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摩亞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薩摩亞原名“西薩摩亞”,1977年7月更名為“薩摩亞獨立國”,位于太平洋南部,薩摩亞群島西部,由薩瓦伊和烏波盧兩個主島及七個小島組成。陸地面積2934平方公里,水域面積12萬平方公里。境內大部分地區(qū)為叢林覆蓋。屬熱帶雨林氣候。人口17萬4千,屬波利尼西亞人種,皮膚為淺棕色,體較胖,性格敦厚,語言為薩語和英語。

  • 詳細解釋


     基本信息

    國名

    薩摩亞獨立國(The Independent State of Samoa),亦

    有稱薩摩亞獨立公國(The Independent Principality of Samoa)代碼WS。

    面積

    陸地面積2934平方公里,水域面積12萬平方公里。

    人口

    18.5萬人(2006年)。絕大多數(shù)為薩摩亞人,屬波利尼西亞人種;還有少數(shù)南太平洋其他島國人、歐洲人和華裔以及混血人種。官方語言為薩摩亞語,通用英語。多數(shù)居民信奉基督教。

    首都

    阿皮亞(Apia),人口約4萬(2006年)。平均氣溫27℃。

    國家元首

    阿圖阿·圖普阿·塔馬塞塞·埃菲殿下(H.H. Malietoa Tanumafili II),終身

    國家元首,第一任終身國家元首逝世后以大酋長貴族身份登基。

    重要節(jié)日

    國慶日(又稱獨立日):6月1日。

    自然地理

    位于太平洋南部,薩摩亞群島西部,由薩瓦伊和烏波盧兩個主島及七個小島組成。境內大部分地區(qū)為叢林覆蓋。屬熱帶雨林氣候。5~10月為旱季,11~4月為雨季。年平均氣溫28℃,年平均降水量2000~3500毫米左右。

    國家象征

    國旗

    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2:1。旗地為紅色,左上方的藍色長方形

    占旗面四分之一,長方形中有五顆白色五角星,一星較小。紅色象征勇氣,藍色象征自由,白色象征純潔,五顆星代表南十字座。

    國徽

    中心圖案為盾徽。盾面下半部為藍地上五顆白色五角星,代表南十字星座;上半部有象征海洋的綠色波紋,中間的椰子樹象征該國的綠色自然界。盾徽上端是放射光芒的十字,象征基督教在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盾徽外圍是兩個同心圓,象征地球,中間的紅色橫線代表赤道。同心圓由兩支橄欖枝環(huán)抱,象征和平與和睦。下端的白色綬帶上寫著“愿上帝為我們創(chuàng)建薩摩亞”。

    國歌

    《自由的旗幟》,作詞、作曲:紹里· 庫雷薩

    歷史發(fā)展

    3000年前已有薩摩亞人在此定居。約1000年前被湯加王國征服。1250年馬列托亞家族趕走湯加入侵者,薩摩亞成為獨立王國。1722年荷蘭人發(fā)現(xiàn)薩摩亞。19世紀中葉,英、美、德國相繼侵入,1899年,三國簽訂條約,西薩摩亞淪為德國殖民地,東薩摩亞由美國統(tǒng)治。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新西蘭對德宣戰(zhàn),占領西薩摩亞。1920年,國際聯(lián)盟把西薩交新西蘭管理。1946年,聯(lián)合國又把西薩交新西蘭托管。1920至1936年間,西薩發(fā)生了著名的反對殖民統(tǒng)治的“馬烏”(MAU)運動,提出了“薩摩亞人的薩摩亞”的斗爭口號。1954年開始實行內部自治。1962年1月1日,西薩在南太島國中率先獲得獨立,定國名為“西薩摩亞獨立國”。獨立后,馬列托亞與另一位傳統(tǒng)首領共同履行國家元首職責。1963年4月該傳統(tǒng)首領去世,馬列托亞成為唯一的終身元首。由于1月多雨,又值圣誕節(jié)假期,不便舉行慶祝,因此自1963年起改6月1日為獨立日。1997年7月,經(jīng)議會批準,元首簽署,西薩摩亞獨立國更名為薩摩亞獨立國。

    行政區(qū)劃

    薩摩亞由11個itūmālō(政治區(qū))組成。它們是在歐洲人到達之前很早就有的傳統(tǒng)11個區(qū)。它們分別為: 圖阿馬薩加(Tuamasaga)、阿納(A'ana) 、艾加伊勒泰(Aiga-i-le-Tai)、阿圖阿(Atua)、瓦奧福諾蒂(Va'a-o-Fonoti)、法塞萊萊阿加(Fa'asaleleaga)、加加埃毛加(Gaga'emauga)、加蓋福毛加(Gaga'ifomauga)、韋西加諾(Vaisigano)、薩圖帕伊泰阿(Satupa'itea)、帕勞利(Palauli).

    政治情況

    2001年3月,薩舉行大選,人權保護黨再次獲勝,該黨和部分獨立派議員聯(lián)合組閣,人權保護黨領袖圖伊拉埃帕連任總理兼外長。2002年,人權保護黨政府繼續(xù)奉行對外發(fā)展與各國友好關系、對內進行經(jīng)濟及公共部門改革的政策,經(jīng)濟持續(xù)增長,社會安定,政局穩(wěn)定。

    憲法

    1960年制定,1962年1月1日生效。規(guī)薩摩亞為君主立憲制公國。定國家元首由議會選出,任期5年。首任國家元首為終身職。除國家元首元首外,還設立代表委員會,委員即為副元首,不超過3名。

    國家元首

    薩摩亞稱“國家元首”(the.principal),5年任期制。實行君主立憲制,國家元首無實際權力。

    議會

    一院制,稱立法大會,共有49名議員,其中2個議席專為非純薩摩亞血統(tǒng)的人(歷史上稱為“歐洲人”)而設,稱為獨立選區(qū)。其余47名議席從41個選區(qū)中選出,其中6個較大選區(qū)各有2名議員,其余35個選區(qū)各1名議員。原規(guī)定除獨立選區(qū)(首都阿皮亞)外,僅“馬他伊”即酋長才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1991年3月改為普選后,凡年滿21歲的薩摩亞公民均有選舉權,但除獨立選區(qū)外,仍只有“馬他伊”享有被選舉權。議員任期也由3年改為5年。本屆議會于2001年3月產生,49名議員中,執(zhí)政的人權保護黨有 22席,反對黨民主聯(lián)合黨17席,獨立人士10席。議長托利富阿·法菲西(Toleafoa Faafisi, 人權保護黨)。

    政府

    內閣

    由總理和12名部長組成,任期5年??偫碛勺h會選出并經(jīng)元首確認??偫韽淖h員中提名組閣。上屆政府于2001年3月19日組成。2003年8月1日進行改組,調整了個別部門的責權范圍。現(xiàn)內閣成員有:總理兼外交部長圖伊拉埃帕·薩伊萊萊·馬利埃萊額奧伊(Tuilaepa Sailele Malielegaoi),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米薩·特萊福尼·雷茨拉夫(Misa Telefoni Retzlaff),教育、體育、文化部長菲亞梅·內奧米·馬塔阿法(Fiame Naomi Mata'Afa),自然資源與環(huán)境部長圖瓦拉·塞爾·塔加洛阿(Tualoa Sale Tagaloa),商務、工業(yè)和勞工部長漢斯·喬基姆·基爾(Hans Joachim Keil),婦女、社區(qū)和社會發(fā)展部長圖阿拉·艾繆·尤西蒂諾(Tuala Aimiu Iusitino),衛(wèi)生部長馬利塔洛·西阿福薩(Mulitalo Siafausa),工程、運輸和基 礎設施部長福穆伊納·利厄加(Faumuina Liuga),農業(yè)部長圖伊蘇加萊塔瓦·索法哈·阿沃(Tuisugaletaua Sofara Aveau),通訊和信息技術部長帕盧薩盧埃·法阿波(Palusalue Faapo),警察部長烏盧·沃馬洛·烏盧·基尼(Ulu Vaomalo Ulu Kini),審計、國內稅收和海關部長托法·圖烏烏烏·阿納西(Tofa Tuuu Anasii),司法部長蓋納·蒂諾(Gaina Tino)。

    本屆內閣總理兼外交部長圖伊拉埃帕·薩伊萊萊·馬利埃萊額奧伊為商界蟬聯(lián),其他成員資料缺省。

    司法機構

    設最高法院、地方法院、上訴法院和土地頭銜法院。大法官是最高法院、地方法院和上訴法院的院長。地方法院有兩名法官,土地頭銜法院有13名法官。最高法院和上訴法院審理案件時要從新西蘭請法官。大法官蒂阿瓦阿蘇伊·法萊法圖·薩波魯(Tiavaasue Faleafatu Sapolu), 1992年就職,為終身職務。

    政黨

    現(xiàn)有兩大政黨:

    (1)人權保護黨(The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Party):執(zhí)政黨。成立于1979年5月。對內主張堅持國家憲法,保護公民權利和自由,提高人民的文化和生活水平。對外奉行同各國友好的政策,加強同南太平洋鄰國的關系。1982年和1985年大選獲勝。1985年黨內發(fā)生分裂后下臺。1988、1991、1996年和2001年四次大選獲勝連續(xù)執(zhí)政。領袖圖伊拉埃帕總理。

    (2)薩摩亞民主聯(lián)合黨(The Samoa Democratic United Party):反對黨,在本屆議會中有17席。2003年12月由原民族發(fā)展黨和聯(lián)合人民黨合并而成,由原民族發(fā)展黨領袖雷·

    馬梅亞·洛帕蒂(La Mamia Ropati)任領袖,原聯(lián)合人民黨領袖阿西亞塔·瓦阿伊(Asiata Vaai, 已故總理Vaai 之子)為副領袖。

    重要人物

    馬列托亞·塔努馬菲利第二殿下:前終身國家元首。生于1913年1月4日。曾赴新西蘭學習。1940年為新西蘭駐薩摩亞總督顧問。1959年為獨立工作委員會兩主席之一。1962年獨立后,擔任首任國家元首。曾于1976年9月訪華。喜愛打高爾夫球。馬列托亞·塔努馬菲利第二殿下現(xiàn)已去世,其國家元首職務由副元首阿圖阿·圖普阿·塔馬塞塞·埃菲殿下接任。

    圖伊阿圖阿·圖普阿·塔馬塞塞·埃菲,1938年3月1日生于阿皮亞。1963年畢業(yè)于新西蘭維多利亞大學。1966年當選議員。1970年至1975年擔任工程部長,1976年至1982年任總理,1985年至1988年任副總理。此后長期擔任反對黨薩摩亞民族發(fā)展黨領袖。2004年12月進入副元首委員會,成為副元首之一。2007年6月19日就任國家元首,任期5年。

    1980年6月以總理身份訪華。2008年8月來華出席北京奧運會開幕式。

    埃菲出身名門望族,其父圖普阿·塔馬塞塞·梅亞奧雷是薩獨立時確定的雙終身元首之一,其母為薩爭取民族獨立的馬烏運動的著名人物奧拉夫·納爾遜之女。夫人為菲莉菲莉婭·妮·伊默。

    埃菲對太平洋文化和歷史有濃厚興趣,曾在多所大學和學術機構任職,著有多部作品,包括《聆聽上帝的教誨》(薩摩亞語)、《與先哲對話》(薩摩亞語)和《英化我的薩摩亞》(英語)。

    熱愛體育運動,兼任薩橄欖球聯(lián)盟主席。

    圖伊拉埃帕·薩伊萊萊·馬利埃萊額奧伊:總理兼外交部長。1945年4月14日生于烏波盧島。信奉羅馬天主教。1969年畢業(yè)于新西蘭奧克蘭大學,獲商業(yè)碩士學位。1971~1973年任經(jīng)濟局副局長。1973~1978年任財政部副秘書長。1978~1980年在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委員會秘書處供職。1981年當選為人權保護黨議員。1982~1985年任經(jīng)濟事務、交通和民航部長,并兼任副財長。1984年起任財長。1988年任亞洲開發(fā)銀行董事會董事。1990年任非加太部長理事會主席。1991~1998年任副總理兼財政、旅游、貿易、商業(yè)和工業(yè)部長。1998年11月當選總理兼外交和財政部長。2001年3月大選后連任總理,兼任外長。曾6次來華訪問或出席國際會議,其中2000年8月作為總理對我國進行正式訪問。喜愛音樂、閱讀、釣魚、網(wǎng)球、橄欖球、高爾夫球等。已婚,有8個子女。

    物產資源

    森林資源逐年減少,目前森林面積占全國面積的46.3%,其中39.4%(約11萬公頃)為非生產性森林,可采林只有1.36萬公頃,僅占全國面積的4.8%。其余2.1%(約6萬公頃)為國家級保護林和部落傳統(tǒng)所有林地。專屬經(jīng)濟區(qū)水域12萬多平方公里,盛產金槍魚。

    經(jīng)濟情況

    薩是農業(yè)國

    ,資源少,市場小,經(jīng)濟發(fā)展緩慢,被聯(lián)合國列為最不發(fā)達國家之一。從1996年起實行經(jīng)濟改革,主要措施有:改革稅制,降低關稅稅率,營業(yè)稅和所得稅,開設商品和服務增值稅種,2002年10月將增值稅率提至12.5%;改革金融體制,放松對金融市場的控制,放寬存貸款利率限制;對政府企業(yè)實行公司化和私有化;精簡政府機構和人員,減少開支。2003年,政府繼續(xù)致力于經(jīng)濟建設,制造業(yè)、交通通訊、金融服務業(yè)發(fā)展顯著,尤其是農業(yè),在連續(xù)多年減產后,首次出現(xiàn)增長。2003年,薩國民生產總值增長3.5%。據(jù)亞洲發(fā)展銀行報告,自1995年至2002年,薩國民生產總值平均增長了4.4%。

    國內生產總值(2007年):14億塔拉(約5.48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007年):2738美元。

    經(jīng)濟增長率(2007年):6.1%。

    貨幣名稱:塔拉(SAMOAN TALA)。

    匯率(2007年12月):1塔拉=0.3911美元。

    通貨膨脹率(2007年):0.1%。

    工業(yè)

    工業(yè)基礎十分薄弱。獨立后,薩初步建立了一批消費工業(yè)和農產品加工業(yè),主要有食品、煙草、啤酒和軟飲料、木材家具、印刷業(yè)、日用化學及椰油。按同期價格計算,2003年,制造業(yè)(不含食品和飲料)產值為1.1996億塔拉,建筑業(yè)產值5514萬塔拉,商業(yè)產值1.7507億塔拉,分別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3.7%、6.3%和20%。

    農業(yè)

    全國農業(yè)人口為25.1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50%左右。主要種植椰子、可可、咖啡、芋頭、香蕉、木瓜、卡瓦和面包果。2004年,因遭受颶風襲擊,農業(yè)受到一定損失,尤其是大米減產,依靠進口,導致價格大幅攀升,但整體上農業(yè)規(guī)模擴大,產值增加。按不變價格計算,2007年農業(yè)產值為7445萬塔拉,占國內生產總值的7%,比上年增加8.1%。據(jù)2005年統(tǒng)計,全國共有420萬頭豬,85萬只雞,4707匹馬,3325只鴨。全國現(xiàn)有耕地6萬多公頃。

    漁業(yè)

    經(jīng)濟海域12萬平方公里,盛產金槍魚。2007年,漁業(yè)產值為7450萬塔拉,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4%,比2006年增長了15.5%。薩中央銀行出口數(shù)據(jù)顯示捕魚量下降了39%,鮮魚出口下降46%。目前,全國約有各種漁船約2200艘,其中機動船200艘。因薩專屬經(jīng)濟區(qū)較其他島國小,薩政府禁止外國漁船單獨作業(yè),只允許外國漁船公司與薩方合作,外資不得超過40%。

    服務業(yè)

    從事服務業(yè)人數(shù)約為2.4人。與2002年相比,2003年,旅館餐飲業(yè)產值2303萬塔拉,占國內生產總值(GDP)2.6%,增長11.4%;交通電信業(yè)產值1.1051億塔拉,占GDP12.6%,增長5.6%;金融服務業(yè)產值為7849萬塔拉,占GDP93%,增長8.2%。個人及其他服務業(yè)產值2902萬塔拉,占GDP3.3%,增長6.9%。

    旅游業(yè)

    旅游業(yè)是薩摩亞主要經(jīng)濟支柱之一和第二大外匯來源。2007年接待游客12.225萬人次,比2006年

    增長23.7%;旅游收入2.7974億塔拉,增長4.4%。游客主要來自美屬薩摩亞、新西蘭、澳大利亞、美國和歐洲。薩已提前實現(xiàn)南太委員會(SPC)為其制定的旅游收入指標。影響其旅游業(yè)發(fā)展的主要因素是酒店設施簡陋和交通不便。薩現(xiàn)有客房900多間,但多數(shù)條件較差。主要旅館有:阿吉埃·格雷旅館(AGGIE GREY),156間客房;基塔·圖西塔拉旅館(KITANO TUSITALA HOTEL),94間客房。薩政府致力于發(fā)展旅游硬件設施及其它與旅游相關的活動,計劃于2005年完成建于法萊奧諾機場的五星級酒店。

    交通運輸

    全國公路總長790公里,其中柏油公路332公里。

    水運:阿皮亞港為薩主要對外港口,可泊15~16萬噸級輪船。

    空運:法萊奧諾機場為薩唯一國際機場,可起降波音747客機。除波利尼西亞航空公司承擔國內和國際(薩摩亞至新西蘭、澳大利亞、斐濟、湯加和美屬薩摩亞)客貨運輸業(yè)務外,新西蘭航空公司已成為來往薩摩亞的主要航空公司,另外斐濟太平洋航空公司航班也在此經(jīng)停。薩政府重視航空業(yè),計劃在2005年投入900萬塔拉支持航空業(yè)發(fā)展。

    財政金融

    2006~2007年度(單位:塔拉),財政收入4.876億,支出4.723億,盈余1540萬。

    截至2007年12月,外匯儲備約2.3112億美元,相當于薩4.7個月進口所需的外匯。外債累計為4.7715億塔拉,占GDP34.8%,比去年增加6.42%。

    主要銀行有:

    (1)薩摩亞中央銀行(Cental Bank of Samoa):1954年成立。資本:1200萬塔拉。資產:1.1億塔拉。地址:Private Bag,Apia,Samoa。電話:(685)34100。傳真:(685)20293。行長帕帕利阿·湯米·斯坎倫(Papali'i Tommy Scanlan)。

    (2)澳新銀行薩摩亞分行[ANZ Bank(Samoa)LTD]:前身為薩政府擁有的薩摩亞銀行,1997年政府將其出售給澳新銀行集團,成為澳新銀行薩摩亞分行。1998年資本3197萬塔拉,資產1.7603億塔拉。地址:POB 1855,Apia,Samoa。電話:(685)22422。傳真:(685)24595,23807?,F(xiàn)任總經(jīng)理Ms. Mandy Simpson。

    (3)西太平洋銀行[WESTPAC BANK],前身太平洋商業(yè)銀行,是夏威夷銀行的分行,成立于1977年?,F(xiàn)夏威夷銀行和澳大利亞的西太銀行各占42.7%的股份,其余為薩摩亞人擁有?,F(xiàn)有資本1070萬塔拉,資產8400萬塔拉。地址:PO BOX 1860,APIA,SAMOA。電話(685)20000,傳真(685)22848??偨?jīng)理凱文·麥卡錫(KEVIN MCCARTHY)。

    對外貿易

    主要出口漁產品、椰奶、啤酒、芋頭、服裝和其它一些產品。2003年,出口總值4427萬塔拉,比上年減少4.4%,其中鮮魚出口1576萬塔拉,占GDP35.6%,比去年下降45.7%;服裝為1332萬塔拉,占GDP30.1%,比去年同期增長199.3%;其次為啤酒381萬塔拉和椰奶301萬塔拉等產品。主要出口市場是美屬薩摩亞、澳大利亞、新西蘭和美國。進口為4.096億塔拉,較去年減少10.41%,逆差近4億塔拉。進口商品主要有建筑材料、機械設備、電訊設備、漁船、石油等大型產品,來源主要是新西蘭、澳大利亞、美國和斐濟。

    外國援助

    外援主要來自澳大利亞、新西蘭、日本、歐盟、中國及國際組織等。2002~2003年薩接受外援共7420萬塔拉,其中澳大利亞援助1500萬澳元,新西蘭726萬新元。歐盟計劃在2001~2006年間提供6600萬塔拉,援建首都地區(qū)的供水項目。日本2003年完成擴建阿皮亞深水港口項目,為此提供了2000萬美元贈款,中國目前每年提供約2000萬元人民幣無償援助。

    著名公司

    (1)陳茂公司(Chan Mow Co. Ltd.)

    1950年成立,1976年正式經(jīng)營進出口業(yè)務,目前是薩摩亞最大的商業(yè)貿易公司。經(jīng)營進出口批發(fā)和零售業(yè)務。資本800萬塔拉,資產1億塔拉。 預計該公司將沖擊大洋洲最大經(jīng)營企業(yè),成為大洋洲生活銷商憑市場發(fā)展的領頭羊。

    (2)AH LIKI 家族集團。由早年在薩華工AH LIKI的第二代后裔建立,五兄弟分別經(jīng)營建筑業(yè)、批發(fā)、運輸、五金、食品。其中運輸業(yè)(藍鳥運輸公司Blue Bird Transport Ltd.)1978年從10萬塔拉起家,現(xiàn)有資本6000萬塔拉。主要承包德國和日本的援助項目。

    人民生活

    自然條件優(yōu)越,人民無凍餒之虞。全國約51%的人口住在鄉(xiāng)村,從事農業(yè)生產活動。農村電和自來水基本普及。由于每年薩有上千人向海外移民,國內人口數(shù)量增長緩慢,2004年,人口增長為-0.25%。平均壽命70.41歲。薩人口結構進一步年輕化,0-14歲人口占28.3%,15~64歲占65.5%,65歲以上占6.3%。薩人民每家都有親屬在海外工作,近年每年僑匯約1.5億塔拉。65歲以上的老人享有養(yǎng)老金。

    衛(wèi)生情況

    全國有7所國家級醫(yī)院,11所地區(qū)醫(yī)院。23個衛(wèi)生所,共有醫(yī)生60人,牙醫(yī)14人,護士200多人,病床300張?;紓魅静?、糖尿病、心臟病和癌癥等疾病都能享受免費醫(yī)療。2003~2004財年醫(yī)療衛(wèi)生預算開支3465萬塔拉,占政府總預算的13.2%。

    國防情況

    沒有軍隊,有警察300名,負責治安和交通。

    教育情況

    全國實行普及小學教育,入學率85.7%。文盲率4.3%。有157所小學,44所中學,4所職業(yè)學校,36所教會學校,2所師范學校。大專院校有薩摩亞國立大學(大學預科)、薩摩亞工藝學院(???和阿拉富阿農學院(南太平洋大學分校)。每年約有4800名大中學畢業(yè)生需要就業(yè)。2003~2004財年教育預算支出為4870萬塔拉,占政府預算總支出的18.6%。

    新聞出版

    主要報紙

    《薩瓦利(SAVALI)》,政府周報,1904年創(chuàng)刊,分薩語版和薩英語混

    合版兩種,薩語版主要向農村發(fā)行,混合版在首都地區(qū)發(fā)行,發(fā)行量共4500~5000份?!端_摩亞觀察家報(SAMOA OBSERVER)》,私營日報,發(fā)行量2000~3000份。另有《新聞(NEWSLINE)》和《薩摩亞(LE SAMOA)》為小報,發(fā)行量不大。

    電視臺

    “薩摩亞廣播公司”(SBC)電視部。由原來“薩摩亞電視臺”(TVS)和“薩摩亞廣播電臺”(2AP STATION)于2003年合并而成,分為電視部和電臺部,現(xiàn)電視部為國家電視臺。除播送自制的新聞和教育節(jié)目外,主要轉播澳新電視臺和BBC節(jié)目。目前僅一個頻道,早晨和晚間開播,白天停播。另外還有一家私人電視臺,基本不自制節(jié)目,轉播BBC、ABC和CNN等新聞和播放電影及其他娛樂節(jié)目。

    廣播電臺

    有4家。“薩摩亞廣播公司”電臺部(又稱2AP STATION);國家電臺;波利尼西亞電臺(Radio Polynesia Ltd.,又稱Magic 98),創(chuàng)立于1979年,為私人電臺,現(xiàn)有3個頻道,主要播放流行音樂、薩摩亞音樂和輕音樂。主要為薩語節(jié)目,也有英語節(jié)目。另有一些宗教電臺,主要廣播基督教節(jié)目。

    外交關系

    外交

    主張維護民族獨立,發(fā)展民族經(jīng)濟,認為國家不分大小,均應受到平等對待。在保持同新西蘭的傳統(tǒng)友好關系的同時,重視發(fā)展同亞太國家的關系。薩自認為國小力薄,在國際事務中影響和作用有限,將外交重點放在南太地區(qū)。薩不贊成在南太地區(qū)搞種族性地區(qū)組織,如美拉尼西亞先鋒集團。要求建立國際經(jīng)濟新秩序,重視全球和地區(qū)環(huán)境保護,支持建立南太無核區(qū),反對核試驗,尤其反對在南太地區(qū)進行核試驗和傾倒、運輸核廢料。薩為太平洋島國論壇、南太委員會和南太區(qū)域環(huán)境規(guī)劃署的成員。

    同中國的關系

    1975年11月6日兩國建交。1976年10月,中國在薩設立使館。建交以來,兩國關系發(fā)展順利。2003年薩方訪華的主要有:反對黨領袖馬米亞·洛帕蒂(9月),大法官薩波魯(9月),自然資源和環(huán)境部長塔加洛阿來華參加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署亞太地區(qū)環(huán)境政策對話會(9月)。外交部副部長周文重在第15屆太平洋島國論壇會后對話會期間會見了圖伊拉埃帕總理。

    2007年,中薩雙邊貿易額為1185萬美元。

    中薩在文化教育領域的交往不斷發(fā)展。我雜技、武術、歌舞團組多次訪薩。2003年,我繼續(xù)向薩國立大學派漢語教員一名,并贈送圖書及音像制品394冊(盒)。2002/03年度,薩共有7名獎學金生在華學習漢語、藝術、電子等專業(yè)。

    中國駐薩摩亞大使:劉關仁。館址:Embass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Samoa,Vailima,Apia。電話:(685)22474。傳真:(685)21115。

    【華人】最早于19世紀末就有中國人來薩,20世紀20、30年代成批華工來薩種植椰子香蕉,最多時達數(shù)千人,后因新西蘭政府實施種族政策,華人數(shù)量開始減少,最后留下數(shù)百人,已與當?shù)厝送ɑ?。目前,純血統(tǒng)的華人僅40人左右。但混血華裔(現(xiàn)只會講薩摩亞語和英語)成千上萬,數(shù)量在外來血統(tǒng)中居首位。一些華裔在薩當?shù)卣魏徒?jīng)濟上舉足輕重。薩議長、前司法部長和議員、負責議會司法事務次官均為華裔。2002年薩成立華裔公會。

    同新西蘭的關系

    新曾為薩的宗主國,兩國關系密切。薩在惠靈頓設有高專署,在奧克蘭設有總領事館。新西蘭議會中,有5名新籍薩摩亞議員。兩國間簽有友好條約。新是薩第三大援助國,薩是新在南太地區(qū)第四大受援國。2002~2003財年新向薩提供725.6萬新元援助,主要用于教育和衛(wèi)生方面。新是薩主要貿易對象,新產品占薩進口總額的1/3以上,對新出口占薩總出口的10%左右。新公司是薩建筑市場的主要承包者。根據(jù)《相互支援協(xié)定》,新幫助薩培訓警察人員,進行海上巡邏等。薩每年向新移民的配額為1100人,薩在新的移民超過10萬人。2003年8月,薩總理圖伊拉埃帕率團赴新參加在奧克蘭舉行的太平洋島國論壇會議,并舉行特別儀式紀念薩新友好條約。11月,新西蘭總督卡特萊特訪問薩摩亞。

    同澳大利亞的關系

    澳在薩有使館。澳為薩第一大援助國,每年提供1500萬澳元援助。澳為薩的第二大進口國。旅居澳的薩摩亞人有4~5萬,另有薩公派留學生數(shù)十名。澳在薩有僑民200多人。薩澳間有“防務合作計劃”,由澳方幫助巡邏薩專屬經(jīng)濟區(qū),并培訓薩警察。2002年6月澳副總理安德森赴薩參加薩獨立40周年慶?;顒?。

    同日本的關系

    薩重視同日本的關系。1972年起日本向薩派遣志愿人員,至今已有200多人在薩服務過。近年來,日本成為薩最大援助國之一,平均每年提供約20億日元援助。薩有兩家日資企業(yè):一是矢崎汽車配件廠,二是北野作家旅館。薩支持日本成為聯(lián)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并支持日競選其它國際機構中的職位。兩國政府官員及體育文化方面的交往也有所增加。2003年5月,圖伊拉埃帕總理赴日出席日本與太平洋島國首腦會議。10月,日本皇次子文任親王和王妃訪薩。

    同美國的關系

    重視同美國的關系。1988年11月,美在薩設代辦級使館,大使由美駐新大使兼任。薩在美設使館,大使由其駐聯(lián)合國大使兼任。美對薩不提供直接經(jīng)濟援助,只通過多邊渠道提供少量援助。自1976年起,美國已向薩派遣了60多批和平隊員。美國援助重點在美屬薩摩亞。薩許多人在美薩魚罐頭廠工作。雖然美國對薩貿易量很小,但東西薩間的貿易較多。2002年美薩是薩第一大出口市場,占薩總出口的將近一半,主要出口金槍魚。

    同東盟國家的關系

    薩與菲、泰、馬和印尼有外交關系。近年來注意與東盟國家發(fā)展關系,尋求發(fā)展資金、技術援助和經(jīng)貿關系。

    同歐洲國家關系

    主要是經(jīng)援關系。德國是對薩援助最多的歐洲國家。1975~2001年,歐盟作為整體通過國家指標計劃(NATIONAL INDICATIVE PROGRAM-NIP)、洛美協(xié)定出口補貼和災害緊急援助向薩共提供8500萬塔拉。歐盟在薩設有代表處,主要管理援助項目。2002~2007年歐盟將向薩提供6600萬塔拉,主要用于建設給排水工程和公共衛(wèi)生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