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漲工資恐懼癥,指因為擔憂工資上漲和勞動力成本的提升會侵害國家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優(yōu)勢以及造成成本推動型通脹而產生的恐懼癥。但國際經驗表明,工資上漲并不能降低一國的經濟發(fā)展速度,反而可能成為結構優(yōu)化的契機。
漲工資恐懼癥 - 簡介
中國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和《工資條例》歷時多年,幾易其稿,遲遲不能出臺,不僅在于勞資利益分配、同工同酬等問題不能得到有效解決,更在于對工資上漲和勞動力成本的提升會否侵害中國的競爭力優(yōu)勢以及造成成本推動型通脹的擔憂。由此,人們稱中國患上了漲工資恐懼癥。
漲工資恐懼癥 - 現象解讀
長期以來,中國以低廉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上獲得優(yōu)勢。這不僅形成了過分依賴增加勞動、資本等生產要素投入的增長方式,也阻礙了勞動生產率和收入提高的步伐。
從短期看,中國需要降稅負讓利于民。中國的企業(yè),尤其是中小企業(yè)普遍稅負較高,這直接導致非常高的經營成本。另一方面,勞動者報酬的增長速度低于國民經濟的增長速度,也遠低于財政收入的增長速度。而最根本的還是要由低成本驅動增長向勞動生產率驅動增長轉變。
中國經濟要從失衡走向良性平衡,本質上就是要彌合勞動生產率增長和工資收入增長之間的差距。面臨對勞動力重估的進程,以此形成經濟轉型的倒逼機制,將帶動中國經濟二次起飛。
漲工資恐懼癥 - 媒體評論
工資增長與中國經濟增長不同步是中國經濟結構失衡的重要原因。工資水平和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對短期通脹總水平的確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判斷一個國家的成本壓力和競爭力,重要的是比較工資的增長與生產率的增長。國際經驗表明,工資上漲并不能降低一國的經濟發(fā)展速度,反而可能成為結構優(yōu)化的契機。穩(wěn)步提高勞動力工資水平,擺脫低水平均衡的陷阱,將是中國經濟良性增長的關鍵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