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鸮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拼音:jiǎo xiāo

    解釋:鸮形目鴟鸮科的 1屬,翎領(lǐng)不顯或缺如,耳羽發(fā)達(dá);體形較小,翅長在 250毫米以下。共有36種。除大洋洲、南極洲外,全世界均有分布。中國有黃嘴角鸮、縱紋角鸮、紅角鸮和領(lǐng)角鸮等種,除青藏高原外,全國都可見到。

    角鸮是雕鴞屬(Bubo)頭上有角狀羽束的鴞類,17種。尤指美洲的大雕鴞(B. virginianus)。分布自北極樹限到南美東部,但亞馬遜雨林則無。這是一種強(qiáng)壯、具斑駁褐色的猛禽,體長超過60公分(約2呎),雌鳥展翅長幾達(dá)2公尺(6.6呎)。主食是小型齧齒動物和鳥類,但大雕鴞能捉走比較大型獵物(如母雞)。能適應(yīng)沙漠和森林區(qū),僅在食物短缺時方遷徙。

    其他角鴞有分布于歐洲、亞洲和北非的雕鴞(B. bubo, 或稱歐亞雕鴞),以及見于非洲、印度、緬甸和印度尼西亞群島的親緣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