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方天帝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拼音:wǔ fāng tiān dì

    五方天帝

    五方天帝及屬神,就是指東方天帝太昊伏羲,屬神勾芒;南方天帝炎帝神農(nóng),屬神祝融;西方天帝少昊金天,屬神蓐收;北方天帝顓頊高陽,屬神玄冥;中央天帝黃帝軒轅,屬神后土。他們的命名之義和他們分處的方位或季節(jié)是密切相關(guān)的。

    太昊伏羲氏,炎帝神農(nóng)氏,少昊金天氏,顓頊高陽氏,黃帝軒轅氏

    1:《五帝德》所說的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為五帝

    2:《易·系辭》提出的宓戯(伏羲)、神農(nóng)、黃帝、堯、舜

    3:《呂氏春秋·十二紀》所載的太昊、炎帝、黃帝、少昊、顓頊。《禮記·月令》亦同此說(上古神話多稱此五帝)

    4:東漢以來《稽命徵》等之說,把黃帝升為三皇之一,皇甫謐《帝王世紀》從之,而以少昊以下五人為五帝。于是偽《尚書序》即據(jù)以將《世經(jīng)》前面三名伏羲、神農(nóng)、黃帝為三皇,接著的少昊、顓頊、帝嚳、堯、舜為五帝。

    5:《通鑒外紀》及《路史發(fā)揮》引梁武帝蕭衍畫像碑述,以黃帝、少昊、顓頊、嚳、堯為五帝,似是最晚的一說。然而此說來自漢畫像石,所以是說仍然依據(jù)漢人。

    6:戰(zhàn)國末流行之說。同時有五色帝之說,奏設(shè)祭祀白、青、黃、亦四上帝祠,漢高增祀黑帝之祠。至《春秋緯·文耀鉤》,五色帝始有名字:“蒼帝曰靈威仰,亦帝曰赤熛怒,黃帝曰含樞紐,白帝曰白招拒,黑帝曰汁光紀。”鄭玄注《禮記·大傳》“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句,即引此諸名為“太微五帝”。

    現(xiàn)代人一般習慣將太微五色帝混同《禮記·月令》的太昊、炎帝、黃帝、少昊、顓頊。而三官一般用堯舜禹或道家的三清五氣結(jié)形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