懔慄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懍慄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亦作“ 懍栗 ”。亦作“懔慄”。1.寒戰(zhàn)貌。 唐 杜甫 《北征》詩:“那無囊中帛,救汝寒懔慄?!币槐咀鳌?凜慄 ”。
    2.恐懼貌。 清 黃景仁 《雨中入山訪曹以南》詩之一:“懍慄窮畏途,相將搴幽幔?!薄缎梁ジ锩笆觊g時論選集·國外代表請愿書》:“大臣咨嗟於上,人民嘆息於下,一年現(xiàn)象,即已如此,推之九年,能無懍栗?” 馮至 《伍子胥》:“人們走著黃昏時崎嶇的窄路,簫聲婉婉轉(zhuǎn)轉(zhuǎn)地隨著游離的鬼火去尋索死者的靈魂,人人的心里都感到幾分懔慄?!?br>3.肅敬貌。 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威德入人心》:“今人道及 關(guān)壯繆 、 岳忠武 之名,則自然懍慄,威之在人心者遠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