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語
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三十三回:“以至頂?shù)饺缃瘢鲋@位制軍是不輕容易見客的,他見也好,不見也好,便也漠然無動于中了?!?/p>
無動于中、不動聲色、麻木不仁
感人肺腑
unmoved
成語解釋:衷:內心。心里一點兒也沒有觸動。指對應該關心、注意的事情毫不關心,置之不理。
成語舉例:老舍《不成問題的問題》:“神圣的抗戰(zhàn),死了那幺多的人,流了那幺多的血,他都無動于衷?!?br/>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義詞
語法用法:作謂語;含貶義
成語結構:偏正式
產生年代:近代
成語正音:衷,不能讀作“āi”。
成語辨形:衷,不能寫作“哀”。
成語辨析:無動于衷和“不動聲色”都有不為外界所動的意思。但“不動聲色”多用于形容態(tài)度鎮(zhèn)定、冷靜;而無動于衷還可以形容心腸硬、冷酷;或意志堅定。多含貶義。
成語謎面:外感;木偶吊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