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路
lǐ lù
  • 拼 音:lǐ lù
  • 注 音:ㄌㄧˇ ㄌㄨˋ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釋義]
    (1) (名)思想或文章的條理。理路不清的文章最難改。(作主語(yǔ))
    (2) (名)〈方〉道理。他每句話都在理路上;使人不能不心服。(作賓語(yǔ))
    [構(gòu)成]
    偏正式:理(路

  • 英文翻譯

    1.(思想或文章的條理) (of ideal or articles) proper arrangement or presentation; orderliness

  • 詳細(xì)解釋

    (1).理論;道理。 明 謝榛 《四溟詩(shī)話》卷一:“詩(shī)有辭前意、辭后意。 唐 人兼之,婉而有味,渾而無跡。 宋 人必先命意,涉於理路,殊無思致?!薄端膸?kù)全書總目·別集二十·艮齋詩(shī)集》:“﹝ 克中 ﹞詩(shī)頗近擊壤一派,多涉理路,而抒情賦景之作,亦時(shí)有足資諷詠者?!?郭沫若 《十批判書·名辯思潮的批判》:“因?yàn)樽⒅剞q,故《大取》對(duì)于立辭的理路有所闡發(fā)?!?吳組緗 《山洪》十八:“大軍一到,又要抽丁,雖然自己沒有想到,卻是最淺顯的理路?!?br>(2).思路;條理。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三·時(shí)文詩(shī)古文》:“時(shí)文雖無與詩(shī)、古文,然不解八股,即理路終不分明。” 夏衍 《追念瞿秋白同志》:“他的文章理路清楚,例證確切,通俗易懂?!?br>(3).紋理,紋路。 清 李漁 《閑情偶寄·居室·小山》:“石性維何,斜正縱橫之理路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