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饅頭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染色饅頭 -概述

    2011年4月11日,央視《消費主張》曝光上海等多家超市饅頭,生產(chǎn)日期隨便改,防腐劑、甜蜜素、染色劑齊上陣。這種饅頭對人身體會造成極大的傷害。

    在上海市浦東區(qū)的一些華聯(lián)超市和聯(lián)華超市,它們的主食專柜都在銷售同一個公司生產(chǎn)的三種饅頭,高莊饅頭、玉米饅頭和黑米饅頭。銷售人員說,這些饅頭賣得不錯。從這些饅頭的外包裝上,我們可以看到,它的生產(chǎn)廠家是上海盛祿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地址是上海市寶山區(qū)南大路380號。標簽上標明的存儲條件是0度到5度,保質期為8天,饅頭的保質期已經(jīng)到期。工作人員說,這個說過期也沒過期,人家用不完,拿回來就重新絞。(有的饅頭到了一個星期賣不出去,咱們再收回來是吧?)因為它有保質期嘛,保質期過了,它就要退回來。原來,工人所說的再利用,竟然是把這些回收回來的饅頭重新和面加工成新饅頭。

    在加工車間記者看到,這些回收回來的過期饅頭被工人從包裝袋里取出來,直接倒進了和面機里。隨后,工人把兩桶水倒進了和面機,將饅頭充分浸泡。五分鐘后,工人又把兩袋面粉倒進了和面機,與泡軟的饅頭一起攪拌了起來。 和面機的對面是一臺饅頭機,把面填進去,在出口就能直接滾出面團了,然后面團被放在一個個鐵盤子里,準備進入蒸箱。 十幾分鐘之后,一個個熱氣騰騰的饅頭就新鮮出爐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七條規(guī)定,食品生產(chǎn)經(jīng)營應當具有與生產(chǎn)經(jīng)營的食品品種、數(shù)量相適應的生產(chǎn)經(jīng)營設備或者設施,有相應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風、防腐、防塵、防蠅、防鼠、防蟲、洗滌以及處理廢水、存放垃圾和廢棄物的設備或者設施;食品生產(chǎn)經(jīng)營人員應當保持個人衛(wèi)生,生產(chǎn)經(jīng)營食品時,應當將手洗凈,穿戴清潔的工作衣、帽。

    經(jīng)過幾天的觀察,發(fā)現(xiàn),每天下午都會有一些臨近或過了保質期的饅頭被運回公司,送到加工車間,再次回爐被加工成新的饅頭。2011年3月30日,在上海盛祿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的辦公室里發(fā)現(xiàn)了一份該公司給上海迪亞天天超市的供貨清單,清單上明確寫著,玉米饅頭、高莊饅頭以及黑米饅頭的供貨數(shù)量。

    2011年3月31日下午四點,上海盛祿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的另一輛貨車,在裝滿了195箱饅頭之后,開到了位于上海市嘉定區(qū)銀杏路的迪亞天天倉儲中心。在卸貨過程中,一位迪亞天天工作人員正在一旁檢測貨物。 這位負責檢驗貨物的迪亞天天工作人員雖然說檢測大腸桿菌和細菌總數(shù),但是在卸完饅頭以后,工作人員只核對了數(shù)量,隨后就交接了手續(xù)。

    在玉米饅頭的標簽上,食品添加劑也是標注的維生素C,然而,在生產(chǎn)車間里,在制作玉米饅頭的時候,工人也同樣是把回收回來的白饅頭、玉米饅頭倒進和面機里,在向和面機里倒水之前,這名工人先是往兩臺機器里分別倒了一碗玉米面,隨后他又拿出一罐橘紅色的粉末,挖了兩勺倒進了和面機。 這罐橘紅色粉末包裝上注明,這是一種叫檸檬黃的著色劑,這名工人說,把這種著色劑加在活面機里,白面就變成了玉米面的顏色。白面放里面,顏色就變出來了,現(xiàn)在加這個面粉,再加面粉,摻進這個黃的,白的就變成黃的了,變成玉米饅頭了,一百斤兩袋白面,然后加一碗玉米面,再加一點色素就可以了。

    兩袋足有100斤的白面、一小碗兒玉米面,再加上這種叫檸檬黃的著色劑和超市退回的饅頭,白面被染成黃色,漂亮的淡黃色“玉米饅頭”就出爐了。這種做法行嗎?在國家《食品添加劑使用衛(wèi)生標準》中發(fā)現(xiàn),可以添加檸檬黃的食品種類中,并不包括發(fā)酵面制品。 同樣,這種色素在上海盛祿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生產(chǎn)的玉米饅頭的標簽上也被省略了。

    知道相關部門明文規(guī)定,禁止在制作玉米饅頭的過程中添加色素,上海盛祿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為了逃避檢查,還專門想出了一套對策。辦公室人員說,一般來說饅頭的話,一個月抽查一次,他們來檢查,我們就把東西拿到辦公室給他們檢查,不讓他們去車間,他們一來我們就把車間的門關上,不讓他們進去。看來,工人心里也非常清楚,做玉米饅頭不用玉米面而是用色素染色的行為是不允許的,可是那他們?yōu)槭裁催€要這樣做呢? 工人說沒有正規(guī)的,百分之百的沒有,食品的成本太高了,要真材實料的玉米饅頭,不可能的。

    這樣做出來的淡黃色的玉米饅頭表面看起來是漂亮,可是,面對這樣好看的饅頭,工人們卻是不屑一顧,甚至避而遠之。 我不會吃的,打死我都不會吃,餓死我都不會吃,我自己做的東西我知道能吃不能吃,好吃不好吃,里面加了色素的,不能吃,工人們如此說。

    安全影響

    它的影響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方面物理的,一方面是化學的,還有一方面是生物的,物理的因素,它有兩方面,雜質,雜質有很多,有本來生產(chǎn)過程里面它帶進去的,有人為加進去的,為了摻假,在里面添加添加劑,等等。

    還有就是添加劑,食品要改變它的風味,要讓它保存期延長,我們要使它食品做出來這品質要好,但是這個添加劑加多了,對人體也是有害的,這個也是一個化學的因素,還有亞硝基化合物,亞硝基化合物就是我們平時比如說我們的泡菜,我們的其他一些酸菜制品,腌制品這個里面產(chǎn)生很多亞硝酸鹽,這些化合物它是致癌的,只要有,那個影響是很大的,還有就是我們的包裝材料,包裝材料里面,你原來里面是一些化工產(chǎn)品,這些產(chǎn)品里面它本身的一些單體,或者是它產(chǎn)生的副產(chǎn)物,還有其他的一些有毒有害元素,你包了食品以后,它就可以從包裝材料里面轉移到食品里面來,轉移過來以后呢,那么它又對食品造成了一個風險。

    還有一類是生物的因素,生物的因素我們最了解的就是細菌,食品不衛(wèi)生了,我們要經(jīng)常洗手,為什么呀?怕把這些細菌帶到口腔里邊,吃進去以后使我們得病,那就是細菌產(chǎn)生的,還有病毒的,平時我們一些病靠病毒得出來的,還有寄生蟲的,還有一些就是過敏物質,對一些過敏體制來說那這些物質吃了對它是有害的,那么產(chǎn)生過敏。

    解決辦法

    一要立法,盡快形成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規(guī)劃和標準相配套的食品安全法制體系,對于違反食品安全法律的單位或個人要予以嚴懲。

    二要管理,建立健全食品市場認證體系,制訂完善安全檢測監(jiān)督抽查以及市場準入制度,加強食品安全職能管理部門的建設。重點應建立預防手段為基礎的食品安全體系,探索制定市場分級管理辦法。

    三要規(guī)范,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社會信用體系,運用信息技術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檔案,對食品質量安全衛(wèi)生情況進行跟蹤監(jiān)測,逐步形成優(yōu)勝劣汰的機制,將那些沒有安全保證的企業(yè)清理出市場。

    四要公開,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制度,定期向社會發(fā)布,讓老百姓知道,哪些食品是安全的,哪些食品是不安全的,讓老百姓吃得明白、吃得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