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泉堡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拼音:shuāng quán bǎo

    簡介

    北京地名,從馬甸往北,沿八達嶺高速路走七八里地,位于北沙灘和清河之間,便是雙泉堡。元代曾在此設雙線局,明代稱雙線堡,到了清代被改為雙泉堡。

    歷史

    據史料記載,元代的紡織方法是按合并線的股數分有雙股線和多股線,就是用兩股以上的單紗線或絲一次或多次合并加捻而成。元朝至元年間在元大都城北十余里處設立雙線局,負責雙線織法和織品的征購。到了明代稱雙線堡,為鋪遞的意思。

    清代的時候這里已沒有了負責雙線織法和織品的征購機構,逐漸形成一個自然村。因這里離德勝門不遠,過往的人很多,經常在雙線堡歇腳,于是這里就出現了許多旅店、飯館,成了連接京城與關外的一個“驛站”,因“雙線堡”的“線”過去繁寫成“線”,時間一長,人們就把“雙線堡”的“線”字叫白了,叫成了“雙泉鋪”或“雙泉堡”,因“鋪”與“堡”字意相近,都是“驛站”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