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撐竿跳-概述
田徑運動項目一種。運動員借助竿子支撐和彈力,以懸垂、擺體和舉腿、引體等竿上動作使身體越過一定高度。撐竿跳高是一項技術(shù)復雜的田徑運動項目。
撐竿跳-歷史
起源于古代人類利用木棍、長矛等撐越障礙的活動。據(jù)記載,公元554年愛爾蘭就有撐越過河的游戲。撐竿跳高原為體操項目,流行于德國學校。1789年德國的布施(Busch)跳過1.83米,這是目前世界上有據(jù)可查的最早成績。作為田徑運動項目首先在英國開展,1843年4月17日英國職業(yè)選手羅珀(John Roper)在彭里斯越過2.44米。19世紀末開始流行于歐洲國家。撐竿最早使用木桿,最高成績?yōu)?.30米;1905年開始使用重量較輕、有一定彈性的竹竿,最高成績達到4.77米;1930年出現(xiàn)較為堅固的金屬竿,運動員無撐竿折斷之慮,可以提高握竿點,加快助跑速度,最好成績達到4.80米;1948年美國設(shè)計制造出重量更輕、彈性更強的玻璃纖維竿,目前使用該竿已突破了6米的高度。撐竿跳高的橫桿可用玻璃纖維、金屬或其他適宜材料制成,長4.48~4.52米,最大重量2.25公斤。撐竿的長度和直徑不限,但表面必須光滑。運動員一般都自帶撐竿參加比賽。比賽時,運動員必須將撐竿插在插斗內(nèi)起跳;起跳離地后,握竿的手不得向上移動;可以在規(guī)定的任一起跳高度上試跳,但每一高度只有3次試跳機會。男、女撐竿跳高分別于1896年和2000年被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
撐桿跳-發(fā)展
根據(jù)撐竿的變化,撐竿跳高運動的發(fā)展可分為4個階段:
①木制竿階段
早年歐洲的撐竿都是木制的,竿子下端裝以三股鐵叉。運動員把木竿插在地上,沿竿迅速向上爬,當竿子將要傾倒時,便越過橫桿,故稱“爬竿跳高”。爬竿跳高到1890年被禁止。
1896年第1屆奧運會的撐竿跳高比賽,由美國運動員W.霍伊特用木竿躍過3.30米,獲得冠軍。
②竹竿階段
1905年歐洲人從中國和日本引進竹子,并于1909年用于撐竿跳高中。從此,正式定名為“撐竿跳高”。由于竹竿輕且有彈性,促使技術(shù)不斷改進。1912年,美國的M.賴特以4.02米首破4米.大關(guān)。1924年,國際田聯(lián)正式同意使用木質(zhì)穴斗和沙坑。由于助跑速度加快,握竿高度提高,使運動成績也不斷提高。1942年,美國的C.沃梅達以4.77米的成績創(chuàng)造了竹竿最高紀錄。
③金屬竿階段
由于竹竿易斷,金屬竿逐漸代替了竹竿。雖1930年就已有鋼竿,但并未普及。1952年出現(xiàn)了鋁合金竿。由于金屬竿質(zhì)地結(jié)實,運動員敢于提高握竿點,助跑速度加快,并加大了擺體幅度。1957年美國運動員B.古托夫斯基以4.78米打破了世界紀錄。1960年美國運動員D.布雷格又以4.80米創(chuàng)造了金屬竿的最高紀錄。
④玻璃纖維竿階段
早在1948年已有人采用玻璃纖維竿,但因動作掌握不好,運動成績不理想。到60年代初,玻璃纖維竿又在美國問世。1961年美國運動員G.戴維斯以4.83米創(chuàng)造玻璃纖維竿第一個紀錄。1962年,國際田聯(lián)正式批準使用玻璃纖維竿,運動成績不斷 提高。美國運動員B.斯頓伯格和J.彭內(nèi)爾先后躍過5.13米和5.20米。
撐竿跳-比賽規(guī)則
比賽時,運動員必須將撐竿插在插斗內(nèi)起跳;起跳離地后,握竿的手不得向上移動;可以在規(guī)定的任一起跳高度上試跳,但每一高度只有3次試跳機會。
撐竿
撐竿跳高在剛成為田徑項目時,所使用的撐竿是以木材制造,最高成績?yōu)?.30米;1905年開始使用重量較輕、有一定彈性的竹竿,最高成績達到4.77米;1930年出現(xiàn)較為堅固的金屬竿,運動員無撐竿折斷之慮,可以提高握竿點,加快助跑速度,最好成績達到4.80米;1948年美國設(shè)計制造出重量更輕、彈性更強的玻璃纖維竿,目前使用該竿已突破了6米的高度。撐竿的長度和直徑不限,但表面必須光滑。運動員一般都自帶撐竿參加比賽。
跳高架
撐竿跳高的立柱與跳高的立柱并非相同,前者運動的距離稱之為架距,架子可以向落地區(qū)的最大運動距離為80厘米,而后者的最大運動距離是不多于40厘米,運動員可以自行選擇距離。
橫竿
撐竿跳高的橫桿可用玻璃纖維、金屬或其他適宜材料制成,長4.48~4.52米,最大重量2.25公斤,有三角形以及圓形兩種種類,撐竿跳高所有的橫竿多是三角形,每邊的寬度為2.8厘米至3厘米,而圓形橫竿每邊直徑為2.5厘米至3厘米。
撐竿跳-冠軍一覽
美國是撐竿跳高最發(fā)達國家之一。到第19屆奧運會為止,美國保持了歷屆奧運會撐竿跳高的冠軍。自第20屆奧運會以后,美國持續(xù)70多年撐竿跳高稱雄的局面發(fā)生了變化,其優(yōu)勢逐漸轉(zhuǎn)向歐洲的前民主德國、波蘭、法國、蘇聯(lián)等。自1984年起,撐竿跳高進入了“布勃卡時代”。原蘇聯(lián)運動員布勃卡在1985年越過6米高度,1988年在漢城奧運會獲金牌。被稱為“女布勃卡”之稱的俄羅斯著名田徑運動員伊辛巴耶娃,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時跳出4.91米的驕人戰(zhàn)績,第二年在芬蘭赫爾辛基,跳出了5.01米的成績。
北京奧運會撐桿跳冠軍
伊辛巴耶娃
俄羅斯女子撐桿跳世界紀錄保持者,現(xiàn)世界紀錄5.05米,2008年8月18日晚,北京奧運會田徑比賽在國家體育場鳥巢繼續(xù)第四天的爭奪。在女子撐桿跳高決賽中,俄羅斯的“撐桿跳女皇”伊辛巴耶娃以5米05成功衛(wèi)冕,并將她半個月前剛剛創(chuàng)造的世界紀錄又提高了1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