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幽蘭操》(又稱《猗蘭操》)是精擅琴藝的孔圣人自感生未逢時的絕世作品。唐代著名詩人韓愈曾作同名作品唱和孔子,而影片《孔子》主題曲的歌詞正是改編自韓愈這首名垂青史的詩作?!犊鬃印返闹黝}曲《幽蘭操》由王菲演唱,該片將于2010年1月22日全面公映。
歌詞欣賞
蘭之猗猗,揚揚其香。
眾香拱之,幽幽其芳。
不采而佩,于蘭何傷?
以日以年,我行四方。
文王夢熊,渭水泱泱。
采而佩之,奕奕清芳。
雪霜茂茂,蕾蕾于冬。
君子之守,子孫之昌。
歌詞注解
幽蘭操
詞作者:杏林春熙法蘭文化沙龍
曲作者:謳歌
蘭之猗猗,揚揚其香。①
眾香拱之,幽幽其芳。②
不采而佩,于蘭何傷?
以日以年,我行四方。
文王夢熊,渭水泱泱。③
采而佩之,奕奕清芳。④
雪霜茂茂,蕾蕾于冬,
君子之守,子孫之昌。
孔子一生,所著經(jīng)典有二,一為有字之書,是為儒家經(jīng)典;二為無字之書,蘭是為其要。
今杏壇春熙試改韓愈之作,而重修《幽蘭操》以表孔子所遺天書之理。
注釋
①猗猗:長且美好的樣子,形容蘭的葉姿優(yōu)雅綽約。揚揚:高舉,往上升騰。
②拱之:孔子有“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 之語,拱是環(huán)繞之義。此處比喻蘭香為眾香之王,所有的花香都拱而奉之。
③文王夢熊:周文王夢見飛熊撲入帳中,遂在渭水邊上訪得姜子牙,此典故在儒家文化中,一直是“王者求賢,賢遇明主”的理想典范。泱泱:宏大,水深而廣的樣子。
④奕奕:光明,若日月之麗天也。
序釋
蘭,在中國文化中,是“入我門中,能諫我心之草”是先祖留給后人的無字天書。
孔子酷愛蘭花,有“蘭為王者香”之語。此言含義一是蘭香為香中之王,一株好的蘭花開放的時候,整個山谷聞不到別的花香,這是蘭香香芬豐富的生物學特性。二是,蘭只為王者而香。蘭隱于幽深的山谷中,不開花時,與群草無異,只有王者,才能認識蘭所蘊含的思想價值,從而去深山中尋訪。
蘭獨特的生物學特性還有“春化”,就是蘭要經(jīng)歷一個長期的低溫期(0℃-10℃)才能順利開花,保證花品和香品。野生的蘭花,秋天孕育花蕾,經(jīng)歷整個冬天的休眠,第二年春天才開花,春分前后花期結(jié)束。
歌詞緣起
孔子鐘愛蘭花,相傳孔子為抒發(fā)懷才不遇,自比蘭花寫成古詩《幽蘭操》,唐代詩人韓愈曾寫同名詩唱和孔子,電影《孔子》主題曲《幽蘭操》的歌詞正正改編自韓愈的作品,主要感慨孔子生不逢時及贊美其偉大人格。
歌詞總共分上、中、下三闋:
上闋:
描述蘭花在風中搖曳,香味洋溢四方,其它花香全被比下去,贊譽蘭花香氣是花中之王。“不采而佩,于蘭何傷?”字義上指即使無人采摘幽香的蘭花佩戴,對蘭花也無妨害,暗喻滿懷文采的“我”雖然未獲賞識,但仍不要緊。
中闋:
描述行走四方的“我”雖像蘭花般,不會因無人賞識而不發(fā)出香氣,但仍努力尋找能發(fā)揮自我的機會;“采而佩之,奕奕清芳”則指蘭花若被王者采戴,清雅香氣定必更盛,意指若“我”能受王者重用,才華文采必會發(fā)揮得更好。
下闋:
描述蘭花須忍耐苦寒,在寒冬中等待機會孕育花蕾,才會有日后的清雅香氣。而“我”也歷經(jīng)多番忍耐及無數(shù)等待才會有如今的才華,“君子之守,子孫之昌”意是表示若大家都能明白這個君子應遵守的法則,子子孫孫必定昌盛。
相關(guān)鏈接
幽蘭操原文
(韓愈)
蘭之猗猗,揚揚其香。
不采而佩,于蘭何傷。
今天之旋,其曷為然。
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貿(mào)貿(mào),薺麥之茂。
子如不傷,我不爾覯。
薺麥之茂,薺麥有之。
君子之傷,君子之守。
各方觀點
《幽蘭操》改編成功還是失敗
——反方:幽蘭變牡丹,太功利
有網(wǎng)友從詞曲的角度率先挑刺,指改編自韓愈《幽蘭操》的歌詞將一首贊頌君子操守如蘭花一樣甘于淡漠的幽蘭操改成了一首文理不通的牡丹頌,盡想著攀龍附鳳入貴人的花園里去了。“《幽蘭操》詞改得太爛了,空谷幽蘭,講的是君子要守得住寂寞,清芳自足,甘于淡漠,哪怕無人采擷(無人賞識)也可孤芳自賞?,F(xiàn)在這歌詞一改,成了希望有文王那樣的伯樂來夢熊、采擷,好讓蘭花香汲天下,惠及子孫。明明原作是野百合也有春天,現(xiàn)在變成牡丹花了。整個意思都改變了,孔子他老人家知道,不知作何感想……”
在韓愈所作的《幽蘭操》里,是“雪霜貿(mào)貿(mào),薺麥之茂。子如不傷,我不爾覯。”原版意思是薺麥秋冬生長,至夏結(jié)實,這種迎難自長的精神正如君子的操守一樣,但是改編后加入了周文王夢熊遇姜子牙的典故,意指如果有周文王那樣的伯樂,有才君子/蘭花就被納入王室,就能清香奕奕,這一句改編也讓整首詩詞的基調(diào)變得相當“入世”,也是引起最大爭議的地方。
另外在詩詞的韻律上,該網(wǎng)友也提出了意見,指改編者太過隨意,使改編版的《幽蘭操》大失古韻。“為了押韻,整首歌詞將韓愈的《幽蘭操》中很多句子都拆開、倒寫。‘我行四方,以日以年’變成了‘以日以年,我行四方’。或者只取上句不要下句,‘雪霜貿(mào)貿(mào),薺麥之茂’成了‘雪霜茂茂,蕾蕾于冬’”,不但平仄不對,也讓詩經(jīng)中那種獨有的詠嘆味也沒有了。
——正方:改編尚算“夠格”
記者也就這兩個版本請教了“巴蜀鬼才”魏明倫。向來言辭鋒利的魏先生這次對新版《幽蘭操》評價相當寬厚:“雖然平仄、韻律上不夠嚴謹,詩詞很多生僻的語句也被人為取締,但是用來作《孔子》電影的主題曲也還可以啦。“這首古曲原來是孔子所作,他從魏國到魯國的行途中在一處山谷看到了蘭花,就頗有感慨,說蘭有王者香,并停車操琴,從此有了著名的《幽蘭操》,對蘭花的品格表示贊頌,借指君子如蘭,可惜后來曲譜失傳,唐代的韓愈特意譜了詞,也是再創(chuàng)作。用詩經(jīng)的句式,作了四言,就很有古風了。”比較起韓愈的版本和現(xiàn)在再創(chuàng)作版本,他的意見是:“拿《幽蘭操》做《孔子》的主題曲非常合適,新版本把一些過于拗口的生僻字改了,又加入了周文王夢熊的典故雖然有些不倫不類,但也還合適,化用出了另一種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