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人口總數(shù)在中國的大陸和臺灣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三百六十七位門閥。而古時候就有傳說,這位樂官只有一條腿,叫夔一足?!秴问洗呵铩愤@本古書中說,魯國國君向孔子求教,夔一足的事是否真實??鬃诱f,古時舜帝為了用音樂作為輔助,使天下平安,于是讓夔當官,主持這方面事,而夔就制定了樂律,做得非常出色,于是舜帝說,有夔這樣的能人,一個也就足以辦成事了。后來人就誤傳成這位樂官叫夔一足,只有一條腿。夔姓的起源,就在堯舜帝時代。夔原指龍形動物,推測是黃帝族龍圖騰的分支。春秋時,楚國還有以夔命名的城池,叫夔城,推測因為夔象征強盛,所以作為地名。楚國君主的一位后代受封為夔城首領(lǐng),他的后代也形成夔姓。
夔氏族人早期主要活動于江淮之間,漢、唐之際開始逐漸向陜西擴展,并以京兆郡為郡望。
夔氏目前已經(jīng)屬于為罕見姓氏,目前僅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的鐘山地區(qū)、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的克什克騰旗、臺灣省的花蓮縣等地有少量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