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聯(lián)合國發(fā)布全球瀕危語言地圖 18種面臨滅絕
全球瀕危語言地圖-簡單概述
非洲語言地圖.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日前發(fā)布一個最新的“全球瀕危語言地圖”,該地圖指出全球有199種語言處境告急,其中有18種語言被列為“極度瀕危語言”,之所以被列為這個等級是因為該語言有據(jù)可查的使用者不足十人,甚至大多只有一人。名單上出現(xiàn)中國臺灣一種原住民語“巴則海語”,目前該語言使用人僅剩下一名年僅百歲的老人。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表示,目前每兩周就有一種語言消失,超過很多動物的滅絕速度。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是傳播的工具。語言的多樣化,意味著人類多元的文化和人文生態(tài)得以傳承和保持。相反,一種語言的消亡,意味著人類失去了一種文化,一個信息的源頭,或者說,是一份珍貴的歷史遺產(chǎn)。
全球瀕危語言地圖-語言介紹
高加索語言地圖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人們借助語言保存和傳遞人類文明的成果。語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一般來說,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是世界上的主要語言,也是聯(lián)合國的工作語言。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英語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據(jù)德國出版的《語言學(xué)及語言交際工具問題手冊》說,現(xiàn)在世界上查明的有5651種語言。在這些語言中,約有1400多種還沒有被人們承認是獨立的語言,或者是正在衰亡的語言。
語言是思維工具和交際工具。它同思維有密切的聯(lián)系,是思維的載體和物質(zhì)外殼和表現(xiàn)形式。語言是符號系統(tǒng),是以語音為物質(zhì)外殼,以語義為意義內(nèi)容的,音義結(jié)合的詞匯建筑材料和語法組織規(guī)律的體系。語言是一種社會現(xiàn)象,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進行思維和傳遞信息的工具,是人類保存認識成果的載體。語言具有穩(wěn)固性和民族性。
語言是人類的創(chuàng)造,只有人類有真正的語言。許多動物也能夠發(fā)出聲音來表示自己的感情或者在群體中傳遞信息但是這都只是一些固定的程式, 不能隨機變化。只有人類才會把無意義的語音按照各種方式組合起來,成為有意義的語素,再把為數(shù)眾多的語素按照各種方式組合成話語,用無窮變化的形式來表示變化無窮的意義。
人類創(chuàng)造了語言之后又創(chuàng)造了文字。文字是語言的視覺形式。文字突破了口語所受空間和時間的限制,能夠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全球瀕危語言地圖-地圖內(nèi)容
目前全世界有6000多種語言,但是60億人口中大約80%的人講的都是主要的83種語言,而剩下的6000多種里,有2500種被列為瀕危語言,其中的絕大多數(shù)甚至沒有任何的文字記載。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這2500種瀕危語言分為5個級別,程度從輕往重,依次是不安全、危險、瀕危、垂危和滅絕。這張“全球瀕危語言地圖”,主要展現(xiàn)的就是這5類語言的面貌。
在這張地圖中,大家最關(guān)心的是被聯(lián)合國下達“病危通知書”的,離“滅絕”最近的18種“垂危”語言。目前會說這些語言的,基本都只剩一個人了,無法交流更加速了語言的滅亡。很多語言最后的使用記錄已經(jīng)是兩三年前了。直觀地看地圖,垂危語言最集中的地區(qū)是在南美洲,有7種,然后就是亞洲6種。以國家劃分的話,最多的是巴西和美國,都占據(jù)3席,印尼和巴布亞新幾內(nèi)亞兩個國家也各有兩種語言“垂?!薄F鋵嵵远喾植荚谶@些國家,也和這幾個國家的語言多樣化有關(guān),像位于南太平洋上的巴布亞新幾內(nèi)亞,雖然人口只有600多萬,但是語言卻超過了800種,被認為是地球上使用語言最豐富的國家。
全球瀕危語言地圖-極度瀕危語言
全球瀕危語言地圖
聯(lián)合國所列的18種極度瀕危語言如下:
1、阿皮亞卡語(Apiaka)是巴西北部馬托格羅索州土著居民阿皮亞卡人說的語言。該語言屬于圖皮語系,截至2007年只剩下一個人會說了。
2、比基亞語(Bikya)是西非喀麥隆西北地區(qū)的一種語言。有人說這種語言的最后使用記錄是在1986年,也就是說這種語言現(xiàn)在已經(jīng)滅絕了,而喀麥隆的另一種語言比舒奧語和比基亞語情況類似,因為它被認為的最后使用記錄也是在1986年。
3、查納語(Chana)是阿根廷阿根廷恩特雷里奧斯省的省會居民使用的語言,但是截止2008年,只剩下一個使用者了。
4、丹帕爾語(Dam pal)是印度尼西亞靠近邦基爾附近的居民所使用的語言,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報告稱,2000年時只有一個人在說這種語言。
5、迪亞霍伊語(Diahoi)是巴西的一種語言,這個語言使用者居住在南亞馬孫州烏邁塔市中馬德拉河旁的迪亞霍伊原住民區(qū),但是2006年該語言也只剩下一個人在使用了。
6、凱薩那語(Kaixana)也是巴西的一種語言,2008年78歲住在亞馬孫州雅普拉市的利穆埃魯區(qū)的雷蒙多·阿韋利諾(Raimundo Avelino)被認為是該語言的僅存的使用者。
7、拉瓦語(Laua)是巴布亞新幾內(nèi)亞使用的語言,這種語言已經(jīng)接近滅絕,因為2000年有跡可循的使用者僅有一人。
8、帕特溫語((Patwin))是美國西部的一種美洲土著語,其后裔居住在加州舊金山的郊區(qū)外,1997年時有一名記錄在冊的可流利使用該語言的人。
9、巴則海語(Pazeh)是中國臺灣原住民巴則海族使用的語言,巴則海族又譯巴宰族或拍宰海族,截至2008年,95歲的潘金玉(女,音譯Pan Jin Yu)是已知的使用這種語言的唯一一人,她幾十年來都使用閩南語來與人交流,因為幾乎很少有人會用巴則海語流利地和她對話。
10、佩莫諾語(Pemono)是委內(nèi)瑞拉的一種語言,目前只剩下一位住在上馬哈瓜村的村民使用它。
11、塔赫語(Taje)是目前印度尼西亞瀕危語言之一,截止2000年,只剩下蘇拉威西省的一個人在說這種語言了。
12、陶什羅語(Taushiro)是秘魯一種孤立語言,說這種語言的人住在落洛雷托省和提格雷流域附近,他們與不說陶什羅語的人通婚后該說西班牙語或者其他別的語言。資料顯示,2008年只剩下一個人說這種語言了。
13、蒂尼瓜語(Tinigua)是各路比亞一種幾乎要滅絕了的語言,該語言的后裔目前大多居住在拉馬卡雷納山脈,并且已經(jīng)不說這種語言了,2008年時還有一個居住在附近瓜亞韋羅河的人說這種語言。
14、托洛瓦語(Tolowa)是美洲土著部落拖洛瓦語人的語言,住在加州克雷森特城附近史密斯河的一些原住民說這種語言,拖洛瓦語屬于阿薩巴斯卡語系,2008年時還有一個人說這種語言。
15、瓦洛語(Volow或?qū)憺閂aluwa)是瓦努阿圖共和國莫塔拉瓦島上的語言,瓦努阿圖位于澳大利亞東海岸附近,2008年時有一個人說這種語言。
16、溫圖-諾姆拉基語(Wintu-Nomlaki)是加州溫圖部落印第安人說的語言,有兩種方言,一種是雷德布拉夫以南薩克拉門托河沿岸的諾姆拉基語,另一種是溫圖語。2008年時只有一個人能流利地使用這種語言,其他幾個人只是勉強能說一些簡單的句子。
17、亞格漢語(Yaghan)是智利麥哲倫瓦倫區(qū)納瓦諾島上維拉烏基卡部族的一種語言,2005年時一位名為克斯蒂娜·瓦爾德龍(Cristina Calderon)的老婦人使用這種語言,她也是亞格漢部落唯一的正統(tǒng)傳人。
18、亞拉維語(Yarawi或?qū)憺镾uena)是巴布亞新幾內(nèi)亞莫羅貝省莫羅貝鎮(zhèn)附近的一種語言,2000年時該語言只剩下一個人在使用。
全球瀕危語言地圖-保護措施
美國瀕危語言地圖
.從2000年起,每年的2月21號,就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設(shè)立的“世界母語日”,目的也是向全球宣傳保護語言的重要,希望大家多關(guān)注瀕危語言,避免地球上大部分語言的消失。這也是全球保護語言多樣化的一個進步。
在保護母語的實踐上,像法國是依靠法令來保護法語,而德國的一家“保護德語學(xué)會”的語言學(xué)專家們試圖通過語言改革,把德語詞匯的拼寫、語法簡化,然后在學(xué)校和報紙上推廣;丹麥政府自2001年曾發(fā)行過一套名為“使用母語”的紀念郵票,很有意思;在澳大利亞,一個會說佳沃瑞語的土著去世后,一個“澳大利亞土著語言”的網(wǎng)站卻興起,人們?nèi)匀豢梢月牭剿眠@種語言講述的美妙故事。其實保護語言的方法何其之多,瀕危語言也一樣,像日本的土著阿伊努人的語言一度幾乎滅絕,上世紀80年代只有8個人能說這種話,后來日本政府進行了政策調(diào)整,建立基金會,開辦文化館,讓當(dāng)?shù)氐暮笕藢W(xué)習(xí)自己的語言?,F(xiàn)在這種語言就慢慢恢復(fù)了。就像有的專家說的,只要各方努力,任何一種瀕危語言都是可以拯救的。
語言的保持和流傳,不單表達和文字的珍貴傳承,更是文化和人文生態(tài)的繼續(xù)和繁衍,這是語言的魅力,也是語言的價值。從這個意義上說,這是一份珍貴的歷史遺產(chǎn)。因此需要我們每個人的關(guān)注和愛護,使這些文明的財富得以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