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商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灰商他們是長篇小說《灰商》中品行相似、惟利是圖、詭詐貪婪的一群人。作品以孔氏家族的孔熙志、孔天引、孔元道祖孫三代人為軸心,展示了他們從上個世紀四十年代末到本世紀初的傳承、沉浮和衰落。灰商不像徽商那樣勤儉、禮讓、講一點仁義。灰商認為做生意靠的是一個“賭”字,核心是“騙”,不僅要“騙”顧客,也要用“藏”來“騙”同行和朋友,甚至對圈內之人和親戚也“騙”,真正做到了“利益高于一切”??孜踔玖艚o兒子的遺言是:如果兩個人有了生意,就不能再做朋友了!孔則同認為:所有的富翁都是自己的敵人!灰

    商-簡單概述

    灰商書籍

    灰商不是徽商。

    徽商是指活躍于明清時安徽省徽州地區(qū)的一批商人,俗稱“徽幫”,經營的物品主要是米、鹽、茶等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他們曾風光過數百年,清末日趨衰敗,隨著清朝覆滅,徽商也煙消云散了。

    灰商則不同,他們是長篇小說《灰商》中品行相似、惟利是圖、詭詐貪婪的一群人。作品以孔氏家族的孔熙志、孔天引、孔元道祖孫三代人為軸心,展示了他們從上個世紀四十年代末到本世紀初的傳承、沉浮和衰落?;疑滩幌窕丈棠菢忧趦€、禮讓、講一點仁義?;疑陶J為做生意靠的是一個“賭”字,核心是“騙”,不僅要“騙”顧客,也要用“藏”來“騙”同行和朋友,甚至對圈內之人和親戚也“騙”,真正做到了“利益高于一切”??孜踔玖艚o兒子的遺言是:如果兩個人有了生意,就不能再做朋友了!孔則同認為:所有的富翁都是自己的敵人!

    灰商-版權信息

    作 者: 曹建偉 著

    出 版 社: 長江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5-5-1

    字 數: 460000

    頁 數: 384

    開 本: 16

    紙 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535430212

    包 裝: 平裝

    定價:¥29.00

    灰商-內容提要

    是一個商賈家族三代六十年的發(fā)跡與傳承歷史,是一部挖掘與反思生意場漫長演進的長篇巨著。同時,這部作品深刻地探尋了生意場的某些深層次的價值觀、以及商賈階層的本性。作為一部獨特的著作,它也側面地映射了復雜和深邃的商賈文明。在一個虛構的生意年代,諸多的階層因為生意而緊密地關聯(lián)起來,諸多的階層又因為生產而釀造出人間喜劇、人間悲劇、人間鬧劇、人間丑劇。本作品跨越六十年時空,描繪了一個商賈家族的一代傳承,故事以祖輩的一場生意爭奪開始,并且在家族內外結下的恩怨,然后又以孫輩的一場生意爭奪戰(zhàn)結束。在漫長宏大的故事背景以及所有的生意戰(zhàn)爭背后,潛伏的卻是一個數十年的陰謀和騙局,從而深刻反思了生意場上不同角色的人性演變軌跡,并且映射出他們各色各樣的生意價值觀。同時,本書處處體現出的生意場上為商,人為、為事之道,亦不乏生意文明的特殊智慧。

    灰商-作者簡介

    曹建偉,資深商業(yè)評論人,資深傳媒人,東北大學機械學院工學學士,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新聞學碩士,《21世紀經濟報道》戰(zhàn)略與管理版負責人。著有經濟管理暢銷書《長大》,并且在新加坡、韓國、中國臺灣地區(qū)出版英文、韓文和中文繁體版;同時著有地產業(yè)高端管理著作《營運力》。

    灰商-文章概括

    首部中國商賈階層反思巨著

    2005年中國工商界最值得期待的經典長篇巨著

    因本書直指中國商賈階層最為敏感的“原罪”問題,因而可能讓工商界失語,也可能引發(fā)學界的新一輪激辯。

    本書具備了四個方面的價值:

    一是“歷史之鏡”,即中國商賈階層推動下的經濟進程。其創(chuàng)作根基是建立在60年的宏大歷史之中,是商賈歷史的局部也是經濟歷史的框架,即自1943年的民國時期一直到2003年的經濟高速發(fā)展的當代中國,其中對經濟進程有重要轉折的歷史印記往往都是作品隱約的背景,在這個背景下傳遞的卻是對“灰色”的反思。

    二是“階層原罪”,即對所謂數十年“灰商” 現象的挖掘與反省。雖然大多數的民營公司完成了原始積累,然而一批又一批的商賈富豪卻同樣因為原罪問題紛紛落馬,伴隨落馬的還包括一大批的腐敗官員。在長長的名單中,許多都是那些顯為人知的人物:牟其中、楊斌、仰融、周正毅、張海、黃宏生、鄭俊懷、唐萬年、賴昌星、張恩照、陳久霖、王雪冰、朱小華、王懷忠、成克杰、慕綏新……數量眾多的中國民間富豪走過《灰商》的道路,并且由此逐漸在《灰商》的道路上覆滅掉,也由此牽涉到同樣數量眾多的腐敗官員被覆滅掉。事實上,對商賈原罪問題的正視以及由此出臺的一系列動作,恰恰體現了政府的態(tài)度和力度,以及今天與未來創(chuàng)建透明商業(yè)社會的期待。

    三是商賈文明,即書中處處體現出的中國生意場及生意文明的道、法、術、理。在奇特構思的故事之中處處體現出了生意場上為商、為事、為人、為世之道,而且不乏中國生意文明的特殊智慧。書中處處閃現了絕妙的警言妙語,對從商之人皆為有益的借鑒,例如:商道必隨政道,政道必隨世道;平衡是一切生意的基礎;寧可輸事,不可輸心;巨大的生意能夠改變一切;偉大的投機首先是天意,其次是人意;如果注定要做商人,就隨時準備接受被貪婪打敗的命運;創(chuàng)業(yè)靠膽,守業(yè)靠腦,傳業(yè)靠心,故心有多大,生意有多大;賺錢需有術,花錢需有道;生意場上沒有個人問題,都是大家的問題;生意就是冒險和謹慎之間的戰(zhàn)爭;生意多是資源變現,暴利源于巨大變革;有欲則商,有變則商;“給面”與“識趣”是生意關系的基本原則……等等。因此,諸多工商界人士認為《灰商》既是一部小說,也是一部商務指導手冊,還是一部特色的、實用的《商賈兵法》。

    四是“新聞體文學”,即第一例融合新聞體與文學體的長篇作品。整個作品中有一條獨特的主線,即新聞事件主線,即在數十年的歷史中,對中國生意場有價值和有影響的重要新聞事件,大多若隱若現地穿插在作品之中,而又巧妙地組合在一起,絲毫不顯生硬。

    灰商-經典語錄

    ★ 越是巨大的冒險,越是需要巨大的謹慎。

    ★ 如果注定要做一個商人,那么就要隨時準備接受被貪婪打敗的命運。

    ★ 商道隨政道。

    ★ 所謂“暗捧”,表面上看 來是吹捧和抬舉對方,實際上則是暗示對方,給對方施加壓力。一般情況下,這種“暗捧”是在談大生意的時候才會使用的談話伎倆。

    ★ 寧可輸事,不可輸心--這是孔熙志所遵循的基本生意原則。

    ★ 很多生意就靠著一個“賭”字,而且無非是賭運氣,賭頭腦和賭膽量。

    ★ 對孔熙志來說,做煙土生意最重要的生意經就是兩個字:一個字是“賭”,賭命數,賭頭腦 ,賭膽識;另一個字就是“網”,網上流社會軍政警商,網下流社會三教九流。

    ★ 人生之中的許多變故都是有征兆的,但是人們又經常忽略這些征兆,這大約就是人生的悲哀吧。

    ★ 對于一個商人來說,只有生意上的麻煩才會讓他們一反常態(tài)。

    ★ 能夠完全成功的巨大欺騙,只有在朋友之間才能發(fā)生。

    ★ 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和平是打出來的,又總有一些和平是談出來的。簡直就像是在生意場上一樣。

    ★ “海棠花好看,不在顏色,而在神韻……做人也一樣,不在外表,而在涵養(yǎng)……”。

    ★ 作為一個商人,一個講究尊嚴的商人,生意上所遭遇的巨大失敗簡直就是殘酷的人生悲劇。

    ★ 生意場上無朋友。

    ★ 巨大的生意改變一切。

    ★ 如果兩個人有了生意,就不能再做朋友了!

    ★ 巨大的機會,人生中只能有一次。

    ★ 偉大的投機首先都是天意,然后才是人意。

    ★ 風險一旦伴隨著機會同時出現,誰還會在乎風險哪?

    ★ 在同樣的生意場上,大家都是因為生意才維 持著利益關系。通常情況下,所有參與進來的人都會努力地維護著這個利益關系的穩(wěn)定,而 對一切交易機密保持"緘默"。只有某一方對利益的分配表示極其不滿時,才有可能出現所 謂的"脫線"行為,把關系網上的人全部拖下水去。

    ★ 貪婪往往讓人們失去防備之心,

    ★ 拳頭能把野豬打死,拳頭塞不住人的嘴巴!

    ★ “給面兒”和“識趣”——這兩條處理關系的基本原則。

    ★ 很多大事情往往會敗在小人物手里,因為做大事情的人總是很容易忽略小人物。

    ★ 永遠不要忽視小人物,小人物也能壞掉大事情。

    ★ 無論對于哪一個商人來說,變化都意味著最大的生意機會。

    ★ 生意的 利益不在于多少,而在于平衡。

    ★ 飯館主要是人們談事情的地方,而不是吃飯的地方。

    ★ 心有多大,生意就有多大……

    ★ 打下江山要靠膽;守住江山就要靠腦;傳下萬年基業(yè)就得靠心了。

    ★ 生意場上“面兒上的話”,是找那些稍微重要的人物“給面兒”,不能冷落了場面上的人,就說些像是捧人的話來。實際上,這些話卻全無意義也全非真心。說的人就自 然地說了,聽的人也自然不必當真,聽完了也就忘了,若是當了真,反倒是麻煩了。

    ★ “811原則”。這 是一個利益分配的原則,按照這個原則:如果生意人賺了十元錢,就要有八元錢賄賂給關系戶,一元錢分配給身邊掌握機密的幕僚們,最后剩余的一元錢才裝入自己的口袋。換一句話 解釋這個原則就是,一個商人賺到十元錢,就有八元錢是用來培養(yǎng)生意場上的利益同盟。由此可以看出,利益同盟也是商人的根本法寶。

    ★ 培養(yǎng)利益同盟的根本理論就是:你認識誰并不重要,關鍵是你想認識誰以及誰認識你。

    ★ 永遠設法讓伙伴覺得你是替他們分擔了風險,即便你實際上得到了最大的好處!

    ★ 巨大的困難最能夠考驗合作伙伴的心態(tài)和處理危機的能力。

    ★ 軟心腸的人做不了商人,這是生意場上的真理。

    ★ 因為“拆臺”就是把生意場上藏匿在臺面下的灰色的、黑色的、黃色的、白色的內幕,一下子全都揭發(fā)出去,裸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對手的生意舞臺就瞬間坍塌了,全部的生意也就灰飛煙滅了。

    ★ 商人們都懂得如下的道理:公益的背后往往都是巨大的商業(yè)利益。

    ★ 很少有人能靠它賺錢,這就會是大生意;很多人都能靠它賺錢,這就肯定不是大生意……

    ★ 從談判的技巧來說,生意場上絕對沒有個人問題,都是大家的問題,都是大家生意上的問題 ,哪里有什么個人問題呢?雖然生意場實際還是個人的問題。 ★ 這個世界上,總是會突然冒出一個比你更有錢的人,而且能夠一腳把你踢開。但是,如果 你先占領了一小塊領地,他至少得聽聽你的意見,甚至還允許你講講條件……我們可不能落 得這個下場,做個連條件都不能談的角色!

    ★ 一個生意人可不能只懂得怎么賺錢,還要懂得怎么花錢。

    ★ 律師不是打官司的,是打關系的!

    ★ 時間可真是個殺手,能抹殺一切愉快和不愉快。

    ★ 生意就是時機,就是冒險和謹慎之間的戰(zhàn)爭。

    ★ 如果一個商人陷入了困境,就很難在商人圈子里借到錢,因為只有兩個有錢人之間才能借錢。

    ★ 商界名利場,輸錢不輸心。

    ★ 這世界上的東西,管它是看得見的,還是看不見的,都有生意人敢賣,也都有生意人敢買。

    ★ 失敗能打垮人的頭腦,勝利卻也能沖昏人的頭腦。

    ★ 總是有許多生意人,急切地希望別人知道 他都干了些什么大買賣,取得了什么豐功偉績,然后就能獲得別人的贊許和噓聲一片,勝利者就會感覺到充分的快感。

    ★ 使必須像使用一把鋒利的劍一樣,善于巧妙地使用語言。但是在他的語言的表面,要飾有柔和的羽毛,以便明顯表示出親切。如果他的講話開始顯得嚴厲,他就應該用柔和之剪修剪一下。 如果他開始說出了冷酷的話,它就應該以和善的、令人愉快的話語來結尾。用動聽的話語消除彼此心中邪惡的根源,用甜言蜜語來撫平對手眉宇間的皺紋。最聰明的使節(jié)可以使用語言去完成百萬勇士無法完成的偉大事業(yè) 。那些可以用一句無禮的話,破壞整個和平的人,簡直就是莽夫!出色的使節(jié)卻總是能夠用 動聽的言語,促成兩個敵人言歸于好。

    ★ 女人只會對兩種男人動手:愛人和流氓。

    ★ 巨大的財富總是先讓人有巨大的安全感,然后就會讓人滋生巨大的底氣,接著人們就會想干 一些更大的買賣。

    ★ 劉備是厚而不黑,曹操是黑而不厚,孫權是厚黑都有都不夠,所以天下就只能分成三國而治……我們是厚黑都有了,就賺了大錢嘛!

    ★ 商人需要追名逐利,我們都知道。如果只是追名,那么就可能是徒有虛名;如果只是逐利呢?就可能是惟利是圖……

    ★ 貪婪是商人的天性,也是商人的天敵。

    ★ 只有那些頭腦簡單的商人,才會跟新伙伴搶著說話,然后根本不知道對方想聽什么 ,就搶著大談一通自己的意見。

    ★ 在我這里就三門知識能賺錢--生物、哲學、歷史。生物學研究人是什么,哲學研究人為 什么,歷史研究人能干什么……生意就是研究人的,把人研究透徹了,生意就通了!"

    ★ 女人的一生只能承載一段最偉大的愛情,那一段偉大的愛情才是心里盛開的花 朵,其它的情感就只能是四散飄零的綠葉了。

    ★ 實現偉大理想的時刻,往往是絲毫沒有心理準備的時刻。

    ★ 男人要是突然有了錢,最想立即告訴一直拒絕自己追求的女人,這也算是一種報復吧!

    ★ 這個聚斂巨額財富的商人,越來越像個投機家了,就是那種惟利是圖的人,那種對機會視若生命的人,那種大膽而謹慎的人。

    ★ 打理關系,就應該集中精力去處理和生意伙伴的關系,而不是挖空心思地處理和競爭對手的關系。

    ★ 和渠道的伙伴們搞好關系吧--他們才是上帝,顧客不是上帝!

    ★ 他永遠不會和一個對手死掐,活生生地把戰(zhàn)爭暴露在眾目睽睽之下。在外人看來,孔 天引似乎永遠都沒有生意敵人,只有生意伙伴。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一旦遇到生意敵人,孔天引會設法通過聯(lián)盟的力量一舉消滅對手,一切的對抗都會悄無聲息地展開。

    ★ 只有那些有著共同敵人的伙伴,才是真正齊心協(xié)力的伙伴。

    ★ 在生意場上,只有愚蠢的商人是單憑外表判斷一個商人的。

    ★ 監(jiān)獄里只關兩種人:偉大的人和愚蠢的人。

    ★ 每每清理一次官僚腐敗,政府就要繼續(xù)吹響新一輪刺激經濟的號角。

    ★ 在生意場上,要了解對手,可是更要了解伙伴,因為背叛的伙伴比對手還要可怕。

    ★ 只有四種關系的人才能結為生意上的死黨:一起抗過槍的,一起下過鄉(xiāng)的,一起嫖過娼的,一起分過贓的。

    ★ 對于一個政客來說,歷史尤其是附著污點的歷史是最大的忌諱,因為政治斗爭的核心就是“揭底”。

    ★ 男人之間的最沉重的話題就是說到自己的女人,反過來男人之間最輕松的話題,就是說說別人的女人。

    ★ 政治是口深井,有人想爬上來,就必然有人要掉進去!

    ★ 對于背叛者來說,背叛幾次根本不重要,忠誠必須是永久的,但是背叛只能有一次!

    ★ 讓對手主動地站到你的正對面來,然后慢慢地看著它自生自滅……不要總是想著進攻,那樣會暴露自己!也會讓自己傷筋動骨!

    ★ 做生意就是盡量地按照合適的規(guī)則去分配資源,而“做人”的功底深淺就直接地決定著能否合適地分配到資源。

    ★ 心狠手辣是商人的基本功。

    ★ 中國的銀行大多都不是做生意的,而是做關系的,因此,銀行的貸款不是沖著生意而是沖著關系。

    ★ 關系在很多生意人的眼里就是最偉大的生意。

    灰商-書摘

    灰商:一個階層的屬性

    “惡實用,美不實用”這句話,出自上世紀資本主義最敬仰的經濟學大師約翰?梅納德?凱恩斯之口,這是對資本主義在原始積累期間更貼切的一個反思,并且較之卡爾?馬克斯所謂的“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與骯臟的東西”這個概括更為務實一些,事實上比凱恩斯更早提出“惡是資本發(fā)展與發(fā)源的源動力”的哲人有許多,這包括康德。

    由此,我們反思甚至可以理解一下中國在過去30年的原始積累歷程,以及在這個歷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工商階層,既包括國有資本的代表,也包括民間資本的代表,我無法用完全統(tǒng)一的標準概括他們,但是這其間有大概率的一致性。我用五個字粗略地概括他們共同面臨的問題和矛盾,當然這個矛盾不是永久存在的,而是特定時期的特定問題。

    這五個字是——賭、藏、騙、庸、難。

    中國第一代原始積累的商賈大多都有“靠膽量”的成分,可以定義為“投機家”也可以定義為“賭手”,這是因為中國的國有經濟改革和民營經濟開放是漸進式的,并且伴隨著政策影響下的極大不確定性,在變數和不確定性的幕后企圖完成資本積累的商賈,必須要冒險和賭博,而不是循規(guī)蹈矩地操作,因為之前沒有經驗、路徑可循。成功的投機家和賭手就能順利地軟著陸,其它的則就結局大異,包括入獄、送命、破產、自殺、逃亡……等等。

    第二個特征便是“藏”,這既受到賭的影響,也受到中國商業(yè)文化的特定約束?!安煌该鳌笔巧虡I(yè)原始積累的必然性,因此就需要藏匿一些涉及到原罪的東西,這種藏匿包括很多層面,比如黑金交易和賄賂,多是與監(jiān)管的政策或法律法規(guī)打“擦邊球”的事情,還有的藏匿是為了生意的需要,不必要讓公眾知道太多的真相。另外一個要素就是中國商賈的文化是“保守”型的,而不是開放型的,因此“藏而不露”是中國商業(yè)階層的重要文化。

    其次一個重要的要素便是“騙”,這并非起源于“無奸不商”的傳統(tǒng)文化,而是在不規(guī)范市場中的必然產物,信用制度的不健全是過去三十年中國商業(yè)的根本問題之一。因此,在信用體制缺乏的環(huán)境下,“騙”不僅意味著進攻,還意味著防范,當然也造成了商業(yè)成本的居高不下,比如商業(yè)契約的信譽低下,導致了交易成本的高昂,這是違背經濟學道理的。不便舉例證,也不必舉例證,就足以說明中國的商業(yè)界“騙字”無處不在,并且成為常識和常理。

    文化層面,中國商業(yè)界的重要倫理是“中庸之道”,更有許多商賈把這種“中庸之道”與其它中國文化融合起來,比如易學、佛學、禪學、道學乃至毛澤東思想,這意味著中國的商業(yè)文化仍然沒有完全開放,而且存在極強的個人意志,與資本主義世界倡導的開放商業(yè)文明和科學商業(yè)是違背的,而在全球經濟浪潮的沖擊下,這種“商業(yè)文明”桎梏著中國商賈階層的進化。

    第五個特征是“難”,這與中國商業(yè)階層所處的環(huán)境有關,中國的經濟和政治體制是在經濟全球化的推動下,漸進變革的,這種漸進變革又伴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和國家的原始積累,因此商業(yè)環(huán)境是由無秩序走向規(guī)范,這個過程中就無法采取規(guī)范商業(yè)世界的操作路徑去生存和發(fā)展,因此商業(yè)世界就變得更加復雜甚至充滿風險。過多的例子不需證明,幾年來近百位身價極高的商賈紛紛落馬,并且伴隨著高級官員的落馬,就充分驗證了這種風險性,因此在高度誘惑的經濟環(huán)境里,中國商賈階層仍然需要一段時間的煎熬。就像凱恩斯所說的“我們還會有稍長一段時間把貪婪、高利剝削、防范戒備奉為信條,只有它們才能把我們從經濟必然性的地道里引領出來見到天日!”

    《灰商》一書正是通過新聞體小說的方式,全面挖掘和反思了中國商賈階層數十年的命運和性格特征,從而驗證這個階層的悲喜。

    灰商-行為準則

    灰商書籍

    灰商一方面瘋狂斂財,另一方面則大肆揮霍、縱情享樂。他們擁有高級轎車、別墅、游泳池、富豪俱樂部的……在天堂夜總會里,自詡是儒商崔嘉偉在夜總會里享用“七仙女套餐”,七位年輕靚麗的姑娘同時為他做性服務。

    “善不可失,惡不可長”?;疑倘绱丝v欲和愚昧,其結果必然是演繹出人生的悲劇。

    王中在俄羅斯被人殺害;崔嘉偉因參與謀殺香港客人被關押到新疆監(jiān)獄里;孔則同在美國被無數子彈擊成了一堆破肉;孔天引年邁時突然發(fā)現遺囑中的財產分配會危害自己的天通集團巨大利益,氣急之下心臟病突發(fā)而亡……《灰商》中的四個伙伴和巨頭相繼從商界消失。

    這伙灰商的悲劇和隕落并非是作者憑空杜撰。作者長期從事經濟方面的研究,曾與數百位生意人進行過交流和探討,為這部近50萬字的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奠定了厚實的基礎。

    灰商-社會反思

    灰商的出現和存在與社會環(huán)境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但主要還是自身的不潔、貪婪和愚昧?,F代商人應該走出“無商不奸”的沼澤地,適應市場經濟發(fā)展的需求,建立經濟生活中的誠信機制,讓公正、互利、誠信理念深入內心,正確認識并處理好功利主義和生態(tài)倫理的矛盾沖突。

    現代社會中,不乏蓋茨這樣的有識之士,擁有財富之后,不是恣意揮霍,而是樂于奉還社會。他們深知:自己的財產實質上是社會的財富,歸還給社會,是天經地義之事?;疑痰目杀牵呵扇『缞Z成了富豪之后,要么任性放蕩,要么視錢如命,要么幻想讓巨額財富千秋萬代傳下去,讓子子孫孫永遠享用……結果呢?往往是竹籃打水一場空,落得個家破人亡、人財兩空,留下的是無盡的悲哀和悔恨。

    商人追逐利潤,聚集財富本無可非議,但若把斂財奉為唯一宗旨,用商業(yè)精神涵蓋自身和家族全部生活內容,將整個人生異化成一座商城,人際關系全部成為利益關系,悲劇的出現亦就難以避免。作品用了大量筆墨描寫灰商在六十多年中發(fā)生的令人瞠目的事件和原罪,對人們有很強的警示作用,但對灰商內心世界的彷徨、沖突、掙扎和無奈開掘得較少,未能從廣闊的商界層面上來描繪多姿多彩的各色商賈典型,顯得書中人物形象較單調,反襯力度不足,削弱了《灰商》的藝術感染力和文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