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復旦能力水平測試 -概述
復旦大學水平測試,也稱之為復旦大學優(yōu)秀生測試,簡稱為:復旦水平測試。屬于自主招生類考試。當然,也是考察學生綜合能力素質(zhì)教育的考試,是素質(zhì)教育的精神體現(xiàn)。凡是推薦生、藝術生等想要進入復旦大學的考生都必須參加此測試。首先進行自薦或者學校推薦的方式進行考試。該考試的考試形式為:200道選擇題。完卷時間為3小時。
考試內(nèi)容有:語文、數(shù)學、英語、物理、化學、地理、生物、計算機、政治、歷史等10門學科。評分標準為:對一個加5分,錯一個減2分,不答不得分,最后看總分。此考試通過后進入面試部分,通過以后即可進入復旦大學當年的預錄取名單,但仍需參加高考,一旦分數(shù)達到上海當年一本最低控制線將被復旦大學錄取。此政策只對上海考生有效??荚嚠斕焓杖竺M100元,一般安排在周六進行考試。隨著上?!白灾鳠帷钡穆樱瑥偷┐髮W已向教育部提出上海地區(qū)招收1000人。也就是說上??忌院筮M入復旦大學的途徑幾乎只有水平測試。這對于高復生圓自己的名校夢帶來了不小的挑戰(zhàn),而且復旦大學也有可能拒絕錄取未參加過能力水平測試的考生,防止出現(xiàn)高分低能現(xiàn)象。
隨著各地區(qū)教育局的配合,目前江蘇、浙江可通過復旦能力水平測試被復旦大學錄取。但是名額也仍極小。
2011年考試情況
考生
3小時1000分,“做得完是外星人”
復旦大學2006年起開始施行水平測試,是國內(nèi)最早進行自主選拔試點的高校。江浙滬考生報考復旦自主招生,必須要通過被稱為“千分考”的復旦大學自主招生水平測試,才能獲得面試資格。
12日14時,復旦水平測試在江浙滬21個考點同時開考。3小時后,走出考場的學生很少有人感覺良好。多數(shù)考生都在感慨“太難了”,說“約1/3的題空著”、“太緊張了,不記得考過什么題目”的考生不少。
在上海市市北中學考點,幾名男生走出考場時大聲說:“做得完的就是外星人。”一位孫同學告訴記者:“不少題目挺有意思的,但是比較難。比如有一道語文題,問《達·芬奇密碼》是什么類型的小說,答案包括穿越、歷史、盜墓等,有點搞笑??嫉氖俏覀冋n外閱讀情況和知識面?!?/p>
考生們反映,“千分考”的語文、歷史、地理類試題,涉及面很廣,包括文學常識、繁體字的書寫、拼音、病句、錯別字等知識點。而政治和歷史學科的題目多跟時政緊密相連,涉及低碳、世界杯、經(jīng)濟大蕭條等話題。關于世界杯的一道題讓考生印象深刻:“選出在2010年世界杯中同一組出線的國家中哪兩個文化相近。”
數(shù)理化的題目難度不小,且出題方式靈活,不僅要運算快,還要有綜合分析能力。比如,“世博園中一位游客的手表顯示6點,當時北京時間是7點,這位游客來自哪個時區(qū)?”
在考場外等候的幾位家長有些擔心:“復旦的題目出得比清華、北大的要難,題都答不完,會不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把孩子給考蔫了?”
也有家長表示,這種考試覆蓋知識面廣,正可以提醒小孩拓寬知識面。
校方回應
考試內(nèi)容無法準備,請勿做“應試培訓”
據(jù)介紹,2011年水平測試命題與往年相比,沒有什么新變化,依然以考查基礎為主,命題要求不超過中學教學范圍。
關于考生說“難”,復旦大學校長助理、招辦主任丁光宏教授說,“千分考”的題目都由各學科教授接受學校委托命題,要求以考查基礎為主,不超過中學教學范圍。但“千分考”的難度確實大于高考,由于復旦大學的人才培養(yǎng)推行“通識教育”,要求學生有較寬廣的知識面,因而復旦水平測試更關注學生是否具有廣博、深厚的積淀。
丁光宏表示,“千分考”的內(nèi)容不用準備,也無法準備。中學、家長和學生都不宜再采用應試教育思維習慣來應對“千分考”。復旦水平測試不設題庫,丁光宏提醒家長和考生,不要輕信近幾年如雨后春筍般冒出的“千分考應試培訓班”,學校方面還在設法“打假”,避免“培訓班”誤導學生?!白灾鬟x拔錄取改革旨在引導中學推進素質(zhì)教育。學生與其參加‘應試班’機械操練,不如盡早開闊視野,注重積累,全面發(fā)展自己?!?/p>
據(jù)悉,本次“千分考”的成績與面試分數(shù)線將會在下周公布。參加復旦水平測試的考生中,將有1100人進入面試,最后錄取人數(shù)不低于500人。在江浙兩省,各自主選拔招收100人?!扒Х挚肌背煽儾挥嬋朊嬖嚱Y果。
丁光宏稱,復旦自主選拔錄取,并非為了招收偏才、怪才。后者可通過博雅杯、理科競賽等其他途徑獲得機會。
據(jù)介紹,最早通過自主選拔入學的學生已于去年畢業(yè)。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在學習績點、社團活動、創(chuàng)新能力等各個領域最出類拔萃的那批學生,很多都來源于自主招生,而且他們的高考成績大多低于復旦錄取線,甚至分差達到30分。通過自主招生入校,且高考分數(shù)在復旦錄取線下30分內(nèi)的學生,占所有自主招生數(shù)量的70%—80%?!叭绻麉⒓痈呖迹麄冎械囊徊糠挚赡苓M不了復旦,所以高考要改革。這從一個側(cè)面說明,自主招生的學生,他們的知識結構、學習能力均適合復旦的培養(yǎng)模式?!倍」夂暾f。
這一跟蹤調(diào)研結果,顯然給了復旦堅持“千分考+教授面試”選拔方式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