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酥
chán sū
  • 拼 音:chán sū
  • 注 音:ㄔㄢˊ ㄙㄨ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大蟾蜍等耳后腺及皮膚腺的白色分泌物。有毒。干燥后供藥用,主治癰毒疔瘡、咽喉腫痛等癥。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蟲四·蟾蜍》:“取蟾酥不一:或以手捏眉棱,取白汁於油紙上及桑葉上,插背陰處,一宿即自乾白,安置竹筒內(nèi)盛之,真者輕浮,入口味甜也;或以蒜及胡椒等辣物納口中,則蟾身白汁出,以竹篦刮下,麪和成塊,乾之?!?明 宋應星 《天工開物·玉》:“凡鏤刻絶細處,難施錐刃者,以蟾酥填畫而后鍥之?!?鍾廣言 注:“﹝蟾酥﹞有侵蝕作用,填畫在玉上能侵蝕而呈現(xiàn)痕跡。”《新華日報》1980.5.16:“蟾酥是從癩蛤蟆身上刮取的一種稀有名貴藥材。”

  • 英文翻譯

    1.{中藥} senso; the dried venom of toads; toad cake; venenum bufon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