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陀
shā tuó
  • 拼 音:shā tuó
  • 注 音:ㄕㄚ ㄊㄨㄛˊ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1).我國(guó)古代部族名。 西突厥 別部,即 沙陀突厥 。 唐 貞觀 間居 金莎山 (今 尼赤金山 )之南, 蒲類海 (今 新疆 巴里坤湖 )之東。其境內(nèi)有大磧(今 古爾班通古特沙漠 ),因以為名。 五代 李克用 、 石敬瑭 、 劉知遠(yuǎn) 均為 沙陀 人。 唐 元稹 《憲宗章武孝皇帝挽歌詞》之二:“始服 沙陀 虜,方吞 邏逤 戎?!薄缎绿茣?shū)·沙陀傳》:“ 沙陀 , 西突厥 別部 處月 種也?!?br>(2).借指北方胡人、胡兵。 元 張可久 《寨兒令·題昭君出塞圖》曲:“建旌旗五百 沙陀 ,送琵琶三兩宮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