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拼音:yáng tí gēn jiǔ
解釋:羊蹄根酒-《朱仁康臨床經(jīng)驗(yàn)集》
來源:《朱仁康臨床經(jīng)驗(yàn)集》。
組成;羊蹄根(土大黃)180g,土槿皮180g,制川烏30g,檳榔30g,百部30g,海桐皮30g,白蘚皮30g,苦參30g,蛇床子15g,千金子15g,地膚子15g,番木鱉15g,蛇衣15g,大楓子15g,蜈蚣末9g,白信6g,斑蝥6g(布包)。
功效;滅菌止癢。
主治:體癬,股癬,神經(jīng)性皮炎。
制法:以上各藥加入高粱酒2500ml,密封大口瓶?jī)?nèi),浸半月至一月后,去藥滓備用。
用法:用毛筆蘸藥水外涂。
附注:白信又稱白砒、信石、砒霜,化學(xué)名稱為三氧化二砷(AS2 O3),是中藥中的劇毒藥品。
禁忌:切勿入口。
羊蹄根酒-《趙炳南臨床經(jīng)驗(yàn)集》
來源:《趙炳南臨床經(jīng)驗(yàn)集》。
組成:羊蹄根6兩,75%酒精12兩。
主治:手癬(鵝掌風(fēng)),甲癬(鵝爪風(fēng)),落屑性腳癬(腳蚓癥),體癬(錢癬),神經(jīng)性皮炎(干癬)。
功效:殺蟲止癢。
制法:將羊蹄根碾碎置酒精內(nèi),浸泡七晝夜,過濾去滓備用。
用法:用棉棒或毛刷蘸藥水涂于患部。
禁忌:慎勿入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