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甲型H1N1流感為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其病原體是一種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群中傳播。與以往或目前的季節(jié)性流感病毒不同,該病毒毒株包含有豬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種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人群對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并可以人傳染人,人感染甲流后的早期癥狀與普通流感相似,包括發(fā)熱、咳嗽、喉痛、身體疼痛、頭痛、發(fā)冷和疲勞等,有些還會出現(xiàn)腹瀉或嘔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發(fā)紅等。
基本概述
2009年4月30日世界衛(wèi)生組織、聯(lián)合國糧食及農業(yè)組織和世界動物衛(wèi)生組織宣布,一致同意使用A(H1N1)型流感指代當時疫情,并不再使用“豬流感”這一詞語。
世界衛(wèi)生組織已開始使用“A(H1N1)型流感”代替“豬流感”來指代當前疫情,我國衛(wèi)生部公告中則將這一疾病稱為“甲型H1N1流感”。對此,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楊維中5月1日時告訴媒體,“甲型”即“A型”,我國這一名稱與國際的名稱其實是一回事,只是按國內中文表述的慣例稱為“甲型”。
導致這次墨西哥和美國等發(fā)生疫情的病毒為A型流感病毒,H1N1甲型豬流感病毒毒株,該毒株包含有豬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種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斷,是一種新型豬流感病毒,可以人傳染人。 經過了半年多的時間,H1N1已經可以傳染給豬等動物。 世衛(wèi)組織宣布從4月30日起,開始使用“A(H1N1)型流感”而非“豬流感”來指代當前疫情。世衛(wèi)組織發(fā)言人湯普森說,之所以更改當前疫情的叫法,是因為“豬流感”一詞容易誤導消費者,認為吃豬肉會傳染,農業(yè)界和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已就此表達關切。
疫情
從4月27日起,國際衛(wèi)生組織將H1N1流感病毒從3級升到4級警報,2日后又升級至5級警報。6月11日世界衛(wèi)生組織已決定,警戒級別由5級提升至6級最高級別。
甲型H1N1流感最初發(fā)現(xiàn)于2009年3月,在墨西哥暴發(fā)的“人感染豬流感”疫情,并迅速在全球范圍內蔓延。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初始將此型流感稱為“人感染豬流感”,后將其更名為“甲型H1N1流感”。6月11日,WHO宣布將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警告級別提升為6級,全球進入流感大流行階段。此次流感為一種新型呼吸道傳染病,其病原為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病毒基因中包含有豬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種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
2009年3月18日開始,墨西哥陸續(xù)發(fā)現(xiàn)人類感染、死亡病例。
2009年5月2日加拿大聯(lián)邦衛(wèi)生官員在渥太華舉行的新聞發(fā)布會上證實,加西部艾伯塔省一豬場的豬身上檢測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這是世界上首次發(fā)現(xiàn)豬受這種新病毒感染。
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2009年12月30日公布的最新疫情通報,截至2009年12月27日,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已造成至少12220人死亡,一周內新增死亡人數(shù)704人。其中美洲地區(qū)死亡人數(shù)最多。
據(jù)中國衛(wèi)生部通報,截至2010年1月10日,中國內地已有124764例甲型H1N1流感確診病例(不包括臨床診斷病例),其中744例死亡。除海南外,所有省區(qū)都報告了死亡病例。疫情正繼續(xù)向農村蔓延、社區(qū)擴散。數(shù)據(jù)分析提示,慢性基礎病患者、肥胖人群和妊娠婦女易成為甲型H1N1流感重癥、危重癥患者。目前全人群的整體免疫保護水平仍較低,有效的免疫保護屏障尚未建立。衛(wèi)生部建議,慢性病患者、肥胖者、孕婦、嬰幼兒和老人,要盡量在本地過節(jié),避免春運高峰期間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旅行,減少到人群密集的場所活動,以預防甲型H1N1流感。
截至2010年1月10日中國香港共有56例死亡病例報告。
截至2009年10月18日中國澳門有2例死亡病例報告。
截至日前中國臺灣共有38例死亡病例報告。
中國(內地)首例甲型H1N1流感
中國衛(wèi)生部于5月11日上午確診了中國內地首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
四川省衛(wèi)生廳廳長顏丙約11日上午通報說:“5月10日下午,四川省衛(wèi)生廳報告四川省人民醫(yī)院發(fā)現(xiàn)一例發(fā)熱病例,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和實驗室檢驗結果,初步診斷為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此后,患者已被轉送成都市傳染病醫(yī)院隔離治療,其就診過程中的十五名醫(yī)護人員作為密切接觸者也已采取醫(yī)學觀察措施。
據(jù)介紹,患者目前體溫正常,病情已有恢復,精神狀態(tài)良好。包某某到成都后,與其父親、女友、出租車司機三人有過接觸,目前三人均被轉送到成都市傳染病醫(yī)院隔離治療,經專家會診、緊急防治,目前情況穩(wěn)定。
患者包某某,男,三十歲,此前在美國某大學學習。患者于5月7日由美國圣路易斯經圣保羅到日本東京,5月8日從東京乘NW029航班于5月9日凌晨一時三十分抵達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并于同日十時五十分乘川航3U8882航班從北京起飛,于十三時十七分抵達成都。
患者5月9日在北京至成都航程中自覺有發(fā)熱、咽痛、咳嗽等癥狀,在成都下機后到四川省人民醫(yī)院就診。5月10日上午,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兩次復核檢測,初步診斷患者為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5月10日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軍事醫(yī)學科學院接到疑似患者標本,連夜開展實驗室檢測。11日早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軍事醫(yī)學科學院對該疑似患者咽拭子標本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
癥狀
甲型H1N1流感的潛伏期,較流感、禽流感潛伏期長,潛伏期時長1~7天。
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發(fā)展,來勢兇猛、突然高熱、體溫超過38℃,甚至繼發(fā)嚴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癥、肺出血、胸腔積液、全身血細胞減少、腎功能衰竭、敗血癥、休克及Reye綜合癥、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損傷,導致死亡。患者原有的基礎疾病亦可加重。
病理
傳播途徑
甲型H1N1流感的群間傳播主要是以感染者的咳嗽和噴嚏為媒介,在人群密集的環(huán)境中更容易發(fā)生感染,而越來越多證據(jù)顯示,微量病毒可留存在桌面、電話機或其它平面上,再通過手指與眼、鼻、口的接觸來傳播。因此,盡量不要與他人身體接觸,包括握手、親吻、共餐等。如果接觸帶有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物品,而后又觸碰自己的鼻子和口腔,也會受到感染。感染者有可能在出現(xiàn)癥狀前感染其他人,感染后一般在一周、或一周多后發(fā)病。小孩的傳染性會久一些。
病毒特征
甲型H1N1病毒屬于正粘病毒科(0rthomyxoviridae),甲型流感病毒屬(Influenza virus A),其遺傳物質為RNA。典型病毒顆粒呈球狀,直徑為80 nm~120 nm,有囊膜。囊膜上有許多放射狀排
列的突起糖蛋白,分別是血凝素HA、神經氨酸酶NA 和M2蛋白。病毒顆粒內為核衣殼, 呈螺旋狀對稱, 直徑為10nm。甲型H1N1病毒為單股負鏈RNA 病毒,基因組約為13.6 kb,由大小不等的8 個獨立片段組成。盡管不同亞型之間可以組成很多種流感病毒血清型,但是可造成人感染豬流感病毒的血清型主要有H1N1、H1N2 和H3N2。
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A型流感病毒,攜帶有H1N1亞型豬流感病毒毒株,包含有禽流感、豬流感和人流感三種流感病毒的核糖核酸基因片段,同時擁有亞洲豬流感和非洲豬流感病毒特征。醫(yī)學測試顯示,目前主流抗病毒藥物對這種毒株有效。美國疾控機構的照片顯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呈陰性反應。
流感病毒類型
流感病毒有三種類型:甲型(A型)流感病毒感染哺乳動物以及鳥類;乙型(B型)流感病毒只感染人類,疾病的產生通常較甲型病毒溫和;丙型(C型)流感病毒只感染人類,并不會引起嚴重的疾病。
甲型流感病毒,包括上百種不同亞型的流感病毒。對于這些亞型的不同命名,來自于H和N的不同。
所謂H和N,是指甲型流感病毒表面的兩大類蛋白質。H是紅細胞凝集素(Hemagglutinin),其作用像一把鑰匙,幫助病毒打開宿主細胞的大門;N是神經氨酸苷酶(Neuraminidase),能夠破壞細胞的受體,使病毒在宿主體內自由傳播。
根據(jù)H和N的形態(tài),甲型流感病毒可由15種H型和9種N型進行排列組合,比如H1N1和H5N1等。即使是同一種甲型的流感病毒,也可能因為基因序列的變化,在病毒的傳播性、致死率等方面出現(xiàn)很大差異。
造成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的就是一種H1N1病毒。1918年以后,H1N1在人群與豬群中分別進化,可分別稱之為人H1N1和豬H1N1。而此次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與豬H1N1病毒的關系最為密切。
治療
抗甲流首選藥物
根據(jù)國家衛(wèi)生部和世衛(wèi)組織的推薦,抗甲流首選西藥是達菲和樂感清,中成藥是疏風解毒膠囊、連花清瘟膠囊。
達菲的生產廠家是瑞士羅氏,目前已國產化,中國有兩家企業(yè)引進仿制;樂感清的生產廠家是英國葛蘭素史克,目前還沒有國產化。連花清瘟膠囊的生產廠家是石家莊以嶺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雖然11月有報道一些國家發(fā)生甲流病毒變異,個別患者出現(xiàn)對達菲的耐藥性,但絕大多數(shù)患者仍然有效。不過,達菲在臨床上對青少年會產生副作用。
診療方案
中國網10月13日訊 記者從衛(wèi)生部獲悉,為有效應對甲型H1N1流感流行,科學、規(guī)范、有效地開展醫(yī)療救治工作,由衛(wèi)生部甲型H1N1流感臨床專家組牽頭,并委托中華醫(yī)學會組織相關專家,結合我國甲型H1N1流感實際診療經驗,借鑒世界衛(wèi)生組織和其他國家、地區(qū)甲型H1N1流感相關資料,對《甲型H1N1流感診療方案(2009年試行版第二版)》進行了修訂、完善,研究制定了《甲型H1N1流感診療方案(2009年第三版)》,2009年7月10日印發(fā)的《甲型H1N1流感診療方案(2009年試行版第二版)》(衛(wèi)發(fā)明電〔2009)123號)同時廢止。
甲型H1N1流感中醫(yī)藥“雞尾酒”預防方案
2009年3月日本和美國等先后發(fā)生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人感染后的臨床早期癥狀與流感類似,有發(fā)燒、咳嗽、疲勞、食欲不振等,還可以出現(xiàn)腹瀉和嘔吐等癥狀。少數(shù)病例病情重,進展迅速,可出現(xiàn)病毒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多臟器功能損傷,嚴重者可以死亡。
中醫(yī)藥在臨床實踐中豐富的流行性感冒的防治經驗,對時行感冒(流感)療效是肯定的。在總結古今文獻的基礎上,針對不同人群制定本預防方案。
一、生活起居預防
(一)“虛邪賊風,避之有時”,及時增減衣物,以適寒溫;
(二)“食飲有節(jié)”,飲食要適時、適量、適溫,少進刺激之品;
(三)“起居有常”,作息要有規(guī)律,多動、早睡;
(四)“精神內守,病安從來”,保持心態(tài)平衡,“恐則氣下,驚者氣亂”,對流感產生恐懼之心,也可導致氣機逆亂,更易招致外感。
二、中藥煙熏預防
中國古人對付流感,有種種經驗。其中香藥熏治最為盛行,是幾千年來的主流療法。且通過多項試驗表明,貫眾、安息、蒼術、艾葉等中藥有防病、預防瘟疫的作用,空氣殺菌率為93%以上。漢代的張仲景就用蒼術連同豬蹄甲一起焚燒,據(jù)說能避一切惡氣。
為此我們走訪了成都華藏香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旗下《華藏香堂》是國內純天然香品貿易平臺,就避疫除晦、凈化空氣的香品, 華藏香堂權威推薦了以下家用熏香:
1.藏寶避瘟散
此香藥是古格藏香坊根據(jù)西藏醫(yī)學著作《四部醫(yī)典》理論和配方制作,具有清除瘟疫疾病、傳染病及其他疾病頗具療效。為了讓大家能預防疾病瘟疫,<古格藏香坊>將配方拿出向全世界公布。
2.除晦辟邪熏香
本熏香是如是香坊依參照傳統(tǒng)中醫(yī)學理論及相關典籍的記載,結合藏藥的功用,以諸檀等純陽剛烈的香料為骨芳香辟穢,用清熱解毒法、以毒攻毒法之方式調和諸中藥藏藥制成。預防、譴除疫病效果極佳。
3.燒熏辟疫大鵬香
本藏香取材于《四部醫(yī)典》藏醫(yī)熏治養(yǎng)生理論,采用各味上等名貴藥材,通過燒熏達到預防并治療疫病等效。
4、月光寶鵬香
本熏香源自山南藏香工坊,其香氣味凜冽、肅殺辟晦功效顯著。適于家居日常普熏,預防時疫、驅除流感、清除污穢,凈化空氣等功效。
5.中藥貫眾、安息、蒼術、艾葉等。
方法:點燃熏聞即可。或制成香囊,隨身攜帶,除瘴避穢。
二、藥膳預防
1.飲食宜清淡,少食膏粱厚味之品(易化生積熱),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些簡單、美味的小藥膳,對預防流感也有幫助。
2.二白湯:蔥白15g、白蘿卜30g、香菜3g。加水適量,煮沸熱飲;
3.姜棗薄荷飲:薄荷3g、生姜3g、大棗3個。生姜切絲,大棗切開去核,與薄荷共裝入茶杯內,沖入沸水200—300ml,加蓋浸泡5—10分鐘趁熱飲用;
4.桑葉菊花水:桑葉3g、菊花3g、蘆根10g。沸水浸泡代茶頻頻飲服;
5.薄荷梨粥:薄荷3g、帶皮鴨梨1個(削皮)、大棗6枚(切開去核),加水適量,煎湯過濾。用小米或大米50g煮粥,粥熟后加入薄荷梨湯,再煮沸即可食用,平時容易“上火”的人可吃;
6.鮮魚腥草30—60g,蒜汁加醋涼拌;
7.鮮敗醬草30—60g,開水焯后,蒜汁加醋涼拌或蘸醬吃;
8.鮮馬齒莧30—60g,開水焯后,蒜汁加醋涼拌或蘸醬吃;
9.赤小豆、綠豆適量熬湯服用。
10.綠豆60g、生甘草6g(布包)、生薏米20g熬湯后去甘草包,服用;
若口鼻干燥較重,可以棉簽蘸香油外涂,具有潤燥的功用。
四、口服藥物預防
(一)成人
1.太子參10g、蘇葉6g、黃芩10g、牛蒡子10g
適用人群:素體虛弱,易于外感的人群。
煎服方法:每日1付,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付為宜。
2.大青葉5g、紫草5g、生甘草5g
功能:解毒清熱
適用人群:面色偏紅,口咽、鼻時有干燥,喜涼,大便略干,小便黃。
煎服方法:每日1付,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付為宜。
3.桑葉10g、白茅根15g、金銀花12g
功能:清熱宣肺
適應人群:面色偏紅,口咽、鼻時有干燥,喜涼,大便略干,小便黃。
煎服方法:每日1付,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付為宜。
4.蘇葉10g、佩蘭10g、陳皮10g
功能:健脾化濕
適應人群:面晦無光,常有腹脹,大便偏溏。
煎服法:每日1付,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付為宜。
建議不同人群在執(zhí)業(yè)醫(yī)師的指導下使用,在流行期間可連服用3—5劑。
(二)兒童
藿香6g、蘇葉6g、銀花10g、生山楂10g
功能:清熱消滯
適應人群:兒童易夾食夾滯者。此類兒童容易“上火”,口氣酸腐,大便臭穢或干燥。
煎服方法:每日1付,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付為宜。
(三)服用中藥預防感冒需要注意事項:
1.老人應在醫(yī)師的指導下適當調整用量服用;
2.慢性疾病患者及孕婦慎用;
3.預防感冒的中藥不宜長期服用,一般服用3—5天;
4.服用期間或服用后感覺不適者,應立即停止服藥并及時咨詢醫(yī)師;
5.對上述藥物有過敏史者禁用,過敏體質慎用;
6.不要輕信所謂的秘方、偏方和驗方。
甲型H1N1流感診療方案(2009年第三版)
本診療方案是在7月10日第二版診療方案基礎上,依據(jù)近期國內外研究成果及我國甲型H1N1流感診療經驗修訂而成。由于這種甲型H1N1流感是一種新發(fā)疾病,其疾病規(guī)律仍待進一步觀察和研究。
一、病原學
甲型H1N1流感病毒屬于正粘病毒科(0rthomyxoviridae),甲型流感病毒屬(Influenza virus A)。典型病毒顆粒呈球狀,直徑為80nm-120nm,有囊膜。囊膜上有許多放射狀排列的突起糖蛋白,分別是紅細胞血凝素(HA)、神經氨酸酶(NA)和基質蛋白M2。病毒顆粒內為核衣殼,呈螺旋狀對稱,直徑為10nm。為單股負鏈RNA病毒,基因組約為13.6kb,由大小不等的8個獨立片段組成。病毒對乙醇、碘伏、碘酊等常用消毒劑敏感;對熱敏感,56℃條件下30分鐘可滅活。
二、流行病學
(一)傳染源。
甲型H1N1流感病人為主要傳染源,無癥狀感染者也具有傳染性。目前尚無動物傳染人類的證據(jù)。
(二)傳播途徑。
主要通過飛沫經呼吸道傳播,也可通過口腔、鼻腔、眼睛等處黏膜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接觸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體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引起感染。通過氣溶膠經呼吸道傳播有待進一步確證。
(三)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四)較易成為重癥病例的高危人群。
下列人群出現(xiàn)流感樣癥狀后,較易發(fā)展為重癥病例,應當給予高度重視,盡早進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檢測及其他必要檢查。
1.妊娠期婦女;
2.伴有以下疾病或狀況者: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高血壓除外)、腎病、肝病、血液系統(tǒng)疾病、神經系統(tǒng)及神經肌肉疾病、代謝及內分泌系統(tǒng)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應用免疫抑制劑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19歲以下長期服用阿司匹林者;
3.肥胖者(體重指數(shù)≥40危險度高,體重指數(shù)在30-39可能是高危因素);
4.年齡<5歲的兒童(年齡<2歲更易發(fā)生嚴重并發(fā)癥);
5.年齡≥65歲的老年人。
三、臨床表現(xiàn)和輔助檢查
潛伏期一般為1-7天,多為1-3天。
(一)臨床表現(xiàn)。
通常表現(xiàn)為流感樣癥狀,包括發(fā)熱、咽痛、流涕、鼻塞、咳嗽、咯痰、頭痛、全身酸痛、乏力。部分病例出現(xiàn)嘔吐和/或腹瀉。少數(shù)病例僅有輕微的上呼吸道癥狀,無發(fā)熱。體征主要包括咽部充血和扁桃體腫大。
可發(fā)生肺炎等并發(fā)癥。少數(shù)病例病情進展迅速,出現(xiàn)呼吸衰竭、多臟器功能不全或衰竭。
可誘發(fā)原有基礎疾病的加重,呈現(xiàn)相應的臨床表現(xiàn)。
病情嚴重者可以導致死亡。
(二)實驗室檢查。
1.外周血象檢查:白細胞總數(shù)一般不高或降低。
2.血生化檢查:部分病例出現(xiàn)低鉀血癥,少數(shù)病例肌酸激酶、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丙氨酸氨基轉移酶、乳酸脫氫酶升高。
3.病原學檢查:
(1)病毒核酸檢測:以RT-PCR(最好采用real-time RT-PCR)法檢測呼吸道標本(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或氣管抽取物、痰)中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結果可呈陽性。
(2)病毒分離:呼吸道標本中可分離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
(3)血清抗體檢查:動態(tài)檢測雙份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異性抗體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三)胸部影像學檢查。
合并肺炎時肺內可見片狀陰影。
四、診斷
診斷主要結合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xiàn)和病原學檢查,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是防控與有效治療的關鍵。
(一)疑似病例。
符合下列情況之一即可診斷為疑似病例:
1.發(fā)病前7天內與傳染期甲型H1N1流感確診病例有密切接觸,并出現(xiàn)流感樣臨床表現(xiàn)。
密切接觸是指在未采取有效防護的情況下,診治、照看傳染期甲型H1N1流感患者;與患者共同生活;接觸過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體液等。
2.發(fā)病前7天內曾到過甲型H1N1流感流行(出現(xiàn)病毒的持續(xù)人間傳播和基于社區(qū)水平的流行和暴發(fā))的地區(qū),出現(xiàn)流感樣臨床表現(xiàn)。
3.出現(xiàn)流感樣臨床表現(xiàn),甲型流感病毒檢測陽性,尚未進一步檢測病毒亞型。
對上述3種情況,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安排甲型H1N1流感病原學檢查。
(二)臨床診斷病例。
僅限于以下情況作出臨床診斷:同一起甲型H1N1流感暴發(fā)疫情中,未經實驗室確診的流感樣癥狀病例,在排除其他致流感樣癥狀疾病時,可診斷為臨床診斷病例。
甲型H1N1流感暴發(fā)是指一個地區(qū)或單位短時間出現(xiàn)異常增多的流感樣病例,經實驗室檢測確認為甲型H1N1流感疫情。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臨床診斷病例可安排病原學檢查。
(三)確診病例。
出現(xiàn)流感樣臨床表現(xiàn),同時有以下一種或幾種實驗室檢測結果:
1.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檢測陽性(可采用real-time RT-PCR和RT-PCR方法);
2.分離到甲型H1N1流感病毒;
3.雙份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特異性抗體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五、重癥與危重病例
(一)出現(xiàn)以下情況之一者為重癥病例:
1.持續(xù)高熱>3天;
2.劇烈咳嗽,咳膿痰、血痰,或胸痛;
3.呼吸頻率快,呼吸困難,口唇紫紺;
4.神志改變:反應遲鈍、嗜睡、躁動、驚厥等;
5.嚴重嘔吐、腹瀉,出現(xiàn)脫水表現(xiàn);
6.影像學檢查有肺炎征象;
7.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心肌酶水平迅速增高;
8.原有基礎疾病明顯加重。
(二)出現(xiàn)以下情況之一者為危重病例:
1.呼吸衰竭;
2.感染中毒性休克;
3.多臟器功能不全;
4.出現(xiàn)其他需進行監(jiān)護治療的嚴重臨床情況。
六、臨床分類處理原則
(一)疑似病例:在通風條件良好的房間單獨隔離。住院病例須做甲型H1N1流感病原學檢查。
(二)臨床診斷病例:在通風條件良好的房間單獨隔離。住院病例須做甲型H1N1流感病原學檢查。
(三)確診病例:在通風條件良好的房間進行隔離。住院病例可多人同室。
七、住院原則
根據(jù)患者病情及當?shù)蒯t(yī)療資源狀況,按照重癥優(yōu)先的原則安排住院治療。
(一)優(yōu)先收治重癥與危重病例入院。對危重病例,根據(jù)當?shù)蒯t(yī)療設施條件,及時轉入具備防控條件的重癥醫(yī)學科(ICU)治療。
(二)不具備重癥與危重病例救治條件的醫(yī)療機構,在保證醫(yī)療安全的前提下,要及時將病例轉運到具備條件的醫(yī)院;病情不適宜轉診時,當?shù)匦l(wèi)生行政部門或者上級衛(wèi)生行政部門要組織專家就地進行積極救治。
(三)高危人群感染甲型H1N1流感較易成為重癥病例,宜安排住院診治。如實施居家隔離治療,應密切監(jiān)測病情,一旦出現(xiàn)病情惡化須及時安排住院診治。
(四)輕癥病例可安排居家隔離觀察與治療。
八、治療
(一)一般治療。
休息,多飲水,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對高熱病例可給予退熱治療。
(二)抗病毒治療。
研究顯示,此種甲型H1N1流感病毒目前對神經氨酸酶抑制劑奧司他韋(oseltamivir)、扎那米韋(zanamivir)敏感,對金剛烷胺和金剛乙胺耐藥。
對于臨床癥狀較輕且無合并癥、病情趨于自限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無需積極應用神經氨酸酶抑制劑。
對于發(fā)病時即病情嚴重、發(fā)病后病情呈動態(tài)惡化的病例,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高危人群應及時給予神經氨酸酶抑制劑進行抗病毒治療。開始給藥時間應盡可能在發(fā)病48小時以內(以36小時內為最佳)。對于較易成為重癥病例的高危人群,一旦出現(xiàn)流感樣癥狀,不一定等待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即可開始抗病毒治療。孕婦在出現(xiàn)流感樣癥狀之后,宜盡早給予神經氨酸酶抑制劑治療。
奧司他韋:成人用量為75mg b.i.d.,療程為5天。對于危重或重癥病例,奧司他韋劑量可酌情加至150mg b.i.d.。對于病情遷延病例,可適當延長用藥時間。1歲及以上年齡的兒童患者應根據(jù)體重給藥:體重不足15kg者,予30mg b.i.d.;體重15-23kg者,予45mg b.i.d.;體重23-40kg者,予60mg b.i.d.;體重大于40kg者,予75mg b.i.d.。對于吞咽膠囊有困難的兒童,可選用奧司他韋混懸液。
扎那米韋:用于成人及7歲以上兒童。成人用量為10mg吸入 b.i.d.,療程為5天。7歲及以上兒童用法同成人。
九、出院標準
1.體溫正常3天,其他流感樣癥狀基本消失,臨床情況穩(wěn)定,可以出院。
2.因基礎疾病或合并癥較重,需較長時間住院治療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在咽拭子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檢測轉為陰性后,可從隔離病房轉至相應病房做進一步治療。
社區(qū)防控甲流不妨補點維C(預防甲型H1N1流感)
隨著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全球繼續(xù)擴散和第二代病例的出現(xiàn),公眾對于甲流的關注度大為提高,社區(qū)居民如何防控?營養(yǎng)學家、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營養(yǎng)系副主任蔡美琴教授近日建議,市民可在流感季節(jié)適當補充維生素C。
目前市面上的維生素C補充劑種類繁多,經常讓消費者挑花了眼。若想要達到增強抵抗力的目的,應服用較大劑量的維C來保證效果。“不同劑量的維生素C所達到的保健目的也不盡相同。小劑量維C(60毫克至100毫克)是營養(yǎng)劑量,用于平衡人體每日營養(yǎng)需求;而較大劑量維C(500毫克至1000毫克,如力度伸)才是能夠提高機體抵抗力、預防疾病的免疫劑量。”
甲型H1N1流感疫苗
[9] 2009年6月8日,科研人員在進行毒株種子批的制備工作。當日,來自美國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生產用毒株NYMCX-179A,從美國運抵北京,并經過通關、檢驗檢疫等手續(xù)后,送抵北京科興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已經完成疫苗臨床研究工作的北京科興當晚啟動了毒株種子批的制備工作,這標志著甲型 H1N1流感疫苗的批量生產正式啟動,并有望于7月底生產出首批疫苗。但在甲型H1N1流感疫苗研制出之前,一定要做好消毒。
2009年9月8日甲型流感疫苗接種方案2009年9月8日,衛(wèi)生部部長陳竺表示,中國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種方案的原則已經確立:要首先保護最為易感和脆弱的人群,特別是中學生;有基礎性疾病的人;一線的公共服務人員
北京市中醫(yī)管理局甲型H1N1流感預防方案
1.漱飲方
【藥物組成】 金銀花6克、大青葉6克、薄荷3克、生甘草3克。
2.老年預防方
【藥物組成】 太子參10克、蘇葉6克、黃芩10克、牛蒡子10克
3.孕婦預防方
【藥物組成】 白術6克、黃芩6克、蘇葉3克、銀花6克
4.兒童預防方
【藥物組成】 蘆根10克、桑葉5克、豆豉5克、銀花5克
5 高危人群預防
1.太子參10克、蘇葉6克、黃芩10克、牛蒡子10克
金花清感方
經過北京頂級中西醫(yī)專家6個月的緊張研發(fā),世界上首個專門針對甲型H1N1流感治療的有效方劑“金花清感方”正式面世。
專家們按照中醫(yī)理論,參考《傷寒論》、《瘟疫論》等中醫(yī)經典古籍的百余張古方治療疫病經驗,結合近年來中醫(yī)藥治療呼吸道傳染病的統(tǒng)計分析資料,以具有2000多年治療發(fā)熱性傳染病歷史經驗的“麻杏石甘湯”和具有200多年治療溫熱疫病歷史經驗的“銀翹散”為基礎方,集中數(shù)十位中醫(yī)專家治療甲型H1N1流感的臨床經驗,通過全面的臨床研究實踐,優(yōu)選出了治療甲型H1N1流感的二個有效方劑,隨后從通過辨證論治的反復篩選,最終形成了目前的“金花清感方”。
普通人群藥盒小處方
1. 二白湯:蔥白15克,白蘿卜30克,香菜3克。加水適量,煮沸熱飲。
2. 姜棗薄荷飲:薄荷3克,生姜3克,大棗3個。生姜切絲,大棗切去核,與薄荷
共裝入茶杯內,沖入沸水200~300ml,加蓋浸泡5~10分鐘趁熱飲用。
3. 桑葉菊花水:桑葉3克,菊花3克,蘆根10克。沸水浸泡代茶頻頻飲服。
4. 山楂蘿卜飲:生山楂15克,白蘿卜15克煮湯,溫飲。
5. 綠豆60克,生甘草6克(布包),生薏米20克熬湯后去甘草包,服用。
6. 金蓮花3~5朵泡茶喝。
7. 限魚腥草,鮮敗醬草開水焯后,新馬齒莧開水焯后,蒜汁加醋涼拌或蘸醬吃。
不好意思,我只是想試一下
預防
專家提醒,預防甲型H1N1流感要做到以下10點:
(1)勤洗手,養(yǎng)成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
(2)睡眠充足,多喝水,保持身體健康。
(3)應保持室內通風,少去人多、不通風的場所。
(4)做飯時生熟要分開,豬肉烹飪至71℃以上,以完全殺死甲型H1N1流感病毒。
(5)避免接觸生豬或前往有豬的場所。
(6)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口鼻,如無紙巾不宜用手,而是用肘部遮住口鼻。
(7)常備治療感冒的藥物,一旦出現(xiàn)流感樣癥狀(發(fā)熱、咳嗽、流涕等),應盡早服藥對癥治療,并盡快就醫(yī),不要上班或上學,盡量減少與他人接觸的機會。
(8)避免接觸出現(xiàn)流感樣癥狀的病人。
(9)由于此次流行的病毒是A/H1N1型流感病毒,目前針對甲型H1N1流感的人用疫苗已開始生產,人注射普通流感疫苗不能有效預防甲型H1N1流感。
(10)普通家庭還可用酒精為日常用品消毒。
出入境人員須知
[10]1、以下人員不應出外旅游:
(1)有任何不適,尤其是發(fā)熱;
(2)在過去十天內,曾經與疑似或確診甲型H1N1流感病例有緊密接觸,即曾照顧患者、與患者同住、或接觸過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和體液人員。
2、出境人員需做到
(1)旅游前,需預備以下幾項物品:
一般應急用品如:紙巾、口罩等,以備不時之需。
含65~95%酒精的消毒劑,以便在沒有洗手設備的情況下,清潔及消毒雙手。
當?shù)刂袊I事館聯(lián)絡電話。
(2)旅程中
A.檢疫
與檢疫及衛(wèi)生人員合作,完成必須的出入境程序及檢疫措施。切勿亂拋垃圾和隨地吐痰。
垃圾應放在廢屑箱內。如需吐痰,應用紙巾包好,然后棄置于廢屑箱內。
B.勤洗手
經常保持雙手清潔,如廁后、進食前、處理食物前及觸摸過公共對象后都應用洗手液洗手。避免觸摸眼睛、鼻及口,如需觸摸,應先洗手。如沒有洗手設備,可用含酒精的消毒劑洗手。
C.備用紙巾/手帕
帶用紙巾/手帕。打噴嚏及咳嗽時應用紙巾/手帕掩著口鼻。
D.備用私人用品
不要共享毛巾及私人用品,以免傳播疾病。
E.備用口罩
可帶備口罩,以便自己/同團人員有呼吸系統(tǒng)病癥時戴上。
F.公筷及公匙
吃飯時應使用公筷及公匙,不應與人共享飯盒及飲品。
G.健康生活
旅游期間繼續(xù)實踐健康生活模式,及保持身體清潔,不要吸煙。
H.如有不適
如有不適,尤其是發(fā)熱,應通知酒店及領隊/導游或相關人員;病者及其照顧者應立刻戴上口罩;盡快安排醫(yī)生診治;留在酒店房間/房間休息及暫時終止行程,直至痊愈。旅客若被當?shù)蒯t(yī)生懷疑或證實染上甲型H1N1流感,需留在當?shù)蒯t(yī)院作進一步檢查或治療,同行人員如無必要,應減少與病者接觸,并遵照當?shù)蒯t(yī)生指示,嚴格遵守個人衛(wèi)生措施。同行人員需配合當?shù)匦l(wèi)生及檢疫部門的指示,安排余下行程和所須的檢疫措施。
(3)旅程后
回國2周內,如出現(xiàn)流感樣癥狀(發(fā)熱,咳嗽,流涕等),應及時與當?shù)匦l(wèi)生疾控部門聯(lián)系。
3、入境人員需做到:
(1)從疫區(qū)歸國入境時,如出現(xiàn)流感樣癥狀(發(fā)熱,咳嗽,流涕等),應主動向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說明。
(2)從疫區(qū)歸國2周內,如出現(xiàn)流感樣癥狀(發(fā)熱,咳嗽,流涕等),應及時與當?shù)匦l(wèi)生疾控部門聯(lián)系。
公眾活動注意事項
公眾可采取何種措施
(1)避免接觸流感樣癥狀(發(fā)熱,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
(2)注意個人衛(wèi)生,經常使用洗手液(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噴嚏后。
(3)避免接觸生豬或前往有豬的場所。
(4)避免前往人群擁擠場所。
(5)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口鼻,然后將紙巾丟進垃圾桶。
(6)如果生病了,請留在家中,并減少與其他人接觸,避免感染他人。
(7)盡量避免觸摸自己的眼睛、鼻子或嘴巴,因為病菌可以通過這些途徑進行傳播。
參與公眾活動時,要預防甲型H1N1流感及其它傳染病,建議公眾注意:
1、參與活動前:
如有不適,尤其是發(fā)燒及/或有咳嗽、打噴嚏等呼吸道感染癥狀,就不應前往活動,應盡早找醫(yī)生診治。 雙手應經常保持清潔,接觸公用對象或設施后應洗手。應隨身帶備手帕或紙巾。
2、參與活動期間:
保持良好個人衛(wèi)生。打噴嚏或咳嗽時應掩蓋口鼻,其后并立刻用洗手液洗手,以免飛沫傳播細菌。在觸摸眼睛、口或鼻前、進食前及如廁后都應洗手。用洗手液洗手,其后用紙巾或烘干設備弄干雙手。如沒有洗手設施,則使用含65~95%酒精的洗手液消毒雙手。不要隨地吐痰或亂拋垃圾,痰涎應用紙巾包好,棄置垃圾桶內。垃圾亦應棄置進垃圾桶內,不應吸煙。
3、參與活動后:
保持雙手清潔。回家后,應洗澡及洗頭,清除身體上的污垢及細菌。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注意事項
1、在未出現(xiàn)本地感染流感病例之前:
(1)保持車廂/船艙清潔
不要在車廂/船艙內飲食。不要吸煙。 不要隨地吐痰。不要亂拋垃圾。請將垃圾放入設于車站/月臺/大堂的垃圾箱。如需嘔吐,應使用嘔吐袋。
(2)保持良好個人衛(wèi)生
避免用手觸摸眼睛、鼻及口。打噴嚏或咳嗽時應掩著口鼻。如有呼吸道感染的癥狀或發(fā)燒,應及早求醫(yī)。
(3)佩戴口罩
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人員宜戴上口罩,尤其:有呼吸道感染征狀或發(fā)燒的人員;需照顧有呼吸道感染或發(fā)燒病者的人員。
2、在出現(xiàn)本地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例之后:
除上述措施外,還需:
(1)保持車廂/船艙/機艙空氣流通
如車窗/船窗屬開關式,應適量打開車窗/船窗,確保車廂/船艙內空氣流通。
(2)要求協(xié)助
若疑是患上甲型H1N1流感,請使用救護車前往醫(yī)院;若身在車站或碼頭,或已乘坐在車廂/船艙內,可要求司機或運輸機構工作人員協(xié)助召喚救護車或水警,前往醫(yī)院就診。
注[1]:緊密接觸指曾經照顧患者,與患者共同居住,或曾經直接接觸過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或體液。
注[2]:社交接觸是指普通的會面,即是未曾照顧患者,并非與患者共同居住,及未曾直接接觸過患者的分泌物或體液。
正確洗手方法
保持手部衛(wèi)生是預防傳染病的首要條件。用洗手液徹底洗手或用酒精搓手液消毒雙手均可保持手部衛(wèi)生。
1、什么時候應洗手?
(1)在接觸眼、鼻及口前
(2)進食及處理食物前
(3)入廁后
(4)當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染污時,如打噴嚏及咳嗽后
(5)觸摸過公共對象,例如電梯扶手、升降機按鈕及門柄后
(6)為幼童或病人更換尿片后,及處理被污染的物件后
(7)探訪醫(yī)院及飼養(yǎng)場的前后
(8)接觸動物或家禽后
一般情況下,當雙手有明顯污垢或可能被體液沾污例如如廁后或更換尿片后,打噴嚏及咳嗽后,應用洗手液(肥皂)及清水洗手。如雙手沒有明顯污垢時,可用含70-80%酒精搓手液消毒雙手。
2、正確洗手步驟:
用洗手液洗手, 程序如下:
(1)開水龍頭沖洗雙手。
(2)加入洗手液,用手擦出泡沫。
(3)最少用二十秒時間揉擦手掌、手背、指隙、指背、拇指、指尖及手腕,揉擦時切勿沖水。
(4)洗擦后才用流動的清水將雙手徹底沖洗干凈。
(5)用干凈毛巾或抹手紙徹底抹干雙手,或用干手機將雙手吹干。
(6)雙手洗干凈后,不要直接觸摸水龍頭,可用抹手紙包裹著水龍頭,才把水龍頭關上;或潑水將水龍頭沖洗干凈。
3、注意:
(1)切勿與別人共享毛巾或紙巾。
(2)擦過手的紙巾用后應妥善棄置。
(3)個人用的抹手毛巾應放置妥當,并應每日至少徹底清洗一次,如能預備多于一條毛巾作經常替換,則更為理想。
4、用酒精搓手液消毒雙手,程序如下:
把足夠份量的酒精搓手液倒于掌心,然后揉擦手掌、手背、指隙、指背、拇指、指尖及手腕,各處至少20 秒直至雙手干透。
洗手、手消毒的重要性:
引:預防甲型H1N1(豬流感)十問十答 10.有何預防措施?
美國疾控中心代理主任理查德·貝塞爾說,流感病毒主要通過空氣和接觸傳播,因此咳嗽或者打噴嚏時應該掩住口、鼻;由于流感病毒往往可以在一些日常用品表面上存活一段時間,因此應勤洗手,還可經常用酒精類為日常用品消毒。
一:預防甲型H1N1流感的第一要務是勤洗手
中國及美國等國家疾病預防中心推薦使用含有酒精的手部消毒液來加強預防感染。專家特別強調,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及正確的手部消毒,才能真正有效地殺死甲型H1N1流感病毒。
二:<流感消毒、院內感染控制和個人防護技術方案>,醫(yī)務人員個人防護
每次接觸病人后立即進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快速手消毒劑揉搓1—3分鐘。
三:<衛(wèi)生部:甲型H1N1流感疫源地消毒指南>,手:用含酒精速干手消毒劑進行手消毒。
AHD2000手和皮膚消毒液醇類復方消毒液
正確使用口罩
佩戴外科口罩要注意的事項(佩戴口罩前,以及脫下口罩前后都必須洗手):
1、要讓口罩緊貼面部:
(1)口罩有顏色的一面向外,有金屬片的一邊向上;
(2)系緊固定口罩的繩子,或把口罩的橡皮筋繞在耳朵上,使口罩緊貼面部;
(3)口罩應完全覆蓋口鼻和下巴;
(4)把口罩上的金屬片沿鼻梁兩側按緊,使口罩緊貼面部。
2、佩戴口罩后,避免觸摸口罩,以防降低保護作用;若必須觸摸口罩,在觸摸前后都要徹底洗手。
3、脫下口罩時,應盡量避免觸摸口罩向外部分,因為這部分可能已沾染病菌。
4、脫下口罩后,放入膠袋或紙袋內包好,再放入有蓋的垃圾桶內棄置。
5、外科口罩應最少每天更換,口罩如有破損或弄污,應立即更換。
室內預防
1、盡可能使室內空氣流通;
2、室內外溫差不宜過大,以免造成身體不適;
3、有兒童和老年人的家庭,應注意其居室的整潔、盡可能每天進行固定的居室保潔;
4、家中已有甲流患者或流感患者,應主動隔離并每天固定在其居室內使用消毒劑進行消毒二次或以上,可用消毒劑包括化學消毒劑和生物消毒劑兩種,如84消毒液、酒精、天驚消毒劑等。
5、有寵物的家庭,應定期改善寵物衛(wèi)生狀況,及時清理寵物脫落毛屑、減少呼吸系統(tǒng)感染的機會;
6、流感患者和甲流患者盡可能與家中寵物減少接觸,避免寵物皮毛及分泌物刺激呼吸系統(tǒng)并發(fā)氣管炎、哮喘等,加重病情。
7、定期清洗被褥、地毯等纖維含量大的家居用品、飾品,避免病菌在其中存留,并通過揚灰等途徑進入機體,使人體免疫機能下降,給甲流病毒以可乘之機。
衛(wèi)生部甲型H1N1流感監(jiān)測方案
為早期發(fā)現(xiàn)、報告和診斷甲型H1N1流感病例,長期監(jiān)測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變化趨勢,衛(wèi)生部日前制定并公布了 《甲型H1N1流感監(jiān)測方案(第一版)》。
監(jiān)測方案指出,甲型H1N1流感(豬流感)病例的監(jiān)測主要適用于我國出現(xiàn)輸入性的散發(fā)甲型H1N1流感病例,以及輸入病例導致我國出現(xiàn)本土的有限傳播,但尚未出現(xiàn)病毒的持續(xù)人間傳播和基于社區(qū)水平的流行和暴發(fā)。
根據(jù)監(jiān)測方案,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醫(yī)療機構發(fā)現(xiàn)符合病例定義的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后,應于2小時內通過國家疾病監(jiān)測信息報告管理系統(tǒng)進行網絡直報。不具備網絡直報條件的醫(yī)療機構,應于2小時內以最快的通訊方式向當?shù)乜h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
港口、機場、鐵路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以及國境衛(wèi)生檢疫機關發(fā)現(xiàn)符合病例定義的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時,應當立即向國境口岸所在地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或者地方人民政府衛(wèi)生行政部門報告并互相通報。
監(jiān)測方案指出,在做好個人防護的條件下,應盡快將病例轉運至當?shù)囟c醫(yī)院進行隔離治療。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接到病例報告后,應盡快對病例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根據(jù)病人的病情進展和流行病學調查的深入,收集病例的臨床資料,包括病程記錄、醫(yī)囑單、實驗室檢查結果等,隨時將更新的調查結果和資料上報,并提出相應的防治建議。
監(jiān)測方案還詳細介紹了病例標本的采集、檢測、上送以及病例的排查、訂正、檢測結果報告和反饋等方面的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
公 告
2009年 第8號
經國務院批準,現(xiàn)公告如下:
一、將甲型H1N1流感(原稱人感染豬流感)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guī)定的乙類傳染病,并采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
二、將甲型H1N1流感(原稱人感染豬流感)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wèi)生檢疫法》規(guī)定的檢疫傳染病管理。
特此公告。
二〇〇九年四月三十日
甲型h1n1流感的預防藥物
預防甲型h1n1流感藥物一:針對兒童預防甲型h1n1流感藥物有:扎那米韋、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雙黃連口服液、小兒感冒口服液、小柴胡顆粒、板藍根顆粒等這些藥物都能有效的治療和預防流感病毒感染。
預防甲型h1n1流感藥物二:對于成年人預防甲型h1n1流感藥物主要是抗病毒類藥物:金剛烷胺、金剛乙胺、抗病毒口服液、清熱解毒口服液、清熱解毒膠囊、病毒靈、病毒唑。
其實真正要做到預防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入侵,主要還是增強自身的抵抗力,對于孕婦和小孩吃中藥或西藥來預防流感病毒的入侵還不如選擇像維生素C、西洋參林芝口服液、大蒜油(康力士大蒜油軟膠囊、生命力大蒜精油)、奧諾康鱈魚甘油丸等來增強自身免疫力,免疫力強了自然就不容易感染甲流病毒,而我們還避免了服用中藥或西藥。對于感染或沒感染的都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哪些人不能打甲流疫苗?
衛(wèi)生部明確指出,以下七類人群,禁止接種使用甲流疫苗:
1、對雞蛋或疫苗中任何其他成分(包括輔料、甲醛、裂解液等),特別是卵清蛋白過敏者;
2、患急性疾病、嚴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發(fā)病期、感冒和發(fā)熱者;
3、格林巴利綜合征患者;
4、未控制的癲癇和患其他進行性神經系統(tǒng)疾病者;
5、嚴重、中等過敏體質者,對硫酸慶大霉素過敏者;
6、年齡小于3歲者;
7、醫(yī)生認為不適合接種的其他人員。
此外,我國目前尚未將孕婦列為接種對象。對于哺乳期婦女,應充分權衡利弊后決定是否使用該疫苗。
甲型H1N1流感疫苗有哪些不良反應
裂解疫苗的成分無感染性,不會引起甲型H1N1流感。
局部不良反應:常見疼痛;偶見紅、腫、瘙癢。
全身不良反應:常見發(fā)熱、疲勞乏力、頭痛、頭暈、惡心;偶見咽喉疼痛、肌肉疼痛、咳嗽、腹痛、關節(jié)疼痛、活動異常(活動減少/增多)、口干、食欲不振、腹瀉、過敏、胸悶。
保健
甲型H1N1流感、禽流感與普通流感的異同
甲型H1N1流感 普通流感 禽流感 傳播途徑 該病毒非常活躍,可由人傳染給豬、禽、貓、狗等動物,也可在人群間傳播。人群間傳播主要是以感染者的咳嗽和噴嚏為媒介。 人際傳播,空氣飛沫傳播為主。流感患者及隱性感染者為主要傳染源。發(fā)病后1—7天有傳染性,病初2—3天傳染性最強。 禽流感病毒迄今只能通過禽傳染給人,不能通過人傳染給人。 癥狀 體溫突然高熱超過(>39°C),肌肉酸痛感明顯增強,伴隨眩暈、頭疼、腹瀉、嘔吐等癥狀或其中部分癥狀。 普通人流感與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的癥狀相似。 感染后的癥狀主要表現(xiàn)高熱、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數(shù)伴有嚴重的肺炎,嚴重者心、腎等多種臟器衰竭導致死亡。 病毒 甲型H1N1流感病毒 冠狀病毒 甲型H5N1流感病毒 潛伏期 新型HINI病毒可能在人體潛伏7天后才表現(xiàn)出病癥。 流感的潛伏期為1-4天,平均為2天。 人禽流感潛伏期一般為1-3天,通常在7天以內。 死亡率 甲型H1N1流感死亡率不到1%。 可以致死,但死亡率較低。 人患禽流感死亡率超過60%。 易感人群 甲型H1N1流感致死的患者年齡絕大多數(shù)在20歲至45歲之間,屬于青壯年。 老年人,患有肝臟、腎臟、心臟等慢性病的四類人群最易感染,以及經常接觸流感人群的醫(yī)護人員,兒童。 在已發(fā)現(xiàn)的感染病例中,13歲以下的兒童所占比例較高,病情較重,其屬于易感人群。 防治疫苗 中國已研制可預防的疫苗,已對易感人群開始接種. 已研制出可預防流感的疫苗,接種時間多為每年10-11月中旬,每年接種1次。 目前尚無適合人群大規(guī)模接種的預防禽流感的疫苗,但各國正在積極研制中。
甲型H1N1流感與普通流感的具體區(qū)別
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的早期癥狀與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發(fā)熱、咳嗽、身體疼痛、喉痛、頭痛、發(fā)冷、疲勞等,有些還會出現(xiàn)腹瀉或嘔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發(fā)紅等.而甲流和普通流感的區(qū)別在于以下幾點:
首先: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3-6小時內會急速發(fā)高燒(37.8度以上) 高燒會持續(xù)3-4天,且會急速的全身性肌肉酸痛,嚴重的全身性肌肉酸痛、關節(jié)疼痛,而普通流感則是逐漸發(fā)燒及全身性肌肉酸痛,輕微的全身性肌肉酸痛、關節(jié)疼痛,偶會發(fā)高燒;第二,約80%以上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會有嚴重的頭痛,而普通的流感則是輕微的頭痛;第三,甲型H1N1流感流涕比較少見,但多有咳嗽及喉嚨痛,普通的流感則多有流鼻涕及咳嗽;第四,甲型H1N1流感幾乎沒有打噴嚏(較不常見),而普通流感會打噴嚏,除此之外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大多數(shù)的人會有發(fā)燒惡寒,持續(xù)會有嚴重的疲勞感與虛弱,并且會有嚴重的胸部壓迫感,而扁桃腺不會腫,普通的甲流只是偶會有惡寒,輕微的疲勞感,無胸部壓迫感,而扁桃腺會腫。
其實除了這些癥狀的判斷是否感染甲流的辦法最簡單的就是看接觸沒接觸甲流人群,如果你可以確定你沒有接觸已確診的甲流患者,你就不需要擔心自己會感染到甲流了,但若你沒有把握的話就對照上面的癥狀吧。在這里也提醒您萬一感染上了甲流,一定要及時就診,沒有甲流的也要加強預防保護自己。
農業(yè)部新聞辦發(fā)布消息,11月25日,農業(yè)部接到中國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