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跡器官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痕跡器官 - 簡介

    “痕跡器官”(vestigial organ)是指在動植物或人體上有一些已經(jīng)失去功能但仍然殘存著的器官。痕跡器官不僅提供了生物進化的證據(jù),也有助于確定生物進化所經(jīng)歷的途徑。

    痕跡器官 - 動物

    痕跡器官的比較

    在動物體上尚殘存1種或數(shù)種對個體的生存無明顯功能的器官,稱為“痕跡器官”。如生活在海中的鯨的后肢已經(jīng)完全退化,但在體內(nèi)還有腰帶骨、股骨和脛骨等后肢骨的遺跡。海牛的前肢變?yōu)闃獱睿付诉€保留有退化的蹄的痕跡,后肢退化,但仍保留著殘存的后肢骨。這些痕跡器官足以證明鯨和海牛起源于陸生脊椎動物。

    這類器官在動物的進化過程中,一般都屬于退化器官,如無脊椎動物昆蟲綱中蚊、蠅的后翅,退化變成平衡棒;脊椎動物爬行綱中的蟒蛇,尚有殘存的后肢骨;哺乳綱中的鯨,有的種類在嘴邊尚保存有若干根毛,后肢雖已完全退化,但還有腰帶和后肢骨的痕跡。與此對比,家兔的盲腸連同蚓突長達半米,相當于一個大的發(fā)酵口袋,兔吃進去的草料中的纖維素就是依靠盲腸內(nèi)的微生物進行發(fā)酵分解。

    “痕跡器官”的存在,支持了生物進化論的觀點,有助于了解各種器官的演變過程和該種動物的進化歷程。

    痕跡器官 - 人類

    人類也有許多退化的“痕跡器官”,人的痕跡器官較多,如盲腸,人的盲腸連同其末端的蚓突都極度退化,已經(jīng)失去了消化功能。

    在人體,類似盲腸這樣的痕跡器官還有很多,如腹直肌、動耳肌、尾椎骨、瞬膜、體毛、瞬膜、尾椎骨、闌尾、尖形犬牙(俗稱虎牙)、體毛筆等不勝枚舉。

    所有這些“痕跡器官”的存在只有用進化論的觀點才能作合理的解釋,即這些器官在它(他)們的祖先體內(nèi)曾經(jīng)是有用而存在。

    列表

    犁鼻器:現(xiàn)在已發(fā)揮不了任何功能的嗅覺器官,在過去可能是用來接受外激素的一種痕跡器官。

    耳動筋:和兔子與狗一樣,起初人類通過這塊筋肉可以讓耳朵單獨動起來,通過訓(xùn)練使耳朵動起來的正是這塊筋肉的作用。

    智齒:過去的人為了攝取能量必須要咀嚼很多植物,因此作為最里面的臼齒起了作用?,F(xiàn)在能健康地長出全部智齒的人只有5%。

    頸肋骨:是爬行動物時代所殘留下來的器官?,F(xiàn)在不到1%的人仍有著這個器官,曾起到支撐神經(jīng)和動脈的作用。

    第三眼瞼:鳥和哺乳類用來撥出贓物保護眼睛的眼膜,人的眼睛底部仍有少量殘存。

    達爾文關(guān)節(jié):耳折處稍厚的部位,過去是為了聽到遠方的聲音所以很大,現(xiàn)在已經(jīng)退化。

    鎖骨下?。杭缦绿幍牡谝绘i骨到鎖骨拉伸的一小塊肌肉,在用四腳行走的時代中起到作用。有的人沒有,有的人卻仍有一兩塊。

    掌長肌: 手肘到手脖的細長伸展肌肉。11%的人已經(jīng)沒有了,垂吊或攀登時用的重要器官,現(xiàn)在在移植手術(shù)中會將這部分器官取出來代用。

    男性的乳頭:在胎兒時期男性荷爾蒙分別性別之前,是分泌乳汁的器官,但是男性已經(jīng)沒有分泌乳汁的功能。

    立毛?。簞游餅楸3煮w溫和威嚇敵人聳立毛的肌肉,和人在起雞皮疙瘩的時候一樣,只是人身上的毛已經(jīng)退化。

    盲腸:和大腸接合的細長肌肉,吃飯時在攝取富含纖維的時代作為分解食物而起到作用,同時也為腸內(nèi)的消化細菌作出貢獻。在美國每年有30萬人切除闌尾。

    體毛:眉毛是為了止汗,胡子是為了發(fā)揮性的魅力,雖然都有小小的貢獻但是絕大多數(shù)的體毛是無用的。

    腳底?。哼h古時期的人們用腳來抓東西,但是現(xiàn)在有9%的人已經(jīng)喪失了這個器官。

    第13根肋骨:猩猩和類人猿仍有13根肋骨,但是現(xiàn)代人基本上只有12根,不過還是有8%的成人會有13根。

    男性子宮:垂吊在男性前列腺處,是未發(fā)達的女性生殖器官的殘留器官。

    腳的第5指:猿的腳趾全部用來抓住物體或是攀緣樹枝,人在步行時主要是靠拇指來掌握方向和平衡。

    女性的精管:將男性的精子運到尿道的管道,女性的情況是在卵巢附近一頭堵住沒有任何功能。

    錐體肌:我們中有20%的人沒有這塊附著在恥骨上緣被稱作錐體肌的袋狀肌肉,據(jù)說這是有袋動物殘留下來的。

    尾椎骨:幾乎所有的哺乳類為保持平衡而有的尾巴,因和椎骨進化融和而得此名。對于直立行走已經(jīng)起不了任何作用。

    副鼻腔:遠古時代的人類由于在野外生活,對嗅覺比現(xiàn)代人敏感,到現(xiàn)在已成為殘留黏液的空管。

    痕跡器官 - 植物

    植物也有“痕跡器官”,如禾本科的小麥、水稻等有退化的花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