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卡巴迪- 基本信息
廣州亞運會體育圖標之卡巴迪
卡巴迪有時候被稱為是一項游戲的運動,他在亞洲相當(dāng)?shù)牧餍校撬麉s看上去很簡單,并沒有其他球類比賽很絕妙的戰(zhàn)略。
卡巴迪起源于西亞,是一種類似中國民間的“老鷹抓小雞”游戲的運動。是印度和巴基斯坦青年男子的民間體育運動項目。在平坦的場地上進行,不需任何器械。場地上有長6.40~7.32米的中線,中線兩端各坐一人或堆以衣服為標志。這項運動需要敏捷性、很好的肺活量、肌肉協(xié)調(diào)性和快速反射能力。
卡巴迪-項目概況
卡巴迪因它在亞洲的廣泛開展和簡單的比賽形式而被稱為“群眾運動”??ò偷习l(fā)源于南亞,2支球隊之間競爭,每支隊12名球員(7名場上運動員,5名替補隊員)。比賽包括上下半場,每個半場20分鐘。2個隊完成半場比賽, 雙方交換防守和進攻位置。
比賽時,運動員連續(xù)高喊“卡巴迪-卡巴迪”,接觸或抓住對方隊員以得分。只有通過攻入對方的場地,并盡可能多地接觸對方防守隊員而不被逮住才能得分。當(dāng)進攻隊員進入到防守隊員的場地時必須連續(xù)高喊卡巴迪直到他回到自己的場地。防守隊員(antis)在進攻隊員返回自己場地時只是碰到對方而沒有及時抓住,則宣布為“出局”。這項運動需要有較強的敏捷性,相當(dāng)?shù)姆位盍?,很好的肌肉協(xié)調(diào)性和快速反應(yīng)能力。
卡巴迪-競賽規(guī)則
參加比賽的運動員需要長時間的憋氣進行追逐。在15屆亞運會上,卡巴迪比賽按照亞洲業(yè)余卡巴迪協(xié)會的比賽規(guī)則來進行。如果比賽少于7個隊伍參加的話,比賽將會采用單循環(huán)賽制,如果比賽超過8支參賽隊的話,將分組循環(huán)賽。前兩名的隊伍與另外一個小組前兩名的隊伍進行交叉半決賽從而產(chǎn)生冠軍。獲勝的隊伍將獲得2分,平1分。而如果在半決賽或者決賽中出現(xiàn)平局,將馬上進行五分鐘的加時賽。參賽隊?wèi)?yīng)該最多12名隊員,最少10名隊員組成。
樂羊羊卡巴迪
比賽在室外進行,場地的面積為40m×25m,每隊各有7名隊員參加比賽。比賽分為上下半場,各20分鐘,中場休息5分鐘。兩個隊伍進行相互的進攻和防守。在比賽中,在“卡巴迪-卡巴迪”的圣歌中,兩個隊伍通過捕捉對方的隊員來得分,得分高的一方獲勝。在比賽中,得分的主要方式就是進攻隊員盡可能的入侵對方的場地,而不被捕捉。防守一方叫做“反對者”,而冒犯一方叫做“襲擊者”。
全場以中線為界,分為兩個半場,每個半場的1/2處又畫有一條"攔截線"。在底線2米以外處設(shè)一替補席。每隊隊員12人,7人上場,其余5人坐在替補席上 。比賽時,各隊站在己方半場,先由進攻一方的1名隊員沖過中線進攻。進攻者一起步,就必須連續(xù)不斷大聲呼喊"卡巴迪",稍有停頓或含糊,即被罰出場。 進攻者進入對方場地,但未越過攔截線時,不能讓對方捉住,過攔截線后,即可用身體的任何部位觸及防守者,被觸者則出場,輸1分。反之, 進攻者在追逐時喊不出聲或被防守者逮住,則被罰出場,亦需失分。如進攻者未觸及任何防守者,自己亦未犯規(guī)離場或被捉,則可跑回己方場地,算打和。 比賽由雙方輪流派出進攻者,每次只能1名。比賽中失分少的一方獲勝。
卡巴迪-著名運動員
著名隊伍
印度隊是卡巴迪的夢之隊,他們在多哈阿斯拜爾體育館以35比23擊敗巴基斯坦隊,連續(xù)第五次獲得亞運會金牌。
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也是傳統(tǒng)的卡巴迪強國,分獲了多哈亞運會的銀牌和銅牌。
重大事件
2004年,印度孟買舉辦了第一屆卡巴迪世界杯賽。
卡巴迪1990年北京亞運會成為正式比賽項目。
卡巴迪-歷史發(fā)展
起初只是一種古老的民間游戲,用作個人的進攻和防守的練習(xí)。后來逐漸傳到南亞的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尼泊爾、緬甸等國。比賽在南亞非常流行。本世紀30年代,有了跨國比賽。1944年又印度奧林匹克委員會制定了統(tǒng)一的比賽規(guī)則。比賽在南亞非常流行。這項運動在西印度被稱為HU-TU-TU,在東印度成為HA-DO-DO,在南印度和孟加拉稱為chedugudu,在北印度稱為kaunbada,它隨著時間的流失經(jīng)歷了地域的變遷,現(xiàn)代卡巴迪綜合了這些不同的名稱的游戲規(guī)則。印度卡巴迪協(xié)會在1950年創(chuàng)立,并且制定了相關(guān)的規(guī)則。
1972年,印度、孟加拉國、尼泊爾等國組織聯(lián)合舉辦卡巴迪比賽。1978年由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斯里蘭卡、尼泊爾等國卡巴迪協(xié)會共同發(fā)起。成立了亞洲卡巴迪聯(lián)合會,現(xiàn)有11個會員國家和地區(qū),南亞地區(qū)每年都舉辦卡巴迪錦標賽或邀請賽,卡巴迪已發(fā)展為國際體育項目。1980年首次亞洲卡巴迪大賽展開。
在1980年首次亞洲卡巴迪大賽展開。第一次世界卡巴迪錦標賽在加拿大的愛德蒙頓進行,大概有1萬4000名觀眾觀摩了比賽。參賽的隊伍有印度、巴基斯坦、加拿大、英國和美國。1982年,卡巴迪被列為第9屆亞運會表演項目。
首次的卡巴迪世界杯在2004年在印度進行。
卡巴迪是1990年北京亞運會成為正式比賽項目的。目前,這項運動已經(jīng)發(fā)展到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韓國、中國等國家。
在15屆亞運會上,卡巴迪比賽將按照亞洲業(yè)余卡巴迪協(xié)會的比賽規(guī)則來進行。如果比賽少于7個隊伍參加的話,比賽將會采用單循環(huán)賽制,如果比賽超過8支參賽隊的話,將分組循環(huán)賽。前兩名的隊伍與另外一個小組前兩名的隊伍進行交叉半決賽從而產(chǎn)生冠軍。獲勝的隊伍將獲得2分,平1分。而如果在半決賽或者決賽中出現(xiàn)平局,將馬上進行五分鐘的加時賽。參賽隊?wèi)?yīng)該最多12名隊員,最少10名隊員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