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庭
nán tíng
  • 拼 音:nán tíng
  • 注 音:ㄣㄢˊ ㄊㄧㄥˊ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1).指 南匈奴 的朝廷。亦泛指 南匈奴 及其故地。《后漢書(shū)·鄭眾傳》:“如是,南庭動(dòng)搖, 烏桓 有離心矣。”《后漢書(shū)·南匈奴傳》:“遣行中郎將持節(jié)護(hù)送單于歸南庭。” 唐 杜審言 《贈(zèng)蘇味道》詩(shī):“北地寒應(yīng)苦,南庭戍未歸?!薄缎绿茣?shū)·突厥傳下》:“由 焉耆 西北七日行得南庭,北八日行得北庭?!?br>(2).南面之祭庭。 漢 班固 《南巡頌》:“既禘祖於西都,又將祫於南庭?!?br>(3).南面的庭院。 南朝 梁簡(jiǎn)文帝 《戲作謝惠連體十三韻》:“雜蕊映南庭,庭中光景媚。”
    (4).謂南方。 唐 杜甫 《舟中》詩(shī):“飄泊南庭老,祗應(yīng)學(xué)水仙?!?仇兆鰲 注引 趙傁 曰:“南庭謂南方之庭,猶北地謂之北庭,公泊舟於此,故自稱南庭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