澗上杜鵑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拼音:jiàn shàng dù juān

    解釋:

    形態(tài)特征

    灌木,高約3米;枝圓柱形,灰褐色,幼時(shí)密被銹色糙伏毛,后無毛。葉革質(zhì),集生 枝端,橢圓狀長圓形。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1.3—3.6厘米,稀達(dá)6厘米,寬0.5— 1.3厘米,稀達(dá)2厘米,先端鈍尖,具短尖頭,基部楔形或?qū)捫ㄐ?,邊緣微反卷,被糙?毛,上面深綠色,干后黑褐色,初時(shí)疏被灰色糙伏毛,后近無毛,下面綠色,干時(shí)紅褐 色,被銹色絹狀糙伏毛,中脈在兩面明顯, 側(cè)脈4—5對, 在上面下凹,下面明顯凸起, 未達(dá)葉緣連結(jié); 葉柄長4毫米,密被銹色糙伏毛。傘形花序頂化,有花4—6朵;花梗長 0.6—1厘米,密被銹色糙伏毛;花萼5淺裂,裂片細(xì)圓齒狀;花冠漏斗形,深紫紅色至 粉紅色,長約2.8堙米,花冠管圓筒狀,長1.5厘米,基部直徑3毫米,裂片5,長圓狀 卵形,長1.3厘米,無斑點(diǎn);雄蕊7—10,不等長,長2--2.8厘米,花絲中部以下被微柔 毛;子房密被絹狀銹色糙伏毛,花柱長3.5厘米,無毛。蒴果圓錐狀, 長7毫米,被銹色 糙伏毛。 花期5月。

    產(chǎn)地分布

    產(chǎn)湖南南部、廣東北部。生于海拔550米的河旁疏林下。模式標(biāo)本采自湖南宜章(莽山東山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