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課
yuè kè
  • 拼 音:yuè kè
  • 注 音:ㄩㄝˋ ㄎㄜˋ
  • 繁體字:
  • 基本解釋

    (1).每月考查、考核?!段簳だ畋雮鳌罚骸氨菹掠酌删险d,圣教之躋,及儲宮誕育,復(fù)親撫誥,日省月課,實(shí)勞神慮。”
    (2). 明 清 時每月對學(xué)子的課試或?qū)ξ涔傥渌嚨目夹??!睹魇贰ぢ毠僦舅摹罚骸叭鍖W(xué)官月課士子之藝業(yè)而奬勵之?!薄豆賵霈F(xiàn)形記》第五六回:“ 同 通 州縣,本有月課,現(xiàn)在攷較他們,也不過同月課一個樣子。”《清史稿·選舉志一》:“教官考校之法,有月課、季考,‘四書’之外,兼有策論……訖於 嘉慶 ,月課漸不舉行?!?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述異·馬端敏公被刺》:“ 同治 九年七月二十七日,為 兩江 總督月課武職之期, 馬端敏 公 新貽 親臨校場閲射。”
    (3). 宋 代規(guī)定御史糾察官邪,按月奏事的制度。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太學(xué)諸生置綾紙》:“ 鄭昭先 為臺臣,倏當(dāng)言事月謂之月課。 昭先 純謹(jǐn)人也,不敢妄有指議。” 宋 周密 《齊東野語·洪君疇》:“ 朱應(yīng)元 既為御史,月課乃首劾 李俊明 ,公論大不平。” 張晉藩 王超 《中國政治制度史》第四編第一章第七節(jié):“ 宋 朝在允許御史‘風(fēng)聞彈人’的要求下,明令御史每月必須奏事一次,叫作‘月課’。如上任后百日內(nèi)無所糾彈,則罷黜作外官,或罰‘辱臺錢’。這種規(guī)定在很大程度上助長了御史彈劾權(quán)的濫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