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雉
bǎi zhì
  • 拼 音:bǎi zhì
  • 注 音:ㄅㄞˇ ㄓㄧˋ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1).指城墻的長度達三百丈。是 春秋 時國君的特權。雉,古代計算城墻面積的單位。長三丈高一丈為一雉?!抖Y記·坊記》:“都城不過百雉?!?鄭玄 注:“雉,度名也,高一丈,長三丈?!薄蹲髠鳌る[公元年》:“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杜預 注:“一雉之墻,長三丈,高一丈。”《史記·孔子世家》:“臣無藏甲,大夫毋百雉之城?!?br>(2).指宮城圍墻長三百丈。 唐太宗 《帝京篇》之一:“綺殿千尋起,離宮百雉餘?!?br>(3).借指城墻。 晉 葛洪 《抱樸子·君道》:“云梯乘於百雉之上,皓刃交於象魏之下?!?唐 劉禹錫 《機汲記》:“予謫居之明年,主人授館於百雉之內(nèi)?!?唐 韓翃 《寄贈虢州張參軍》詩:“百雉歸云過,千峯宿雨收?!?明 高攀龍 《王侯祠兩廡記》:“當寇之熾也,百雉而外,白骨矣?!?清 陳夢雷 《泉郡夜半聞警》詩:“ 細柳 軍威肅, 金墉 百雉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