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衣
shòu yī
  • 拼 音:shòu yī
  • 注 音:ㄕㄡˋ ㄧ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1).謂制備寒衣。古代以九月為授衣之時(shí)?!对姟め亠L(fēng)·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毛 傳:“九月霜始降,婦功成,可以授冬衣矣。” 馬瑞辰 通釋:“凡言授者,皆授使為之也。此詩‘授衣’,亦授冬衣使為之。蓋九月婦功成,絲麻之事已畢,始可為衣。非謂九月冬衣已成,遂以授人也。”一說謂官家分發(fā)冬衣。 孔穎達(dá) 疏:“可授冬衣者,謂衣成而授之?!?唐 羊士諤 《九月十日郡樓獨(dú)酌》詩:“掾史當(dāng)授衣,郡中稀物役。” 宋 陸游 《初寒》詩:“傷心到處聞?wù)梃?,九月今年未授衣?!?br>(2).農(nóng)歷九月的別稱。《初學(xué)記》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九月季秋亦曰暮秋……亦曰授衣。” 明 徐復(fù)祚 《投梭記·閨敘》:“即今授衣天氣,風(fēng)景蕭條,砧搗寒溪,蛩吟晚砌。”
    (3).謂廷賜錦衣。 宋 吳自牧 《夢(mèng)粱錄·十月》:“朔日朝,廷賜宰執(zhí)以下錦,名曰‘授衣’。其賜錦花色依品從給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