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頓
nán dùn
  • 拼 音:nán dùn
  • 注 音:ㄣㄢˊ ㄉㄨㄣˋ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1).古國(guó)名、縣名。春秋時(shí) 頓國(guó) 為 陳國(guó) 所迫,南遷,故號(hào) 南頓 。 西漢 置縣,因以為名。 明 廢。《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城 頓 而還” 楊伯峻 注:“ 頓 ,國(guó)名, 姬 姓,即今 河南省 項(xiàng)城縣 稍西之 南頓 故城?!眳㈤啞稘h書(shū)·地理志上》。
    (2).佛教語(yǔ)。禪宗主張頓悟佛果的一派,即南宗?!吨袊?guó)佛教·中國(guó)佛教宗派源流·禪宗》:“﹝ 弘忍 ﹞弟子中的佼佼者有 神秀 、 慧能 、 慧安 、 道明 、 智銑 等,就中 慧能 、 神秀 為最著,開(kāi)創(chuàng)‘南頓’、‘北漸’二派?!眳⒁?jiàn)“ 南北宗 ”、“ 南頓北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