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格魯烏 - 簡介
格魯烏的標志
“格魯烏”是俄羅斯軍事情報總局的簡稱。它與經(jīng)過改組和受到公眾監(jiān)督的克格勃有所不同,它并沒有因蘇聯(lián)的解體而受到影響。目前該局擁有24個訓練有素的特種突擊旅,人數(shù)總計約3萬人。其主要任務是威懾和阻止突然襲擊,并對敵后進行打擊。主要基地設在俄羅斯梁贊州的丘奇科沃市?!案耵敒酢碧胤N部隊在蘇聯(lián)解體前一直處于保密狀態(tài),近期它才剛剛被人們所了解。它是俄軍中除了“ 阿爾法”之外的一支赫赫有名的特種部隊。
格魯烏 - 歷史
格魯烏(GRU),是蘇軍總參謀部情報部的簡稱,其歷史就目前而言顯得十分混亂。究其原因倒不光在于GRU本身曾經(jīng)幾度沉浮,更主要的是自它誕生以來--就像一位格魯烏的叛逃者所寫的那樣--格魯烏就一直是“蘇聯(lián)所有情報機構中最機密的一個”。要看清“格魯烏”的發(fā)展歷程,我們只能從俄軍自身的發(fā)展過程來看,因為“格魯烏”本身就是完全隸屬于軍方管制的情報機構,這一點和偏向于情報的“克格勃”有所不同。俄國十月Revolution勝利后的第二年,即1918年,蘇聯(lián)紅軍于6月份組建了東方戰(zhàn)線,下轄5個集團軍,同一天,東方戰(zhàn)線建立第一個登記部,統(tǒng)管情報工作;隨后組成的一些新的戰(zhàn)線又都組建了自己的登記部和自己的情報網(wǎng)。然而此時蘇聯(lián)已經(jīng)有了名為“契卡”的情報機構,也就是后來的克格勃。契卡也有自己的情報網(wǎng),與是自然而然的處處與部隊的登記部發(fā)生了沖突。到了年底,各個戰(zhàn)線的登記部都開始正常運轉,但是唯獨紅軍總參謀部沒有自己的情報機構,于是在10月21日,列寧簽署法令,成立“共和國野戰(zhàn)參謀登記處”,這是一個在俄國各紅軍部隊已建的軍事情報機構的基礎上建立的全國統(tǒng)一的軍事情報最高領導機關,這就是最早的格魯烏?!暗怯洸俊背闪⒑螅瑥钠蹩ㄅ扇ヒ粋€名叫阿拉諾夫的人去任部長,他在形式上仍然保留著契卡成員的頭銜。從這時開始,便形成了一條不成文的規(guī)定:軍隊情報部門的首腦必須從秘密警察的高級官員中選派。
行動中的格魯烏特種部隊士兵
兩年后,列寧在錯誤的情報指導下進攻波蘭,戰(zhàn)斗失利。痛定思痛,列寧決定整頓情報工作,揚·卡爾洛維奇·別爾津走馬上任“登記部”。不久,別爾津對“登記部”進行了改組,組建了情報局,以代替“登記部”。后來這個機構被稱為紅軍參謀本部第二局,最后定名為總參謀部情報部,即“格魯烏”。1937-1938年間,蘇聯(lián)發(fā)生了著名的大清洗運動,包括別爾津在內的大批紅軍情報部門人員被殘酷的“清洗”,整個格魯烏幾乎陷于癱瘓狀態(tài)。次年,蘇聯(lián)紅軍進攻芬蘭,因情報跟不上被重創(chuàng)。幸運的是,在這場動亂中大批在國外工作的格魯烏人員得以幸存,這為即將到來的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打下了牢固的情報基礎。二戰(zhàn)爆發(fā)后,軍事情報重新得到克里姆林宮的重視,1940年6月,菲利普·戈利科夫被任命為總參情報部部長。在他的領導下,格魯烏很快又高效運轉起來,源源不斷的情報從全世界各地不斷的傳送到莫斯科格魯烏總部。斯大林親自任命菲利普·戈利科夫前往歐洲和美國,疏通各種有利于蘇聯(lián)的情報通道,很快,格魯烏遍在全球建立了頗有成效的情報網(wǎng)絡。其中在歐洲主要是搜集各種軍事情報,以利于展開軍事行動,在美國則主要是搜集軍工科學方面的信息,這對發(fā)展蘇聯(lián)的國防工業(yè)產(chǎn)生了極大的幫助。整個二戰(zhàn)期間,格魯烏在全世界建立了幾個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也是情報界視之為樣板的情報網(wǎng),主要有:歐洲的特雷帕爾情報網(wǎng)、“紅色樂隊”情報網(wǎng)、“拉多”情報網(wǎng);亞洲地區(qū)的左爾格情報網(wǎng);美國的阿姆托格公司。特雷帕爾情報網(wǎng)在法國、比利時、丹麥、荷蘭和德國開展活動。這個情報網(wǎng)準確的提供了德軍即將入侵蘇聯(lián)的情報,但是當時斯大林并沒有相信。在整個戰(zhàn)爭中,特雷帕爾情報網(wǎng)提供了大量的關于德國、意大利的政治、軍事方面的動態(tài)、數(shù)據(jù)和政策等情報,為戰(zhàn)爭的進展發(fā)揮了巨大作用。
“紅色樂隊”情報網(wǎng)主要在德國活動,有100來個成員,兩個德國人是他們的頭兒。這個情報組織的很多成員滲透到了德軍的高級職位,因此能提供了有價值的軍事情報,包括軍事部署、武器等等?!袄唷鼻閳缶W(wǎng)設在中立國瑞士?!袄唷蹦軌蚧卮鹛K聯(lián)關于具體的德國軍事單位、德軍將領和XTL總部的詢問,以及其他許多在戰(zhàn)爭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問題。這些情報大部分是在柏林有關的總部知道后不到24小時,莫斯科就能收到。1929年底,左爾格和他的兩名蘇聯(lián)同事一起被派到ZG的第一大城市上海,這里是他間諜生涯的第一站。從此以后,左爾格在遠東從事了很多年情報工作,其卓有成效的情報使得蘇軍在戰(zhàn)略上步步得勝,為最終的勝利奠定了基礎,對莫斯科保衛(wèi)戰(zhàn)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有的歷史學家說:是左爾格拯救了莫斯科,拯救了蘇聯(lián)。
二戰(zhàn)后格魯烏曾經(jīng)一度消沉,但是冷戰(zhàn)的到來使得格魯烏再次活躍起來。其間經(jīng)過一系列波折,在1953年,貝利亞將國家安全部并入內務部,自任命為內務部部長,同年6月,貝利亞被捕并被槍斃。從此以后軍隊逐漸開始掌權,朱可夫元帥使總參情報部完全從屬于軍隊的一個部門,這時的格魯烏又占據(jù)了國家情報的半壁江山。1954年克格勃開始崛起,逐漸的形成了國家安全和警察這兩大體系,再以后格魯烏逐漸受控于克格勃,但是克格勃始終無法取代格魯烏的軍事地位。1987年底,科里沃斯耶夫少將擔任了格魯烏第19任領導,軍人出身的他很快使格魯烏開始擺脫了克格勃的控制。格魯烏主任作為國防部長的助手,可間接地參加重大問題的決策工作。
“格魯烏”特種部隊始建于20世紀50年代,當時的國防部長朱可夫元帥向蘇共中央政治局提出建議,在邊防軍區(qū)建立特種情報顛覆部隊,一旦發(fā)生戰(zhàn)爭或戰(zhàn)前危機,該部隊可以潛入敵后進行破壞活動。成立初期,該部隊的服裝千奇百怪,起初著摩托化步兵服裝,后著飛行員和通信兵服裝,最后才正式改穿特種兵服裝。1979年針對阿富汗的緊張局勢,蘇軍總參謀部決定成立土庫曼軍區(qū)特種部隊。此部隊成員都是烏茲別克人和塔吉克人。他們都會說阿富汗當?shù)卣Z言。這支部隊成立后便被派往阿富汗戰(zhàn)場,同俄“阿爾法”特種部隊一起攻打阿富汗總統(tǒng)阿明的總統(tǒng)府,并于1979年8月進入阿富汗首都喀布爾進行敵后破壞活動。由于阿富汗游擊隊對侵阿蘇軍構成重大的威脅,1985年蘇軍總參謀長阿赫羅梅耶夫決定向阿富汗增派兩支約6000人的特種部隊。在蘇阿這場戰(zhàn)爭中,“格魯烏”特種部隊共損失191人,而消滅了5000多名阿富汗圣戰(zhàn)者。他們繳獲的武器足夠裝備一個師。在蘇軍宣布從阿富汗撤軍后,它是最后一支撤出的部隊。
格魯烏 - 人員
“格魯烏”特種部隊的軍人挑選是十分嚴格的。在進入這支部隊前,每位軍人都必須經(jīng)過特種訓練。該部的訓練十分艱苦。特種兵們必須學會各種技能,如單獨炸毀列車、導彈發(fā)射井,幾分鐘內在敵方燃料庫布好地雷,能制作炸藥、跳傘、徒手搏斗、招募間諜和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生存。訓練時,教官們通常將一名特種兵派到一個陌生的地方,發(fā)給他60發(fā)子彈和一天的糧食,讓他在那里利用 10天的時間完成交給的任務,以此來鍛煉隊員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下生存的能力。
格魯烏 - 裝備
“格魯烏”特種部隊的武器和裝備也與眾不同。隊員們除配備一把手槍外,還有一枝特制的無聲沖鋒槍。這種沖鋒槍發(fā)射9毫米口徑的子彈,可穿透任何防彈背心。另外隊員們還配備無聲手槍、爆破裝置、無線電發(fā)報機和火箭筒等。每個士兵還都備有一把尖刀。刀子可砍、削、切,也能割斷粗鐵絲。而報務員攜帶一部特制的發(fā)報機,其重量約為12公斤,發(fā)射半徑為3000公里。
格魯烏 - 組織機構
總部標志
格魯烏總部設在莫斯科市阿爾巴特街的蘇(俄)軍總參謀部內,代號是44388軍事部??偛績燃s有5000余人,派到外國的諜報人員另有一千三、四百人,估計各類人約10萬人,每年經(jīng)費預算為15億美元。格魯烏的人事權、對外間諜情報活動的計劃和安排等,都要受到克格勃的監(jiān)督與控制。
該部機構設置分為部、局(直屬處)、處(室)、科四級建制。共22個局、2個院、所,10個處、室。1個直屬科。第一局為歐
洲軍事戰(zhàn)略情報局。第二到第四局是對其他地區(qū)進行秘密情報活動的軍事戰(zhàn)略情報局,第二局負責搜集北大西洋和東歐各國的戰(zhàn)略情報,第三局負責搜集美、英和中南美各國及英聯(lián)邦各國的戰(zhàn)略情報,第四局負責搜集從中東到亞洲各國的戰(zhàn)略情報。第五局是作戰(zhàn)情報局,負責軍事作戰(zhàn)方面的所有謀略破壞活動。第六局是電子情報局。主要進行電子情報活動。第七到第十二局都是情報資料研究機構。此外還有特別行動局,主要進行對外顛覆破壞、暗殺、綁架、策反、心戰(zhàn)等活動;空間情報局,負責問諜衛(wèi)星情報;外事局,又稱國防部外事局,負責蘇(俄)軍的外事活動,并從中進行間諜情報活動;訓練局,負責培訓間諜情報人員;行動技術局,負責所有諜報人員的技術裝備、設備;行政技術局,負責外匯和黃金等貴重物品;另外還有通信局、人事局等。
比較重要的直屬處有:直屬第一處,負責莫斯科地區(qū)的間諜情報活動;直屬第二處,負責在柏林地區(qū)的諜報活動;直屬第三處,負責在第三世界和恐怖組織中進行諜報活動;直屬第四處,負責在古巴對美國進行諜報活動;直屬第五處為政治處,直屬第六處為財務處;直屬第七處為護照處,負責研究、偽造各國護照相各種票證;直屬第八處,負責文件的加密和解密;直屬第九處為當案處。
除此而外,格魯烏還掌握一支秘密的特種破壞部隊,領導各武裝部隊的情報部門,還有專供格魯烏挑選干部的學校,如基輔的聯(lián)合軍事學院,伏龍芝學院也有一個系在訓練未來的偵察員,蘇聯(lián)駐外使館武官和航空公司駐外辦事處人員也由它派出。
格魯烏 - 追殺車臣匪首
“格魯烏”所屬陸軍特種部隊,在車臣反恐戰(zhàn)爭中,多次包圍了車臣著名戰(zhàn)地指揮官,號稱“黑色天使”的匪首格拉耶夫?;蛟S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格拉耶夫總能在緊要關頭僥幸脫逃,化險為夷。格魯烏偵察兵證實,格拉耶夫在山區(qū)作戰(zhàn)方面確實是個非常厲害的對手,近10年來一直在牽著俄特工機關的鼻子轉。為拔除這顆釘子,打掉車臣非法武裝的囂張氣焰,格魯烏特種部隊多次組織追剿行動,終于在2004年2月28日,在邊防巡邏兵的協(xié)助下,將其擊斃。
激戰(zhàn)后的心理攻勢
格魯烏特種部隊在追殺車臣匪首格拉耶夫時,與武裝分子發(fā)生了一次慘烈的遭遇戰(zhàn)。安納托利少校講述道:
“我們幫助邊防巡邏兵仔細搜索格拉耶夫匪幫逃出車臣前往格魯吉亞可能經(jīng)過的地區(qū)。我們兩個行動小組約30人與他們正面遭遇了。他們立即使用所有武器開火射擊,武裝分子的戰(zhàn)術就是這樣,幾乎只朝一個點密集射擊。我方幾名士兵被當場打死。但是,我們也不是吃白飯的,來自阿斯特拉罕州的哥薩克機槍手穆沙托夫開火反擊,把他們全部‘釘’在了地上。20來個武裝分子團團包圍了穆沙托夫,作戰(zhàn)小組指揮官沖過去接應時,當胸挨了一槍,穆沙托夫還在猛烈掃射,每次外出執(zhí)行作戰(zhàn)任務時,他都要多帶許多子彈。后來,一顆手榴彈碎片劃傷了他的肚子,他痛苦地躺到地上,一邊使勁按著肚子,一邊開火反擊。臨死前痛得緊咬牙關,向我們發(fā)出了‘打死我吧,別讓我如此痛苦地死去’的哀求,最后支撐不住光榮犧牲了。中士奧列格臀部中彈,傷勢不輕,但慶幸的是,他最終堅持住活了下來。
對我們來說,這次戰(zhàn)斗幾乎成為最后一次。交火持續(xù)了1個多小時,我們的卡拉什尼科夫自動步槍噴射出憤怒的火焰,槍管燙紅,甚至可以點煙抽。后來,子彈快打完了,我們已準備與車臣人拼刺刀了,突然,格拉耶夫匪幫開始對我們發(fā)起了心理戰(zhàn),我立即想起了電影《恰巴耶夫》。他們站直身子,一邊奔跑,一邊用挎在腰上的自動步槍射擊,嘴里同時還在大聲喊叫著,要我們投降,其中一人嗓門特別大,我們開始與他們用俄語對罵起來。這時,增援上來的第42師步兵解救了我們,他們悄悄接近了武裝分子,高喊著‘沖啊’,開始從背后攻打他們。我們立即用猛烈的掃射和咒罵聲支援步兵,這就是我們的心理戰(zhàn)。車臣人立刻慌了神,一些人扔下武器,掉頭就跑。
我們把死傷的戰(zhàn)友拖扶到高地上。我們必須背上死去的戰(zhàn)友,無論如何,這是戰(zhàn)斗結果之一,應向上級匯報。我們用無線電臺呼叫了直升機,由于高大茂密的樹冠交織在一起,直升機無法在森林中降落,完蛋了。我們開始砍樹,一些樹干有兩人合抱那么粗。天黑了,被迫在傷員們的呻吟聲和隊員們饑腸轆轆的咕嚕聲中,焦急地等待天亮,等待直升機的再次到來。直到第3天早上,直升機才趕到,給我們投下食品,用絞盤把死傷的戰(zhàn)友拖上去,然后飛走了。我們又停留了5天,試圖尋找武裝分子,但他們消失了,像幽靈一樣,人間蒸發(fā)了?!?/p>
100美元的背叛
在企圖逃往格魯吉亞前的兩個星期內,格拉耶夫匪幫在印古什和車臣四處流竄。最后,“黑色天使”終于找到了俄格邊界上的“門戶”,這一狹窄的秘密山間通道是一位當?shù)鼐用駷榱?00美元的報酬出賣給他們的,詳細畫明了不受阻礙地通過邊境的行進路線圖。不巧的是,他們被邊防巡邏兵發(fā)現(xiàn)了,武裝分子打死了9名邊防兵,陸軍特種部隊兩個作戰(zhàn)小組隨即封鎖了邊界。
在武裝分子選擇的突破地段上,有一個臨時邊防哨所把守,共有4名聯(lián)邦邊防局準尉,6名達吉斯坦警察。武裝分子事先掌握了這一情況,格拉耶夫決定在邊防兵眼皮底下武裝突圍,向洪扎克斯克邊防隊把守的第2和第3哨所間的“門戶”地段行進。這條道路非常難走,是冬季通往格魯吉亞的唯一道路。當?shù)鼐用裣驅г缫言谀抢锏群蛩麄?,武裝分子背負的各種物資重達1.5噸,其武器裝備讓任何一名特種部隊官兵羨慕不已。他們共有36人,裝備了8挺輕機槍、26支自動步槍、6具“熊蜂”火焰噴射器,每人數(shù)千發(fā)備用子彈,每人一具單發(fā)火箭筒,一部移動通信設備,另外還有確定地形和方位的便攜式導航儀。
在沙烏里村過夜后,格拉耶夫和他的保鏢們一大早就坐上汽車開始急駛。他們在梅特拉達村租了兩輛“尼瓦”和“伏爾加”汽車,付了200美元,承諾到達通往格魯吉亞的道路后留下汽車。不過,“莫科克”邊防哨所巡邏兵破壞了格拉耶夫匪幫的美夢,他們發(fā)現(xiàn)武裝分子后立即駕駛GAZ-66越野車猛追不舍。
一名被俘的武裝分子后來在審訊時交待了戰(zhàn)斗的經(jīng)過:“我們用4挺機槍掃射邊防哨所的越野車,7名士兵沒來得及開一槍就被當場打死,格拉耶夫本人用狙擊步槍向司機射擊,未能命中,后來用匕首刺進了他的心臟,匕首穿胸而過,扎進了座椅。那個大尉(指揮官),好像是達吉斯坦人,腦袋被割掉,連陽根也被割下。我們繳獲了他們的武器和無線電臺。我們對哨所上的情況非常熟悉?!?/p>
羊腸小道上的戰(zhàn)斗
消滅格拉耶夫匪幫的戰(zhàn)斗持續(xù)了24天,不過,其骨干分子在兩個星期內就被摧毀。格魯烏特種部隊阿列克謝上校講述了雪山追殺戰(zhàn)初期的戰(zhàn)斗情況:
“天氣非常惡劣,下著大雪,直升機無法起飛,部隊乘越野車向山區(qū)推進也非常困難,至少需要2天2夜。乘“烏拉爾”或“尼瓦”車只能到達梅特拉達村,之后就是羊腸小道,非常陡峭,旁邊是懸崖峭壁。最初,司令部只能派出兩組軍事偵察兵,24人,第3組后才到。正是這3個格魯烏特種部隊作戰(zhàn)小組決定了整個戰(zhàn)役的結果。
前10名匪徒是被陸軍和邊防部隊航空兵消滅的,蘇-24前線轟炸機向發(fā)現(xiàn)了格拉耶夫匪幫的雪山俯沖轟炸。不過,戰(zhàn)斗機的使用很快就被迫放棄,在高山地區(qū)用強擊機轟炸武裝分子,無異于大炮打蚊子。天氣稍有好轉,直升機就開始在山區(qū)上空活動。但是,武裝分子早已適應了山區(qū)航空轟炸,一看見直升機,立即撐起較大的白色罩單,消失在了茫茫白雪之中,與飛行員玩起了貓捉老鼠的游戲?!?/p>
雪崩代替彈藥
格魯烏特種部隊把格拉耶夫匪幫趕到了海拔3600米的高山上,武裝分子就像熱鍋里的螞蟻一樣,在山上亂竄,前面無路,后有追兵,下面是冰川和無法通行的峽谷。那里,只有野獸才能生存。偵察兵看到,被槍炮射擊聲從睡夢中驚醒的熊,從窩里猛竄出來,非常惱怒。負責指揮此次特種行動的車臣山區(qū)陸軍集群司令巴辛中將講述道:
“我們的偵察兵們踏著幾乎齊脖深的積雪爬上了3600米的山脈,在雪地里只能看見他們的頭。他們用雙手和自動步槍開道,走得非常慢,一個白天只能前進800米,山非常陡,坡度達到了65度。3600米的高山意味著什么?有統(tǒng)計表明,冬天每升高1000米,氣溫下降6度。當時山坡下已是零下20度了。我們的士兵最終還是爬了上去,武裝分子有時還可以躲在山洞內烤火取暖,而我們的勇士,為了不暴露自己,甚至不能生火做飯。第一周,他們腳上的皮靴全被磨爛了,而隊員們一直在山上戰(zhàn)斗了兩周,完全超越了人類極限。
部分武裝分子是偵察兵們借助大自然的力量把其消滅的,雪崩替代了彈藥,一些匪徒掉下山崖葬身在雪堆中,這真是天賜的禮物。隊員們決定利用雪崩打擊武裝分子,本應從上往下向匪徒攻擊,制造雪崩把他們卷下山去,但不巧的是,身邊只有一門嚴重磨損的82毫米迫擊炮。這門老山炮還是米-8直升機駕駛員拋下的,被特種部隊官兵在暴風雪中意外地得到,不過,卻根本打不到格拉耶夫匪幫。隊員們被迫沿著羊腸小道繼續(xù)向上拖拽這門火炮和彈藥,盡可能地接近武裝分子?!?/p>
跳向瀑布
最后16名格拉耶夫匪徒藏身在一個山洞里硬撐,到了第3天,他們再也無法堅守,決定逃向下邊的峽谷。車臣山區(qū)陸軍部隊集群司令巴辛中將回憶道:“武裝分子用自動步槍上的皮帶接成繩帶,從山洞向下滑,兩名力氣較大的車臣人牢牢抓住繩帶的一端,最后一人知道自己無法滑下石坡了,決定從懸崖上跳向瀑布,結果當場摔死。在這一次戰(zhàn)斗中,我們有一名士兵頸部受到重傷,犧牲了,他還是個孩子,無父無母的孤兒。我們后來建議追授他‘俄羅斯英雄’稱號。特種部隊官兵繼續(xù)追捕武裝分子,一個小組越過3400米的大高加索山脈,從后方包抄敵人?!?/p>
格魯烏特種部隊謝爾蓋上校講述了士兵們極其艱難的追逐過程:“偵察兵被前面一個很深的裂縫擋住了去路,準確地說,是個800米深谷。從這個高度看下去,汽車就像個火柴盒。列兵濟諾維耶夫就是從這里掉下去的。隊員們后來向我匯報說,濟諾維耶夫和其他士兵,從懸崖上掉下去時沒發(fā)出任何聲響,害怕自己的叫聲驚動了武裝分子,暴露了自己小組的位置。每個軍事偵察兵小組都有兩盤繩索,在夜色掩護下,隊員們先是下墜到一個窗臺大的石板上,再下面就是陡坡和瀑布,然后,士兵們背貼著山坡向下滑,剩下10-15米時,直接跳向瀑布。就這樣,隊員們終于追到了河邊。全體隊員整夜淌著齊腰深的刺骨(零下20度)河水前進,衣服上結了厚厚一層冰,行動起來非常困難。在這種情況下,人們通常無法生存。為避免被凍死在河水里,指揮官決定加速行進,正是這種方式挽救了士兵們的生命。”
格魯烏特種部隊弗拉基米爾上校從另外一個角度講述了隊員們雪山追擊時的困難:“偵察兵背負多少東西?一天早晨,我親眼看見,一名在行動中背負功率強大的“虎”式無線電臺的軍官,換上服裝,準備上山,我看到了他后背上有一大塊斑痕,是經(jīng)常在山區(qū)行動背負電臺時留下的,都快被磨黑磨爛了。機槍手更困難,負載約60公斤:輕機槍、1500發(fā)子彈、服裝、補給。無線電報務員的負載稍微輕一點:“棺材”無線電臺(15公斤)、備用電源、武器。
“口袋火炮”手榴彈
格拉耶夫匪幫殘余據(jù)守在偵察兵上面100米處的山洞里,隊員們連續(xù)數(shù)天試圖把武裝分子逼出來,他們開火反擊,甚至炸毀了一處山崖,用滾石砸擊下面的官兵。后來發(fā)現(xiàn)了一條小道,但那里已有敵方機槍手把守,由于地形特別有利,可以說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就是一個團的兵力一個月時間也未必能攻下來。只有使用航空炸彈才能把他們炸下懸崖,但是,此處距離峽谷口邊的梅特拉達村只有2.5公里,如果使用高爆炸藥,整個村莊可能會被夷為平地。
偵察兵沿瀑布繼續(xù)向上攀登,越過海拔3000米的山脈,穿過難以通行的冰川,直接向敵人發(fā)動迎面攻擊。但是,由于懸崖和樹木的遮擋,無法使用自動步槍瞄準射擊,槍掛式榴彈發(fā)射器也無法使用,因為它的最小射程為50米,而隊員們與格拉耶夫匪幫的距離只有30米,沒辦法,只好使用最后的殺手锏“口袋火炮”,投擲檸檬型手榴彈。
格拉耶夫之死
行動后期,特種部隊官兵知道,格拉耶夫的雙腿已被凍僵,行走困難,但他還是逃掉了,還隨身帶著自己最喜歡的輕機槍,后來改用輕一些的SBD狙擊步槍。
戰(zhàn)爭中荒誕的死亡是司空見慣的事情,“黑色天使”的死亡,顯然,將永遠是一個謎。格拉耶夫明白自己無法安全逃到格魯吉亞了。他和兩個忠實的阿拉伯雇傭兵保鏢藏在一個牧羊人的羊圈里,潛伏一段時間后,在當?shù)剡_吉斯坦居民的幫助下,準備喬裝改扮,混過邊境,躲進格魯吉亞潘基西峽谷。他換上了破衣爛衫,胡亂剪掉自1997年制造梅卡恐怖襲擊事件后就再沒剃過的胡子,穿上一件破舊的外套,一條膝蓋上到處是洞的阿迪達斯運動褲,戴上一頂公雞型毛線帽,走在路上,極像一個流浪漢。
格拉耶夫的尸體被發(fā)現(xiàn)時,上面有許多彈片,顯然是在與格魯烏特種部隊的最后一戰(zhàn)中,被手榴彈炸傷的。聯(lián)邦安全局的情報表明,格拉耶夫與保鏢一起出來偵察地形,準備逃跑,不料與邊防巡邏兵遭遇,他的死亡純屬偶然。格拉耶夫是在通往格魯吉亞的阿瓦洛-卡赫京斯克公路上被打死的,與路上遭遇的邊防兵交火后,保鏢們用自動步槍掃射,掩護自己的主子逃跑,但達吉斯坦邊防巡邏兵還是在臨死前再次打傷了格拉耶夫。中彈后的車臣匪首,一個人在雪地里絕望地爬行,垂死掙扎,最后體力不支,失血過多,死在了山坡上。
凄慘的紀念碑
在車臣作戰(zhàn)的格魯烏特種部隊一個分隊駐地,有一個獨特的紀念碑,軍事偵察兵們用鵝卵石堆起了一個類似古代崗樓的錐形紀念碑,碑尖上有一頂士兵頭盔,數(shù)顆由鋼制成的軍星,閃著血紅色的光,點起了長明燈,就像莫斯科紅場無名烈士墓上的長明燈一樣。每當軍事偵察兵完成戰(zhàn)斗任務歸來,都會來到碑前,獻上鮮花,照看長明燈,紀念在反恐戰(zhàn)爭中犧牲的戰(zhàn)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