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拼音:méng yī yào
解釋:蒙醫(yī)以灸療為主,且擅用火針。火針是用火燒紅的針尖迅速刺入穴內,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本法具有溫經散寒,通經活絡作用,因此在臨床可用于對虛寒癰腫等癥的治療。蒙藥以植物藥為主。古人將蒙藥藥性總結為重、油、寒、鈍、輕、糙、熱、銳等八種。蒙藥的近代分類方法有三種,即按藥用部位,科屬或藥物效用來分。隨著藏族的《四部醫(yī)典》傳入蒙古地區(qū),藏藥對蒙藥的發(fā)展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同時部分藏藥亦被蒙醫(yī)收用。
蒙醫(yī)藥被列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申報名稱:傳統(tǒng)醫(yī)藥
申遺項目:贊巴拉道爾吉溫針、火針療法
申報編號:Ⅸ-12
申報地區(qū):內蒙古自治區(qū)
常用蒙藥:廣棗、沙棘、藍盆花、文冠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