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茛科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毛茛科máo gèn kē

    物種簡介

    毛茛科,多為草本,少數(shù)為小灌木或木質(zhì)藤本,單葉或復(fù)葉,通?;ド苌賹ι?鐵線蓮屬);無托葉。花通常兩性,輻射對稱,稀兩側(cè)對稱(烏頭屬、翠雀屬);萼片5~多數(shù),分離,有時呈花瓣狀(白頭翁屬、鐵線蓮屬);花瓣5~多數(shù),或無花瓣(白頭翁、鐵線蓮),有時特化成蜜腺葉;雄蕊多數(shù),螺旋排列;雌蕊心皮多數(shù)至少數(shù),分離,螺旋排列,每心皮1室,有多枚至1枚胚珠。果實為蓇葖果或瘦果。約59屬2000種,全世界廣布,主產(chǎn)北溫帶。我國41屬,725種,分布全國各地,大部產(chǎn)西南各省。根據(jù)果實類型,通常分為具蓇葖果的金蓮花亞科和具瘦果的毛茛亞科。金蓮亞科主要有烏頭屬、翠雀屬、金蓮花屬、升麻屬、黃連屬、耬斗菜屬及芍藥屬等;毛茛亞科主要有毛茛屬、唐松草屬、銀蓮花屬、白頭翁屬、鐵線蓮屬等。本科有多種經(jīng)濟植物,牡丹、芍藥、耬斗菜、飛燕草等可供觀賞;黃連、烏頭、白頭翁、芍藥、升麻、金蓮花可供藥用;有些植物如毛茛、鐵線蓮等為有毒植物;本科星葉草、獨葉草、峨嵋黃連、黃牡丹、短柄烏頭等12種列為我國首批珍稀瀕危保護植物。

  • 詳細解釋


    毛茛科máo gèn kē物種簡介毛茛科,多為草本,少數(shù)為小灌木或木質(zhì)藤本,單葉或復(fù)葉,通?;ド苌賹ι?鐵線蓮屬);無托葉。花通常兩性,輻射對稱,稀兩側(cè)對稱(烏頭屬、翠雀屬);萼片5~多數(shù),分離,有時呈花瓣狀(白頭翁屬、鐵線蓮屬);花瓣5~多數(shù),或無花瓣(白頭翁、鐵線蓮),有時特化成蜜腺葉;雄蕊多數(shù),螺旋排列;雌蕊心皮多數(shù)至少數(shù),分離,螺旋排列,每心皮1室,有多枚至1枚胚珠。果實為蓇葖果或瘦果。約59屬2000種,全世界廣布,主產(chǎn)北溫帶。我國41屬,725種,分布全國各地,大部產(chǎn)西南各省。根據(jù)果實類型,通常分為具蓇葖果的金蓮花亞科和具瘦果的毛茛亞科。金蓮亞科主要有烏頭屬、翠雀屬、金蓮花屬、升麻屬、黃連屬、耬斗菜屬及芍藥屬等;毛茛亞科主要有毛茛屬、唐松草屬、銀蓮花屬、白頭翁屬、鐵線蓮屬等概況毛茛科,多數(shù)植物的主根早萎,由莖基部生出須狀不定根。單葉或復(fù)葉,互生或基生,稀對生;葉脈掌狀,稀羽狀。聚傘花序或由聚傘花序組成各式花序,稀總狀花序?;ㄏ挛?,輻射對稱,稀左右對稱。萼片綠色或花瓣狀;有各種顏色?;ò瓴淮嬖诨虼嬖?,存在時有各種顏色,或特化成各種形狀的引誘昆蟲的分泌器官。雄蕊螺旋狀排列,多數(shù),稀少數(shù);花絲多為狹條形,有一條縱脈,稀為長圓形片狀,花藥有時生于花絲兩側(cè)近邊緣處(錫蘭蓮屬);花粉多具3溝,稀具散溝(類葉升麻屬、銀蓮花屬、毛茛屬的一些種)或散孔(毛茛屬和鐵線蓮屬的一些種,唐松草屬和罌粟蓮花屬)。染色體基數(shù)x=6,7,8,9,12。本科約有60屬,2200種,分布于世界各地,多數(shù)分布于北溫帶。中國有39屬,約720種,廣布全國,多數(shù)分布于西南部山地。中國特有屬5個:尾囊草屬、星果草屬、獨葉草屬、罌粟蓮花屬和毛茛蓮花屬。花通常雄蕊先熟。本科植物花瓣各種特化的形態(tài)均適應(yīng)昆蟲傳粉。在無花瓣的鐵線蓮屬和唐松草屬等屬,常通過以花粉供昆蟲作食物而達到傳粉的目的。在唐松草屬一些進化的種類(如具絲形花絲和發(fā)育柱頭的亞歐唐松草等) 可能適應(yīng)風(fēng)媒傳粉。白頭翁屬和鐵線蓮屬的瘦果有宿存的長羽毛狀花柱,而適應(yīng)風(fēng)力傳播。唐松草屬和銀蓮花屬的一些種(如長喙唐松草,鉤柱唐松草,草玉梅),瘦果的宿存花柱較長,并呈鉤狀彎曲,毛茛屬的一些種(如刺果毛茛),瘦果具刺,均適應(yīng)動物傳播。在升麻屬和烏頭屬,種子具膜質(zhì)翅,適應(yīng)風(fēng)力傳播。毛茛科是被子植物的原始科之一。其雄蕊下位,與心皮均分生,常為多數(shù)并螺旋狀排列,胚乳豐富,胚小,而與木蘭科相似。但本科植物多為草本植物,葉多無托葉,花粉具3個以上萌發(fā)孔,導(dǎo)管分子具單穿孔板,而比木蘭科為進化。J.哈欽森根據(jù)毛茛科與單子葉植物的原始群花藺科(Butomaceae)和澤瀉科,在花的構(gòu)造方面相似,遂認為單子葉植物可能源于毛茛目。他的這個論點在植物化學(xué)方面得到贊同,但在孢粉學(xué)等方面則遭到反對。特征多年生直立草本,莖高40-80厘米,不分枝,疏被反曲而緊貼的短柔毛到近無毛;塊根紡錘狀圓錐形,外皮黑褐色。葉互生,紙質(zhì),三全裂,長3.5-6厘米,寬3.6-8厘米,裂片再2-3羽狀細裂,中央全裂片基部突變狹成長柄,二回羽裂片線形,寬1-3毫米,側(cè)裂片不等二裂至基部,兩面無毛,或背面沿脈疏被短毛,基生葉有長柄,向上葉柄逐漸變短,直至近無柄。總狀花序有7至多朵密集的花,軸和花梗密被彎曲而緊貼的短柔毛,苞片葉狀;花梗近直展,長1-1.5厘米,小苞片通常2或3淺裂;花左右對稱,直徑1-1.5厘米;萼片紫藍色,上萼片盔形;花瓣上部內(nèi)曲,具短距;心皮3-5,已房密被黃色長柔毛。蓇葖長圓形,頂端細尖,內(nèi)縫線開裂,具多數(shù)種子;種子沿脊梭具翅。。本科有多種經(jīng)濟植物,牡丹、芍藥、耬斗菜、飛燕草等可供觀賞;黃連、烏頭、白頭翁、芍藥、升麻、金蓮花可供藥用;有些植物如毛茛、鐵線蓮等為有毒植物;本科星葉草、獨葉草、峨嵋黃連、黃牡丹、短柄烏頭等12種列為我國首批珍稀瀕危保護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