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勢(shì)
dì shì
  • 拼 音:dì shì
  • 注 音:ㄉㄧˋ ㄕㄧˋ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釋義]
    (名)地面高低起伏的形勢(shì)。
    [構(gòu)成]
    偏正式:地(勢(shì)
    [例句]
    地勢(shì)起伏不平。(作主語(yǔ))
    [同音]
    帝室、諦視、地市

  • 近義詞

    陣勢(shì)、形式、步地、大局、景象、局面、局勢(shì)、時(shí)勢(shì)、事勢(shì)、形勢(shì)

  • 英文翻譯

    1.physical features of a place; relief; terrain; topography

  • 詳細(xì)解釋

    ◎ 地勢(shì) dìshì
    [topography;relief;terrian] 地面高低起伏的形勢(shì)
    此地勢(shì)高下之不同也?!巍?沈括《夢(mèng)溪筆談》
    亦作“ 地埶 ”。1.埶,“ 勢(shì) ”的古字。土地山川的形勢(shì)。《周禮·考工記·匠人》:“凡天下之地勢(shì),兩山之間,必有川焉?!薄妒酚洝じ咦姹炯o(jì)》:“ 秦 ,形勝之國(guó),帶 河 山 之險(xiǎn),縣隔千里……地埶便利,其以下兵於諸侯,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漢 張衡 《南都賦》:“爾其地勢(shì),則 武闕 關(guān)其西, 桐栢 揭其東?!?宋 梅堯臣 《五月十三日大水》詩(shī):“我家地勢(shì)高,四顧如湖淲?!?碧野 《沒有花的春天》第二章:“兩天后由一個(gè)行地理的風(fēng)水先生用羅盤在后山頂上勘定了地勢(shì)?!?br>(2).埶,“ 勢(shì) ”的古字。地位;權(quán)勢(shì)?!兑淖印ご蟮郎稀罚骸拔嵋嗖桓覔?jù)以為天理,以為地勢(shì)之自然者爾?!薄逗鬂h書·黨錮傳·尹勛》:“宗族多居貴位者,而 勛 獨(dú)持清操,不以地埶尚人。”《隋書·藝術(shù)傳·庾質(zhì)》:“ 玄感 地勢(shì)雖隆,德望非素,因百姓之勞苦,冀僥倖而成功?!?宋 蘇軾 《乞罷學(xué)士除閑慢差遣札子》:“蓋緣臣賦性剛拙,而寵祿過(guò)分,地勢(shì)侵迫,故致紛紜,亦理之當(dāng)然也?!?br>(3).埶,“ 勢(shì) ”的古字。指地方上的情形?!段饔斡洝返诹呋兀骸澳氵@貴處,地勢(shì)清平,又許多人家居住,更不是偏僻之方,有甚么妖精,敢上你這高門大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