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育王
ā yù wáng
  • 拼 音:ā yù wáng
  • 注 音:ㄚ ㄧㄩˋ ㄨㄤˊ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梵語。或譯作 阿輸迦 。意為 無憂王 。為古 印度 名王 旃陀羅笈多 之孫, 賓頭沙羅 之子,初奉婆羅門教,后皈依佛教,崇佛教為國教。頒布許多以佛教治國的敕令,刻在山巖或石柱上,并派人到國外傳教,對以后佛教的發(fā)展有很大影響。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河水一》:“ 阿育王 壞七塔,作八萬四千塔,最初作大塔,在城南二里餘…… 阿育王 于此作 泥梨城 。” 范文瀾 《唐代佛教·佛教各宗派》:“公元前三世紀(jì)中,有 阿育王 信奉佛教,供養(yǎng)僧徒?!?/p>

  • 基本解釋

    梵語。或譯作 阿輸迦 。意為 無憂王 。為古 印度 名王 旃陀羅笈多 之孫, 賓頭沙羅 之子,初奉婆羅門教,后皈依佛教,崇佛教為國教。頒布許多以佛教治國的敕令,刻在山巖或石柱上,并派人到國外傳教,對以后佛教的發(fā)展有很大影響。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河水一》:“ 阿育王 壞七塔,作八萬四千塔,最初作大塔,在城南二里餘…… 阿育王 于此作 泥梨城 ?!?范文瀾 《唐代佛教·佛教各宗派》:“公元前三世紀(jì)中,有 阿育王 信奉佛教,供養(yǎng)僧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