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街拍 -簡介
街拍是一種源于歐美國家的文化,最早是源于時尚雜志的需求,用相機捕捉街上的時尚元素,還要傳遞來自民間的流行信息,于是所謂“街頭秀”就應運而生。如今,“街拍”活動正逐步成為國內(nèi)年輕人一項新的街頭文化活動。
起源發(fā)展
街拍是一種源于歐美國家的文化,最早是源于時尚雜志的需求,這些時尚雜志除了介紹各大T臺的流行趨勢,還要傳遞民間的時尚元素,于是,街拍應運而生。簡單來說,就是在大街上看到別人穿得很美很時尚,或是很酷很另類,就用照相機拍下來,立此存照。街拍中既有純粹是攝影師抓拍的鏡頭,也有攝影師請路人擺拍出來的鏡頭。當然,街拍的對象并非只是平頭百姓,大量職業(yè)攝影師對明星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抓拍,也成為街拍的一個重要流派。但不管怎么樣,只要你看到馬路上出現(xiàn)任何好看、好玩的,都可以充當一回街拍攝影師,讓走過、路過的帥哥與美女成為你鏡頭下的明星,只要你夠時尚、愛逛街、眼力尖銳、品位獨特,再有快速反應的行動能力。街拍所用的攝影器材,一般應采用體積比較小, 性能較強的數(shù)碼相機。利用手機也可以。 街拍的風行地在日本,眾多不同造型的年輕人和時尚雜志的大量需要,為街拍提供了一個廣闊的空間。一般來說,一次專業(yè)的街拍,必須捕捉到被拍者衣服的細節(jié)、搭配和牌子。時至今日,這仍是街拍內(nèi)容的主流。另外網(wǎng)絡成為街拍作品大看板。
街拍客
街拍客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街頭時尚,妙趣橫生的枝節(jié)、值得回味的場景、戲劇性的畫面,都是他們捕捉的目標!他們與鏡頭對面的人沒有特定的關系,以一種旁觀者的角度審視。因而,當他們舉起相機的一剎那,需要時刻提醒自己:我只是記錄者,一個記錄真實生活的拍攝者!
流連于大街小巷,穿梭在人山人海之間,行走中“咔嚓”聲不斷,用單反、卡片機、拍照手機捕光捉影。在這些鏡頭里沒有自己身影,甚至沒有一張熟悉的面孔,有的只是與他們擦肩而過的陌生人。這些就是我們要找的人,或許你曾看見,或許只是聽別人提起過,或許就在某個繁華街頭等車時,曾被鏡頭瞬間捕捉到自己異樣的表情……你可以叫他們“街拍客”,或者“掃街族”。
發(fā)展之路
用相機捕捉街上的時尚元素,“街拍”活動正逐步成為國內(nèi)年輕人一項新的街頭文化活動。|
街拍最早源于國外的時尚雜志,這些時尚雜志除了及時介紹各大秀場上的新裝發(fā)布,還要傳遞來自民間的流行信息,于是所謂“街頭秀”就應運而生,這就是街拍的起源。夠時尚、愛逛街、眼力尖銳、品位獨特的街拍愛好者,看到馬路上出現(xiàn)任何好看、好玩、時尚的東西,就會快速反應,拍下美麗的瞬間。
國內(nèi)的街拍文化起源于各大流行網(wǎng)站.一開始,一些網(wǎng)友在看過世界各地時尚街拍照片之后,開始嘗試在國內(nèi)的街頭捕捉時尚元素,拍攝一些街拍照片發(fā)表出來,后來逐步有了專門的街拍論壇,一些網(wǎng)站也不時組織街拍愛好者到街上進行集體街拍活動,有些街拍活動還有一定的主題,像“友誼組合”、“校服秀”等,吸引了不少年輕人的參與。
在國內(nèi),街拍文化還很不被人熟悉,不少街拍愛好者其實對街拍的真正含義只是一知半解,有的將熟人之間的自拍當成了街拍,這樣并不能真正反映出街頭時尚品位。而真正的街拍活動也不是很受市民的支持,一方面是這一文化還沒有得到廣泛接受,一方面是國人面對鏡頭還比較靦腆,很多穿著時尚的俊男靚女在街上還不能坦然面對陌生人的鏡頭,經(jīng)常拒絕街拍行動,以致不少街拍都變成了“偷拍”?!皩嶋H上街拍的最好效果應該是得到被拍攝者的主動配合,但能夠這么做的人并不多”。
雖然街拍文化在中國的發(fā)展不是很順利,但畢竟這一文化已深深吸引了部分年輕人,他們正在探索中尋找著屬于國內(nèi)獨特的時尚風格。
街拍一直具有爭議性
從專業(yè)的角度來看,街拍也是一種藝術創(chuàng)作,可是這種創(chuàng)作就能凌駕于一切之上嗎?包括人權。這是一個自街拍誕生以來就飽受爭議的話題。相信街拍狂人Bruce Gilden 絕不是唯一一個因為街拍而進班房的攝影師。正所謂“前有古人,后有來者”,關于人權與街拍如何權衡的問題,目前還只能靠街拍愛好者們自己把握。
中西文化差異 導致街拍命運不同
在國外,包括歐美國家、日本、韓國,因為人們對街拍文化已經(jīng)比較熟悉,所以在路上遇到有人給自己拍照,而自己剛好又穿得漂亮穿得時尚,那么人們一般都不會介意,有時攝影師還會要求路人擺個POSE配合拍攝,人們一般也都愿意配合。
而在國內(nèi),由于街拍文化還不是被很多人了解,再加上中國人低調(diào)含蓄的性格,所以大家遇到有人拍自己,就不那么容易接受,有時甚至是產(chǎn)生抵觸和戒備心理。就算攝影師解釋是因為對方穿得好看穿得漂亮才拍的,對方也多半會婉言謝絕。從人們對街拍的接受程度來看,國內(nèi)要與國際接軌,還有一段不短的路程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