在軌道站點、公交站點、商業(yè)、銀行等周邊建設。
2011年、2012年兩年,自行車道圍繞軌道交通2號線和4號線周邊路網建設。
彩色自行車道-建設重點
漢口地區(qū)先建“—線三區(qū)”:以軌道1號線為軸,重點建在古田、百步亭和漢口老城區(qū)內與軌道1號線相交的道路上。
漢陽地區(qū)形成“—線—區(qū)”:以漢陽大道(龍陽大道、濱江大道)沿線道路和漢陽老城區(qū)為重點。
武昌地區(qū)形成“—線兩區(qū)”:主要是和平大道兩側相交道路、以首義片為核心的武昌老城區(qū)、中南路水果湖地區(qū)。
彩色自行車道-背景資料
身為自行車大國,騎自行車的人數在下降。為什么?“以車為本”的道路規(guī)劃理念讓騎車人有諸多不便。市政設計院2010年3月4日介紹,三大因素制約了武漢市自行車出行。
慢行交通斷斷續(xù)續(xù)。自行車被稱為慢行交通,當公交、長途、火車、飛機的站點都在“對接”、實現零換乘時,自行車被人“丟在—邊”。地鐵站、長途客運站點都缺乏自行車停車場?!┲匾缆窙]有自行車專用道,自行車過馬路沒有專用候車區(qū)和指示燈。
基礎設施不足。武漢520平方公里的主城區(qū)內,只有自行車停放點400余處。而馬路上的標志標線不清、電力桿線遷移不到位、排水井井蓋丟失等,均阻斷了自行車出行的連續(xù)性和安全性。
占道現象嚴重。在非機動車道上,機動車違章停車和行車現象普遍。各種路邊商販占道經營也嚴重影響了自行車出行。周末的武廣附近和中山大道上,人擠人,自行車根本無立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