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白頭海雕又名美洲雕,亦有稱之為禿鷹。其實,禿鷹的叫法是不科學(xué)的,因為它全身羽毛豐滿,無禿可言。海雕便是鳥綱、鷹科下的一個屬。白頭海雕為北美洲所特有,是一種大型猛禽,一只完全成熟的海雕,體長可達1米,翼展2米多長。成年鳥的眼、嘴和腳為淡黃色,頭、頸和尾部的羽毛為白色,身體其他部位的羽毛為暗褐色,十分雄壯美麗。它的體重大約5公斤~10公斤,平均壽命15年~20年。白頭海雕的大小隨著年齡、性別和生活區(qū)域的不同而變化。未成年的雕往往比成年雕個頭還大,這是因為年輕的雕會有較長的尾羽和翅羽,盡管有這些較長的羽毛,未成年的雕體重卻不及成年雕。
身體構(gòu)造
和大部分食肉猛禽一樣,雌雕比雄雕個頭要大,其中的原因
有許多種可能。有些生物學(xué)家認(rèn)為,雌雕的大個頭能讓它們更好地守護自己的巢、蛋和小雕。個頭較小的雄雕翱翔起來更為輕松,因此它們更能守護好自己的地盤。雌白頭海雕的翼展長達2.3米,雄白頭海雕的翼展卻僅有1.8米。
視覺是白頭海雕最重要的一種感覺。鳥類的色覺是所有動物中最好的,白頭海雕視覺的清晰度,或者叫明晰度,超乎尋常,甚至比它的色覺還要好。雕視覺要比人類清楚三倍,這就是為什么我們把那些眼光敏銳的人稱為“銳利如鷹”。白頭海雕良好的視覺使它們能夠更容易瞧見獵物的藏身處。有些東西在我們看來不過是一團米色的皮毛,而一只白頭海雕卻能清清楚楚地辨出那是五只顏色各異的松鼠。白頭海雕卓越的視覺部分地要歸功于它那雙大的眼睛。白頭雕的眼睛太大了,眼部肌肉幾乎沒有多少可以活動的空間,因此它的眼睛沒有轉(zhuǎn)來轉(zhuǎn)去。為了彌補這個缺憾,雕長了許多頸骨,頸部因而可以靈活地活動。雕能將頭部轉(zhuǎn)動270度——也就是四分之三個圓!像許多別的鳥類一樣,白頭海雕的雙眼各長了一層特殊的眼瞼,叫做瞬膜。這層眼瞼能使眼睛保持濕潤,能替眼睛射刺激。
白頭海雕眉骨突起,使它們外表看來很是兇猛。這種突起和瞬膜一樣,可以在烈日下遮護雕眼,還能為雕眼擋風(fēng)蔽塵。白頭海雕飛下來往樹上棲息時,碰斷的樹枝樹條也許會彈起來,突起的眉骨就能起到保護雕眼的作用。此外,突起的眉骨還能使雕眼免受掙扎中獵物的傷害。
白頭海雕的足非常強壯,可以用來捕殺獵物。它們的足底粗糙
得像砂紙。這有助于讓它們抓緊那些身體滑膩的獵物,例如魚或蛇。相對于它們身體的大小而言,白頭海雕的足也真是夠大了——竟有15厘米之長!白頭海雕有四個足趾,三個在前,一個在后。足趾頂端長有長而彎曲的爪。這些爪尖利如刀,是白頭海雕最厲害的武器,它們甚至比這種肉食鳥那鉤狀的喙還要危險。其中最有力的是后足趾和后爪。當(dāng)白頭海雕捕獲獵物時,它的后爪會深深地插入犧牲品的體內(nèi),往刺穿要害器官,比如心臟或肺部。白頭海雕的后爪弧長可達7厘米—8厘米。
就像別的鳥類一樣,白頭海雕是沒有牙齒的。它們必須把食物一塊一塊吞下去,用鉤狀的大喙將獵物撕成一口一口的碎塊。即使雕爪未能徹底殺死獵物,那么來自雕喙的一記猛啄也足夠結(jié)果它的性命了。
白頭海雕有一副輕薄而中空的骨架,空隙中充滿空氣。雕骨中有許多是凝聚或連結(jié)在一起的,這就使得它們格外結(jié)實。這種骨架在它們飛翔的時候能夠很好地托舉它們。雕的骨架重量還不及其羽毛重量的一半。
覆蓋于鳥身羽毛叫做羽衣,白頭海雕有一身獨特的羽衣。對一種靠飛翔生存的動物來說,讓羽毛良好的狀態(tài)是至關(guān)重要的。白頭海雕每天都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清洗保養(yǎng)自己的羽毛。即整理羽毛。
白頭海雕尾部長有一個特殊的腺體。這個腺體在受壓時會分泌出油狀液體,雕把這種液體涂在羽毛上。這種油液能幫助羽毛防水保持羽毛的整齊。鳥一旦梳洗羽毛,就會使勁兒搖搖身子,抖落松動的羽毛,也令其他的羽毛各歸其位。徹底整理一次羽毛要花很長時間。一只健康的成年白頭海雕有7000多支羽毛。
棲息地及分布情況
白頭海雕較喜歡棲息在海岸、河流、大湖泊附近,因為這些地方有
很多魚類,對牠們來說是極豐富的食物資源。研究顯示牠們較喜歡周長超於7英哩(11公里)的水源,而面積大於3.8平方英哩(10平方公里)的湖泊就最適合要繁殖的白頭海雕。
白頭海雕會在較老的松柏或硬木樹棲息和筑巢。牠們會選擇結(jié)構(gòu)開放和方便捕獵的樹木,但選擇的樹木的高度或種類并不及水源的重要,若環(huán)境許可的話,牠們寧可選擇在水源附近的大樹。 有一次,一只白頭海雕被發(fā)現(xiàn)於愛爾蘭共和國,顯然牠是離開了白頭海雕的分布地,流浪至此;這只白頭海雕是由愛爾蘭一個國家公園的工作人員發(fā)現(xiàn)的。
白頭海雕在冬天時亦一定會留在數(shù)個越冬地。從11月到2月,一至二千只的白頭海雕會前往卑詩省的斯掛密斯(Squamish)越冬,路程約相等於從溫哥華到惠斯勒(Whistler)的那一段路的長度。牠們會沿著斯掛密斯河(Squamish River)和切卡穆斯河(Cheakamus River)飛行,因為那里有很多鮭魚卵吸引著牠們。
行為
白頭海雕是飛行的能手。牠們在滑翔和鼓翼時的飛行速度可達時速35
到44英哩(即時速56至70公里),若飛行時抓著魚,其飛行速度仍可達時速30英哩(即時速48公里)。牠們并不常遷徙。若牠們的領(lǐng)地接近水源的話,牠們就不會遷徙,整年待在那里,但是如果牠們的領(lǐng)地不接近水源的話,牠們就會在踏入冬季時往南遷,或是往海岸的那一方遷徙,讓自己在冬季期間仍可方便地覓食。白頭海雕選擇的遷徙路線要視乎該路線的暖流、上升氣流(updraft)及食物資源是否有利。在遷徙期間,牠們會靠暖流往上攀升,而後往下滑翔,就這樣使用暖流前進,而當(dāng)遇上斷崖和一些峭壁時則使用上升氣流,掠過這些地帶。一般而言,牠們會在日間進行遷徙,因為那時太陽才能造成暖流,幫助牠們飛行。
白頭海雕一般只會吱吱嘎嘎地叫,而不會像電影中的鷹那般大聲尖叫,因為很少鷹會像電影中那些鷹般大聲尖叫,只有紅尾鷹(Red-tailed Hawk)才會。
捕食獵物
白頭海雕有兩種覓食方法——自己搜尋,或者四處觀望,瞧瞧
別的雕聚集在什么地方。當(dāng)許多雕圍著一塊地方聚集盤旋,其他雕也就知道了,那地方能找到食物。遠(yuǎn)在64公里之外的頭海雕便能看見盤旋的雕群。這樣,白頭海雕不用花費很多力氣便能找到一頓美餐。偷吃別的雕的食物,這是很常見的。
具有捕殺動物用的利爪和撕裂動物用的鉤嘴,是鳥類學(xué)家給猛禽下的惟一正確定義。白頭海雕像其他大多數(shù)猛禽一樣,是日間捕食性鳥類,常成對出獵,憑其異常敏銳的視力,即使在高空飛翔,亦能洞察地面、水中和樹上的一切獵物。不過,白頭海雕以魚類為主食,所以常棲息于河流、湖泊或海洋的沿岸。在美國阿拉斯加州海納斯附近的奇卡特河區(qū)域,每年11月的鮭魚洄游魚汛期間,在僅僅10多公里長的河岸,竟能吸引三四千只白頭海雕,為旅游業(yè)帶來一筆可觀的經(jīng)濟效益。
產(chǎn)卵哺育
白頭海雕為便于捕魚,筑巢于河流、湖泊或海洋沿岸的大樹上,
年復(fù)一年地使用和修建同一個巢。白頭海雕為終生配偶制,雌雕每年產(chǎn)二卵,孵化期35天,小雕3個月后離巢獨立生活。由于生態(tài)環(huán)境受到污染和破壞,使鳥產(chǎn)卵和孵化率下降,成年鳥的生存也受到威脅。
白頭海雕彼此有多少交往要依一年中的不同時間而定。春季和夏季,成年雕忙于筑巢。這期間,準(zhǔn)備繁殖配對的白頭海雕會緊守著自己的地盤。它們很少和其他白頭海雕接觸,除非是為了趕走入侵者,年齡太小、還不能交配的雕在暖和的月份里則東尋西探,了解周圍的環(huán)境,努力地生存下來。在冬季遷徙期間,白頭海雕彼此會交往得多一些。一大群一大群的白頭海雕常常會聚集在一個豐富的食物源周圍。生物學(xué)家認(rèn)為,這些冬季的聚居能為年輕的成年雕提供一個可能與配偶相遇的場所。
白頭海雕在4到5歲時正式踏入性成熟的階段。當(dāng)他們的年齡已大到足可進行繁殖時侯,他們就會回到自己的出生地。他們會尋找配偶進行交配,但若夫妻其中一方死了或失蹤了,另一方會再選一個新的配偶。若一對夫妻多次嘗試進行繁殖,但都失敗的話,他們就會決裂,各奔東西,另覓佳偶。白頭海雕求愛時會不斷呼叫對方,然後一起飛行。在空中飛行時,他們會俯沖、追逐和翻跟斗,在飛至高空時,雌雄二雕會把對方的爪子抓牢,自由的落下,在碰到地面之前才分開。
白頭海雕的巢比全北美洲任何鳥類的巢都要來得大;它最長可逾8尺(2.4米),可重達907公斤。他們的巢是用樹皮制成的,一般位於水源附近的大樹上。在繁殖期間,他們不會把巢筑在樹上,而是把巢筑在地上。白頭海雕每年生產(chǎn)一到三顆蛋,但很少會三只小雕都懂得飛。雄性和雌性會輪流負(fù)責(zé)孵蛋,而當(dāng)一方在孵蛋時,另一方則負(fù)責(zé)獵食及尋找更多筑巢的物料。白頭海雕的蛋一般長約7.3公分,寬約5.5公分。
孵蛋一般需時約35天,雛鳥生出時已有約4星期大。牠們會在8到14星期大時才長出羽毛,確實時間要視乎牠們的性別、孵出的時間及身體的生長速度而定。白頭海雕的蛋及雛鳥很可能會被喜鵲、鷗、渡鴉、烏鴉、黑熊和浣熊獵得。當(dāng)遇上這些不速之客時,成年的白頭海雕會奮不顧身的防護牠們的幼鳥。
數(shù)量下跌與復(fù)原
很多人認(rèn)為,白頭海雕曾在20世紀(jì)中期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數(shù)量
急遽下跌,這都?xì)w因於人類對殺蟲劑(即雙對氯苯基三氯乙烷)的使用。即使雙對氯苯基三氯乙烷不會致命,但雙對氯苯基三氯乙烷會干預(yù)到白頭海雕的新陳代謝,令牠們生下不正常的蛋:白頭海雕會經(jīng)過食物吸收到這種化學(xué)物質(zhì),當(dāng)牠們生蛋時,蛋會因太脆弱,不能負(fù)荷成鳥的重量而碎裂。1989年,加拿大亦全面禁止使用雙對氯苯基三氯乙烷,但在這以前的1970年代末,雙對氯苯基三氯乙烷早已受到限制。
美國漁業(yè)與野生動物局認(rèn)為白頭海雕數(shù)量減少的主要原因是牠們的棲息地不斷在減少,但1978年的報告Endangered Species Tech Bulleti'中指出,牠們更有可能是因為被非法獵殺而導(dǎo)致部分成年和非成年白頭海雕死亡。美國國家野生動物基金會指出,部分白頭海雕亦很可能會死於被獵殺、觸到電線、在空中碰撞和進食有毒的鴨子。 在很多其他科學(xué)有關(guān)的文獻中亦有舉出更多可能令白頭海雕數(shù)量下跌的原因,包括汽油、鉛、水銀、噪音和疾病等。雖然牠們的數(shù)量在過去的半個世紀(jì)中曾嚴(yán)重下跌,但現(xiàn)時牠們的數(shù)量已回升,并得以被列入IUCN紅色名錄中的無危(Least Concern)物種列表。
白頭海雕首次受到美國和加拿大於1918年美國國會通過的《候鳥協(xié)定法案》(Migratory Bird Treaty Act)的的保護,并在後來延伸至整個北美洲,1940年,美國的《保護白頭海雕法案》(The 1940 Bald Eagle Protection Act)保護了白頭海雕和金鷹,禁止了所有對之進行的商業(yè)行動,亦全面禁止再殺害白頭海雕和金鷹。1967年,美國公布把白頭海雕列為瀕危物種,并改變1940年設(shè)立的保護白頭海雕法案的做法,加強了對商業(yè)行動的限制,增加了對違法者的罰款。
1995年7月12日,美國漁業(yè)與野生動物局正式把白頭海雕從瀕臨物種列表中移除,并把白頭海雕的狀況從反「瀕?!垢臑椤甘芡{」。1999年7月6日的一份方案中提出「To Remove the Bald Eagle in the Lower 48 States From the List of Endangered and Threatened Wildlif'」?,F(xiàn)在我們可以在美國和加拿大以外的地區(qū)找到白頭海雕的蹤影,就僅是美國的阿拉斯加州,就有現(xiàn)存七萬只白頭海雕中的一半。
美國國鳥
白頭海雕是美國的國鳥,牠是美國其中一個象徵,很多徽章上都有牠的
肖像,美國總統(tǒng)紋章(Seal of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就是一個好例子。
1782年6月20日,大陸會議(Continental Congress)獲許可采用部分為美國設(shè)計的國徽,包括:一只白頭海雕正在抓住箭和用牠的爪抓住橄欖樹枝的國徽。
1784年,美國獨立戰(zhàn)爭結(jié)束之後,班杰明·富蘭克林在巴黎寫了一封信給他的女兒。在此信中,班杰明·富蘭克林極力反對用白頭海雕作為美國國徽,認(rèn)為牠的品德及性格很壞,并把牠形容為一種「很懶惰且膽小」的動物,更推薦火雞成為美國國徽。盡管班杰明·富蘭克林反對用白頭海雕作為美國國徽,但白頭海雕仍然在美國國徽列表中?,F(xiàn)在,我們還可以在美國國徽和幾種美國硬幣的背面(包括25美分硬幣)找到白頭海雕的肖像。在1916年到1945年之間,美國總統(tǒng)旗(Presidential Flag)中的白頭海雕是朝著左方的。在世界和平時美國國徽中的白頭海雕會被改成臉向著橄欖樹枝,有戰(zhàn)事時美國國徽中的白頭海雕則會被改成面向箭枝。
與美洲土著文化
在一些北美洲人的文化中,白頭海雕是一種神圣的鳥,牠們的羽毛像金
鷹一樣,在美洲土著的很多宗教和習(xí)俗中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這些美洲土著認(rèn)為白頭海雕是神和人之間傳遞信息的使者。在美洲原住民的印第安歌舞慶典(Pow wow)中舞者都是用白頭海雕的爪子作為他們標(biāo)志的一部分。通常在傳統(tǒng)慶典中,人們都會用白頭海雕的羽毛來作王位的標(biāo)志、扇子、腰墊和頭飾。拉科塔族的印第安人會把白頭海雕的羽毛賜給完成任務(wù)的人作為獎賞?,F(xiàn)在,白頭海雕的羽毛可用於其他大場面中,就像是大學(xué)畢業(yè)典禮那般,就很可能會用得上白頭海雕的羽毛。此外,拉科塔還會在Sun Dance上用白頭海雕骨頭制成的笛子奏樂。對波尼族印第安人來說,白頭海雕象徵著繁殖力,因為牠們的鳥窩建在高處,且牠們在受到攻擊時會奮不顧身的保護牠們的幼鳥。另外,瓜基烏圖族印地安人會用白頭海雕來歡迎重要的客人。
在海雕羽毛律法(eagle feather law)中列明,只有個別獲得許可的美洲原住民才可以取得海雕或金鷹的羽毛,且僅可用於宗教用途上。
種群現(xiàn)狀
白頭鷹在1782年被定為美國國鳥的時候,美國本土除了阿拉斯加州以外,一共大約有10萬只白頭鷹。但是美國建國后持續(xù)不斷的國土開發(fā),使白頭鷹的棲息地迅速減少,過分捕獵更導(dǎo)致白頭鷹數(shù)量進一步下降。1940年,美國國會通過了白頭鷹和金雕保護法案,禁止捕殺和買賣白頭鷹,并在民間加強了保護白頭鷹的宣傳。這項法律頒布后,白頭鷹的數(shù)量在40年代初在很多州都有所回升。
二戰(zhàn)結(jié)束后不久,美國在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開始大量使用DDT和PCB等農(nóng)藥。這些農(nóng)藥通過食物鏈進入白頭鷹的體內(nèi),使白頭鷹的蛋殼變軟,因此無法孵出小鷹。另外,人類活動造成的白頭鷹棲息地缺失更加重了對白頭鷹的威脅。到了1963年的時候,美國大陸地區(qū)僅剩下417對筑巢的白頭鷹。
1973年,在美國國會通過濱臨滅絕物種法案之后,美國漁業(yè)和野生動物局在美國大陸48個州中的43個州把白頭鷹列為濱臨滅絕物種,而在其他5個情況好一些的州,白頭鷹被列為濱臨威脅的物種?;舴蚵空f,二者在定義上有所區(qū)別:“濱臨滅絕物種,顧名思義,就是那些有可能滅絕的物種;而濱臨威脅的物種則是處在邊緣狀態(tài),有可能成為濱臨滅絕物種的物種。聽起來很簡單,但法律就是這樣劃分的。”
自從70年代以來,美國政府和有關(guān)機構(gòu)采取了包括人工繁殖、保護棲息地、幫助人工繁殖的白頭鷹回歸自然、加強執(zhí)法力度、加強民間宣傳等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1995年,白頭鷹在43個州的“濱臨滅絕物種”定級全部被改為程度較輕的“濱臨威脅物種”。到了2003年,美國大陸地區(qū)的白頭鷹數(shù)量已經(jīng)達到7600多對--比1963年的時候增長了近20倍。
保護級別
1782年6月20日,美國總統(tǒng)克拉克和美國國會通過決議立法,選定白頭海雕為美國國鳥。今天,無論是美國的國徽,還是美國軍隊的軍服上,都描繪著一只白頭海雕,它一只腳抓著橄欖枝,另一只腳抓著箭,象征著和平與強大武力。鑒于白頭海雕身價不凡,作為美國國鳥,受到了法律保護。1982年里根總統(tǒng)宣布每年的6月20日為白頭海雕日,藉以喚起全國民眾的關(guān)注,這足以說明其重視程度了。
1973年,在美國國會通過瀕臨滅絕物種法案之后,美國漁業(yè)和野生動物局在美國大陸48個州中的43個州把白頭鷹列為瀕臨滅絕物種,而在其他5個情況好一些的州,白頭鷹被列為瀕臨威脅的物種?;舴蚵空f,二者在定義上有所區(qū)別:“瀕臨滅絕物種,顧名思義,就是那些有可能滅絕的物種;而瀕臨威脅的物種則是處在邊緣狀態(tài),有可能成為瀕臨滅絕物種的物種。聽起來很簡單,但法律就是這樣劃分的。”
自從70年代以來,美國政府和有關(guān)機構(gòu)采取了包括人工繁殖、保護棲息地、幫助人工繁殖的白頭鷹回歸自然、加強執(zhí)法力度、加強民間宣傳等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1995年,白頭鷹在43個州的“瀕臨滅絕物種”定級全部被改為程度較輕的“瀕臨威脅物種”。到了2003年,美國大陸地區(qū)的白頭鷹數(shù)量已經(jīng)達到7600多對--比1963年的時候增長了近2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