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dá)氏鱘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拼音:dá shì xún

    解釋:達(dá)氏鱘是一種淡水定居性魚類,常在江河中下層活動,喜棲息于流速較緩、富腐植質(zhì)和底棲生物的沙質(zhì)底或卵石磧壩的河灣或深沱中,生長速度較快,一般體長0.8—.0米,體重5—10公斤,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體長呈梭形。頭呈楔形,背面粗糙。吻較短,前端尖細(xì)。口下位,橫裂,唇具小乳突。吻腹面具須2對。眼小(較中華鱘相對為大)。鼻孔、鰓孔均大。鰓蓋膜與鰓峽相連。左右鰓孔分離。體被5行骨板狀硬鱗,鱗間表皮粗糙。尾歪形。外形與中華鱘相似,但成魚體長較短,體重較輕。鰓耙呈三角形薄片狀,33-54枚。體背及側(cè)面青灰色。腹面灰白色。鰭青灰色,邊緣白色。

    達(dá)氏鱘是一種淡水定居性魚類。常在江河中下層活動,在長江的湖南岳陽市以上至金沙江下游較習(xí)見,亦進入大型湖泊。尤喜棲息于流速較緩、富腐植質(zhì)和底棲生物的沙質(zhì)底或卵石磧壩的河灣或深沱中。

    分布于中國的長江干支流及沿江大型湖泊,已受到長江上游各省的重視,與中華鱘同樣受到有效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