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罄罍恥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詳細(xì)解釋
  • 詞語(yǔ)解釋
    píng qìng léi chǐ ㄆㄧㄥˊ ㄑㄧㄥˋ ㄌㄟˊ ㄔㄧˇ

    瓶罄罍恥(瓶罄罍恥) 

    (1).《詩(shī)·小雅·蓼莪》:“缾之罄矣,維罍之恥”。 朱熹 集傳:“言缾資於罍而罍資缾,猶父母與子,相依為命也,故缾罄矣,乃罍之恥”。后以“瓶罄罍恥”比喻休戚相關(guān),彼此利害一致。 三國(guó) 魏 曹丕 《又與吳質(zhì)書》:“從我游處,獨(dú)不及門,瓶罄罍恥,能無(wú)懷愧?” 宋 秦觀 《邊防上》:“瓶罄則罍恥,唇亡則齒寒?!?/p>

    (2).謂物傷其類。 北周 庾信 《思舊銘》:“麟亡星落,月死珠傷。瓶罄罍恥,芝焚蕙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