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足
guǒ zú
  • 拼 音:guǒ zú
  • 注 音:ㄍㄨㄛˇ ㄗㄨˊ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 裹足 guǒzú
    [foot-binding] 裹腳。喻指停足不前
    裹足不入秦?!?李斯《諫逐客令》

  • 近義詞

    扎腳、纏足

  • 英文翻譯

    1.(纏腳) bind the feet of women

  • 詳細(xì)解釋

    (1).包裹其足。 漢 趙曄 《吳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傳》:“酒酣, 公子光 佯為足疾,入窋室裹足?!?br>(2).形容有所顧慮而止步?!稇?zhàn)國(guó)策·秦策三》:“臣之所恐者,獨(dú)恐臣死之后,天下見臣盡忠而身蹷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鄉(xiāng) 秦 耳!”《史記·李斯列傳》:“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guó),卻賓客以業(yè)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 秦 ,此所謂‘藉寇兵而齎盜糧’者也?!?梁?jiǎn)⒊?《變法通議·論科舉》:“豪杰之士,安得不短氣;有志之徒,安得不裹足?!?魯迅 《書信集·致鄭振鐸》:“孤本為世所重,新翻印為人所輕,定價(jià)太貴,深恐購(gòu)者裹足不至?!?br>(3).相傳 公輸班 為 楚 設(shè)置云梯,欲攻 宋 , 墨翟 聞之,“自 魯 趍而十日十夜,足重繭而不休息,裂衣裳裹足”,赴 郢 說 楚王 。事見《戰(zhàn)國(guó)策·宋衛(wèi)策》、《淮南子·修務(wù)訓(xùn)》。后遂用作典故,形容行路的急切與艱苦。 南朝 梁 劉孝標(biāo) 《廣絕交論》:“是以耿介之士,疾其若斯,裂裳裹足,棄之長(zhǎng)騖?!薄睹魇贰べZ三近傳》:“是以為舉人者,非華顛豁齒不就選;人或裹足毀裳,息心仕進(jìn)?!?br>(4).指行李盤纏。 宋 洪邁 《夷堅(jiān)甲志·佛還釵》:“恐汝無裹足,贈(zèng)汝金釵?!?宋 無名氏 《張協(xié)狀元》戲文第一出:“些少裹足,路途里欲得支費(fèi),望周全不須劫去?!?錢南揚(yáng) 校注:“裹足,即下文的查果金珠。查果,即行李……字應(yīng)作‘遮裹’,謂遮裹身體的衣被。金珠能滿足沿路的開支,而不致欠缺,故云‘足’?!薄缎瓦z事》前集:“那 楊志 為等 孫立 不來,又值雪天,旅途貧困,缺少裹足,未免將一口寶刀出市貨賣?!币槐咀鳌?果足 ”。
    (5).指舊時(shí)女子纏足。 清 袁枚 《隨園詩(shī)話》卷四:“ 杭州 趙鈞臺(tái) 買妾 蘇州 ,有 李 姓女,貌佳而足欠裹…… 趙 欲戲之,即以《弓鞋》為題。女即書云:‘三寸弓鞋自古無, 觀音大士 亦雙趺。不知裹足從何起,起自人間賤丈夫?!?清 王逋 《蚓庵瑣語》:“﹝ 康熙 ﹞元年以來,所生之女,禁止裹足?!眳⒁姟?纏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