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語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落語是日本的傳統(tǒng)曲藝形式之一。無論是表演形式還是內(nèi)容,落語都與中國的傳統(tǒng)單口相聲相似。據(jù)說,落語的不少段子和中國淵源甚深,有的直接取自中國明末作家馮夢龍所編的《笑府》。

    集中表演落語的小劇場被稱之為“寄席”。落語一般表演的場地并不大,在劇場前方的小舞臺上擺著一個小軟墊子,落語師就跪坐在上面表演。雖說落語師表演時都會穿上非常正式的和服,可他們說的卻都是地地道道的民間大白話。如果說和中國單口相聲有什么不同的話,落語可能更像獨角戲或者是單人小品,因為落語除了嘴皮子的功夫,更注重用滑稽的表情和夸張的動作來表現(xiàn)生活,為了讓演出更出彩兒,許多落語師還會再拿出折扇和手帕來當(dāng)?shù)谰摺?/p>

    落語表演的內(nèi)容大都是老百姓日常生活里家長里短的小故事,如果能經(jīng)常聽聽落語,對日本的風(fēng)俗民情也就能了解得差不多了。日本的落語都是通過師傅帶徒弟的方式口口相傳的,通常學(xué)落語的人要經(jīng)過十年的苦學(xué)才能成長為落語師,學(xué)徒出師以后,再和演出公司簽約,然后,就要靠演出來維持生計了。

    每年的7月夏日,一年一度的“大銀座落語祭”(類似我們的相聲節(jié))在日本最繁華的銀座街頭舉行。喜愛落語的日本人搖著輕巧團扇,聚在一起享受快樂。經(jīng)典段子有《蕎麥面》《動物園》、《秋刀魚還是目黑的好》等等。

    大眾表演類協(xié)會中歷史最悠久的大型組織“落語藝術(shù)協(xié)會”成立75年周年的紀念作品《落語天女》2006年1月6日開始播放,還被改編為動畫片。此外,長瀨智也和岡田準一演的日劇《虎與龍》中也有落語的展示。

  • 詳細解釋


     評價

    落語這種搞笑形式,作為中國人可能不大能理解。落語中不停的抱怨,大聲吼叫之類的表演形式不在少數(shù),似乎只是在發(fā)泄情緒。不過日本是個高壓社會,這樣的表演既然存在就自然有它的市場??赡苤挥性谀抢锕ぷ魃钸^的人才可以理解。 “搞笑”這種娛樂形式的原型是“落語”和“漫才”,大致跟中國的相聲藝術(shù)類似。“落語”是單人表演,通過話語和動作講述故事,傳達一定的人生道理。從江戶時代流傳下來很多落語的經(jīng)典段子,現(xiàn)在還在淺草一類的“下町”地帶的小劇場內(nèi)反復(fù)上演。“漫才”則是雙人表演,表演者穿上自己特定的行頭(有的“漫才”表演者的服飾相當(dāng)夸張),相互插科打諢,有時甚至伴有非常激烈的肢體動作。

    雖然“落語”和“漫才”是搞笑藝人的本業(yè),但是它們主要是在劇場表演,觀眾有限,票價定得也不高,所以收入不會太多。這種娛樂形式在日本的“發(fā)揚光大”,并能賺到盆滿缽滿,主要還是仰仗了電視的發(fā)展。

    其他

    巖松看日本:到大阪聽落語

    同期:白巖松00:53:34:00

    你看我背后就位于大阪的一個相聲表演的這種場所,規(guī)模不算很大,但是叫相聲,那是咱中國人的說法,在日本應(yīng)該這種形式叫落語或漫才,落語是單口象聲,漫才是兩個人來進行表演的。今天我們就會聽到一段單口的。

    同期:落語師桂三若

    甲:“昨天傍晚,西邊的米鋪里進了賊。聽說了嗎?”

    00:06:28

    乙:“等等!西邊沒有米鋪啊!”

    甲:“啊?是嗎?啊,對對對。是東邊的。”

    乙:“東邊也沒有啊!”

    甲:“那就是南面的。”

    乙:“沒有!”

    甲:“北邊。”

    乙:“都說過啦!沒有!”

    甲:“(自言自語:難道這里的賊都不吃米嗎?)都沒有嗎?

    解說:在表演形式和內(nèi)容上,落語確實和咱們的單口相聲很相像。落語表演的場地并不大,在劇場前方的小舞臺上擺著一個小軟墊子,落語師就跪坐在上面表演。雖說落語師表演時都會穿上非常正式的和服,可他們說的卻都是地地道道的民間大白話。如果說和中國單口相聲有什么不同的話,落語可能更像獨角戲或者是單人小品,因為落語除了嘴皮子的功夫,更注重用滑稽的表情和夸張的動作來表現(xiàn)生活,為了讓演出更出彩兒,許多落語師還會再拿出折扇和手帕來當(dāng)?shù)谰摺?/p>

    落語師:林家花丸

    落語表演片段

    解說:落語表演的內(nèi)容大都是老百姓日常生活里家長里短的小故事,如果能經(jīng)常聽聽落語,對日本的風(fēng)俗民情也就能了解得差不多了。日本的落語都是通過師傅帶徒弟的方式口口相傳的,通常學(xué)落語的人要經(jīng)過十年的苦學(xué)才能成長為落語師,學(xué)徒出師以后,再和演出公司簽約,然后,就要靠演出來維持生計了。

    同期:白巖松:這是不是一個掙錢很多的職業(yè)?

    00:58:06:00

    紅衣日本人:基本上最初級的表演者說一段15分鐘的落語的話,收入是500日元,如果扣除稅的話,是450日元。如果踏踏實實地干,還是基本能維持生活的。而且現(xiàn)在我是獨身,就我來說,靠這些收入,基本能滿足一個人的生活。

    解說:落語起源于300多年前的江戶時期。據(jù)日本落語家介紹,當(dāng)時的段子大多來自一本從中國傳入的名為《笑府》的笑話集, 后來經(jīng)過不斷發(fā)展,落語才演變成為現(xiàn)在這個樣子。

    同期:藍衣落語師表演片段

    解說:剛剛看到的落語表演是屬于比較傳統(tǒng)的落語演出方式,然而,隨著落語進入到21世紀,面對眾多現(xiàn)代傳播方式,尤其是電視對的沖擊,傳統(tǒng)的落語演出方式招架不住,漸漸衰敗了下去,為了讓落語繼續(xù)發(fā)展下去,許多落語師開始嘗試著對落語進行各種改良。

    解說:為了確保讓每一批觀眾都能聽到他們喜歡的段子,落語師們一般在演出的開頭才會根據(jù)到場觀眾的情況臨時決定說什么段子,在演出過程中,也會根據(jù)觀眾的情緒反映隨時調(diào)整自己的表達方式。另外,過去的落語表演是不用麥克風(fēng)的,現(xiàn)在,為了讓觀眾聽得更清楚,落語表演也用上了麥克風(fēng)。為了推進落語的發(fā)展,還有一批落語師直接走上了電視進行表演。這位落語師 桂 三若 就經(jīng)常在電視上演出,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日本落語界的一個小電視明星了。

    01:17:36:00

    白巖松:落語在大阪的這200多人,包括在東京的600多人的表演者,在這個行當(dāng)里頭是否很安心?他們會不會一方面在這里演出,一方面去上電視,去拍戲?或者去利用自己通過落語獲得的知名度,去干一些其它的掙錢的事情?

    剪01:18:16:00

    近幾大學(xué) 客座講師 落語研究專家 古川綾子:越是有名的表演者,參與的電視節(jié)目越多,不過基本沒有同時從事其它工作的現(xiàn)象。如果有的話,也是一些年輕表演者。一般經(jīng)過了十年學(xué)習(xí)之后開始表演的藝術(shù)家們,是不會同時從事其它工作的。

    解說:然而許多更為傳統(tǒng)的落語師還是覺得落語并不適合在電視上演出。

    01:25:06:00

    白巖松:從你現(xiàn)在的演出的角度來說,是喜歡在這樣一個小環(huán)境當(dāng)中來演出呢?還是喜歡到一個更大的場面,或者說是到電視上去給人講?

    01:25:20:00

    落語師 林家花丸:我認為還是與觀眾離得近一些好。01:25:33:00

    可以順便觀察觀眾的反應(yīng),通過觀眾們的表情和發(fā)笑的程度來調(diào)整當(dāng)天的表演。所以我認為,與在離觀眾很遠的地方表演,甚至是上電視,在對面沒有觀眾的情況下表演相比,還是在小房間表演效果好。

    解說:盡管許多落語師認為源于劇場的落語最后還應(yīng)該回歸到劇場,但是在21世紀的今天,電視對落語文化傳播的影響力還是不容忽視的。

    同期:00:56:45:00

    落語師 桂三若:在前一陣,日本的一個叫“TOKIO”的很受歡迎的偶像組合,主演了一部以“落語”為題材的電視劇,受到了很大的歡迎。從那之后,先是在東京興起了落語熱,之后影響到大阪,人們開始覺得說落語也是一件很時尚的事情。

    00:57:02:00

    從那以后,人們逐漸意識到原來日本的傳統(tǒng)文化也是相當(dāng)不錯的。

    解說:我們還了解到,2005年,日本還制作了一部以落語為題材的動畫片《落語天女》,動畫片播出之后,受到了不少日本少年兒童的喜愛,許多小朋友們也因為這部動畫片對落語漸漸有了了解。

    另外,日本有關(guān)政府部門也對落語發(fā)展做了許多工作。您能猜出這一場落語表演的票價是多少嗎?

    同期:01:08:37:00

    白巖松:剪演出的票價是折合人民幣25塊錢。這在日本這個高物價的國家里頭,這是一個驚人的低物價,而且老人和孩子還可以更優(yōu)惠。那之所以能這么便宜,恐怕跟另外的一個因素有關(guān),你看在我的身后像是一個博物館一樣的這種場所,所有跟漫才和跟落語有關(guān)的這種史實的資料,和歷史發(fā)展的這種進程都被收錄其中。而且這個演出的場所和這樣的一個展覽,都是由大阪市政府來資建立的,它才可以擁有一個便宜的票價。

    解說:在這個資料館里,人們可以免費查閱各種落語的影像資料。為了吸引更多年輕人的目光,許多落語師的形象還被制作成了卡通玩具形象。

    01:12:57:00

    近幾大學(xué) 客座講師 落語研究專家 古川綾子:在50年前,在大阪從事落語表演的人大概只有20人左右,而現(xiàn)在已經(jīng)增加到200多人,所以可以說現(xiàn)在比50年前還要興盛吧!

    01:22:19:00

    白巖松:在語言落下的時候,現(xiàn)場要有效果,這就是“落語”這兩個字的由來,有點像中國象聲里的“包袱”,你看剛才的這個現(xiàn)場的效果還是不錯的,散場了。今天是周末的原因,來的人還算比較多。但是對于落語這個有著300多年發(fā)展歷史的傳統(tǒng)藝術(shù)形式來說,今天人即使再多,跟它輝煌的時候相比,恐怕也沒法比。

    01:22:44:00

    白巖松:顯然,落語和漫才以及歌舞伎,還有能劇等等一樣,都要在急劇變化的時代里頭,尋找它繼續(xù)的生存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