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話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潮汕話cháo shàn huà

    潮州話也叫潮汕話,是全國八大方言區(qū)中閩南方言的次方言,潮汕地區(qū)的方言,也是現(xiàn)今全國最古遠、最特殊的方言之一。古樸典雅,詞匯豐富,語法特殊,保留古音古詞古義多,語言生動又富幽默感,與其他閩南方言泉州話漳州話有很多區(qū)別。因此,引起海內(nèi)外語言學家的關(guān)注,研究潮汕話的人很多,有關(guān)潮州話的專著、字典、詞典也很多。潮州話是維系感情的紐帶,有巨大凝聚力。尤其在異域他鄉(xiāng)。鄉(xiāng)音相同,勝似“自己人”。 不同地方的潮州話也有分別,不同城市或地區(qū)語言各有自己特點。有諺語說:“潮州九縣,縣縣有語。”

  • 詳細解釋


     源流

    潮汕話包含了很多的古漢語成分,潮州先人主要是閩南的莆田人,從9至18世紀期間陸續(xù)移民潮州汕頭,規(guī)模最大的在南宋末期間,十幾萬閩南的莆田人集體向南移民到廣東東部,即今潮汕地區(qū)。所以潮汕話和莆田話大體相同,都是遺留下來的古漢語,同時也受到越族等少數(shù)民族方言的影響。由于莆田縣是劃南安縣地(今泉州)而設(shè)立的,莆田一帶屬于廣義的泉州(周邊)地域,所以莆田話的底子是閩南話,莆田兩縣從南朝到宋朝,清朝中期到1970年屬于原來的泉州,莆田縣是閩南中最早設(shè)縣的地方之一。

    潮州話源自閩南語-莆田話。莆田人移民原因主要是從唐朝后期開始莆田人口過多,土地不足和為了逃避南宋末期,元朝后期、明朝中后期的外軍入侵導致的戰(zhàn)亂、清朝中前期的嚴酷的沿海遷界。潮汕話主要來自于閩南方言莆田話,而莆田話本身就和泉州話、漳州話有區(qū)別,所以潮汕話開始就和泉州話等有很大區(qū)別,潮汕話已經(jīng)嚴重偏離泉州話等。由于潮州和漳州相鄰,所以有受到漳州話的影響。雖然有大量的莆田人移民廣東海南,但仍然有大量的莆田人留在了莆田,而留在莆田的莆田人的莆田話則繼續(xù)受福州話的影響,和潮州話有了一些差距。 潮汕長期遠離祖籍地閩南的莆田,不和福州相鄰,和漳州相鄰,容易受漳州話等其它方言的影響,但是潮汕話是以閩南莆田話為基礎(chǔ)的受漳州話等影響的閩語。由于福州是省城,莆田與省城交流多,而莆田不與漳州相鄰,所以莆田話受福州話影響程度大于泉州話受福州話影響程度,而且莆田話難以受漳州話影響。潮汕話和粵語有很多可以互通,莆田話和粵語的某些部分區(qū)別很困難,有受粵語影響的潮汕話仍然通過另外的方式保留了莆田話的部分特點。主要移民路線:莆田 直接到- -潮汕。事實上,莆田人移民是非常著名的事件。主要 移民路線:莆田- 直接到 --潮汕。相比另外其它幾處移民祖籍地、莆田存在很明顯的不同,潮汕、海南、湛江、雷州、茂名市的電白等地的族譜系統(tǒng)相當?shù)耐暾@些族譜對“先祖遷自莆田”的記載非常的清晰,清楚的記明了莆田入當?shù)丶甲娴哪甏?,他們多是地道的莆田人,祖上多在莆田居住過十幾代、數(shù)十代,居住莆田的時間最少的也有百余年,大部分長達幾百年,乃至很大部分入籍始祖的姓氏、本身就是發(fā)祥在莆田的中國名門望族,比如潮州湛江海南等地的林氏多為發(fā)祥于莆田的九牧林、黃氏多為“莆陽黃”、鄭氏多為“莆田南湖鄭”等等。

    從語言的存古現(xiàn)象來看,潮汕話應為興化(今莆田)地區(qū)的語言,這和現(xiàn)在的莆田話是一樣的,莆田話由于古音的大量存在,所以很多人感到興化方言“好說不好寫”,寫不出來。其實不然,興化方言蘭驕語大部分話都可寫成文字,且大部分句句字字有來歷,故潮汕話又被認為可能是最古老的福佬話-福建人的語言,閩南人自稱為福佬人,閩南這個詞是20世紀后期才出現(xiàn)的,古代遷徙外地的閩南人都自稱為福佬人。因為很多泉州話漳州話的底層(發(fā)音),反而要在潮州話覓到根源,而不是潮州話以泉州話漳州話為根源。一個非常明顯的證據(jù)就是,很多在潮州話里面仍然有常用并且有音有字的,如果單純從泉州話漳州話看都會被認為是無字可寫,而根據(jù)潮州話的讀音卻能寫出字來。 莆田是閩南中最早最長時間出現(xiàn)人地矛盾的地方,在唐朝末期,莆田已經(jīng)人口過多,成為人口輸出地,莆田開始有規(guī)模比較大的對外輸出人口。還有的莆田人是在移民泉州漳州幾百年后再次移民到其他地方,他們的莆田話已經(jīng)同化成泉州話或漳州話。由于莆田人移民泉州漳州很大部分的每年是幾百人到幾千人,很少有萬人以上的,相對于在泉州、漳州的人來說是少數(shù),所以容易被泉州、漳州人同化,何況有的莆田人已經(jīng)移民幾百年到幾千年,早就被泉州、漳州人同化了。所以這部分移民潮汕的莆田人說的是泉州話或漳州話。

    潮州話名稱的由來是在古代潮州府使用的語言,古代潮州府包括今揭西、潮州、汕頭、揭陽、潮陽、普寧、潮安、饒平、惠來、澄海等??图以挼貐^(qū)大埔和豐順都有說潮州話的居民。而饒平等主要潮州話分布區(qū),也有說客家話的居民。另陸豐三甲地區(qū)附近也有說潮州話。

    18至20世紀期間,潮州居民是移居東南亞的主要華人族群之一,故此潮州話成為海外華人的主要方言之一。因此,潮汕地區(qū)以外的華人社群,也有很多人操潮汕話。

    其中,很多潮州人在泰國和柬埔寨定居,成為當?shù)刈畲蟮娜A人族群。潮州人在香港、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印尼(尤其是廖內(nèi)省、北蘇門答臘省、南蘇門答臘省、西加里曼丹的坤甸和吉打邦)形成重要的少數(shù)族群。一些潮州人也在澳大利亞、新西蘭、北美洲和歐洲居住,一些從潮州地區(qū)而來,一些則從東南亞而至。

    可是,隨著全球化的普及,潮州話的母語使用者逐漸減少。受到共同文化和傳媒影響,很多原以潮州話為母語的新加坡華裔青少年,都轉(zhuǎn)而說英語、華語和閩南語(與潮州話有些互通)。華語也漸漸取代潮州話,成為年輕人的母語。盡管如此,潮州話仍然是很多新加坡華人的母語,而潮汕人也是新加坡華人第二大族群,僅次于閩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