暌孤
kuí gū
  • 拼 音:kuí gū
  • 注 音:ㄎㄨㄟˊ ㄍㄨ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易·睽》:“九四:睽孤。遇元夫,交孚,厲無咎”。 王弼 注:“三與己睽,故曰睽孤也……雖在乖隔,志故得行,故雖危無咎?!鳖?,同“ 暌 ”。后用以指分離;乖隔。 明 唐順之 《答茅知縣鹿門》:“同心共濟(jì),歡然無間,則既免于暌孤之吝,而果獲利元夫之吉矣!”《明史·部履淳傳》:“高亢暌孤,乾坤否隔;忠言重折檻之罰,儒臣虛納牖之功?!庇帧多嵢鳌罚骸吧舷玛夜?,足為隱慮?!币徽f,“暌孤”指遺腹孤,離家在外的孤子。參閱 高亨 《周易大傳今注》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