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百家姓
江蘇常州屠氏蘭陵葛橋合修支譜六卷,(清)屠亮編纂,清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木刻活字印本?,F(xiàn)被收藏在江蘇省常州市圖書館。
江蘇武進屠氏毗陵支譜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屠維聰?shù)刃?,清咸豐元年(公元1856年)敬齋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冊?,F(xiàn)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xué)會。
江蘇武進屠氏毗陵支譜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國)屠景甫主修,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毗陵敬齋堂木刻活字印本。現(xiàn)被收藏在江蘇省常州市圖書館。
浙江杭州屠氏武林支譜,(清)屠紹理纂修,清嘉慶八年(公元1803年)御賜修齡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冊?,F(xiàn)被收藏在浙江省寧波市天一閣文物管理所。
浙江蕭山蕭邑屠氏宗譜十二卷,(清)屠邦新等修,清宣統(tǒng)二年(公元1911年)存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F(xiàn)被收藏在杭州大學(xué)圖書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xué)會。
浙江寧波甬上屠氏宗譜三十六卷,首二卷、末二卷,(民國)張美翊、屠可全等纂修,民國八年(公元1919年)既勤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冊?,F(xiàn)被收藏在上海圖書館家譜陳列室(完整)、浙江省圖書館、浙江省寧波市天一閣文物管理所,今缺第九~十一卷。
浙江屠氏孝感支續(xù)譜,(清)屠紹理修,清嘉慶五年(公元1800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F(xiàn)被收藏在中國科學(xué)院圖書館。
浙江屠氏孝感支譜,(清)屠之申修,清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木刻活字印本五冊?,F(xiàn)被收藏在中國人民大學(xué)圖書館、浙江省寧波市天一閣文物管理所。
浙江嵊縣鹿山屠氏宗譜六卷,(民國)屠開秀、屠梅江纂修,民國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冊?,F(xiàn)被收藏在河北大學(xué)圖書館。
浙江蘭溪蘭江屠氏宗譜五卷,著者待考,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木刻活字印本。現(xiàn)被收藏在浙江省蘭溪縣拍社鄉(xiāng)。
江蘇常州屠民蘭陵葛橋合修支譜六卷,(清)屠亮編纂,清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木刻活字印本?,F(xiàn)被收藏在江蘇省常州市圖書館。
江蘇武進屠氏毗陵支譜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屠維聰?shù)刃?,清咸豐元年(公元1856年)敬齋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冊?,F(xiàn)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xué)會。
江蘇武進屠氏毗陵支譜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屠兆綸、屠葆潤等修,清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敬齋堂木刻活字印本。現(xiàn)被收藏在遼寧省圖書館、江蘇省常州市圖書館、中山大學(xué)圖書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xué)會。
江蘇武進屠氏毗陵支譜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國)屠景甫主修,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毗陵敬齋堂木刻活字印本?,F(xiàn)被收藏在江蘇省常州市圖書館。
江蘇陰山屠氏族譜三卷,(清)屠震宗輯,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F(xiàn)被收藏在中國科學(xué)院圖書館。
浙江杭州屠氏武林支譜,(清)屠紹理纂修,清嘉慶八年(公元1803年)御賜修齡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冊?,F(xiàn)被收藏在浙江省寧波市天一閣文物管理所。
浙江寧波甬上屠氏宗譜三十六卷,首二卷、末二卷,(民國)張美翊、屠可全等纂修,民國八年(公元1919年)既勤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冊,今缺第九~十一卷?,F(xiàn)被收藏在浙江省圖書館、浙江省寧波市天一閣文物管理所。
浙江鄞縣櫟陽屠氏宗譜五卷,(民國)馮丙然、屠用煃等纂修,民國四年(公元1915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冊?,F(xiàn)被收藏在浙江省寧波市天一閣文物管理所。
浙江屠氏孝感支續(xù)譜,(清)屠紹理修,清嘉慶五年(公元1800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F(xiàn)被收藏在中國科學(xué)院圖書館。
浙江屠氏孝感支譜,(清)屠之申修,清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木刻活字印本五冊?,F(xiàn)被收藏在中國人民大學(xué)圖書館、浙江省寧波市天一閣文物管理所。
浙江上虞屠氏宗譜四卷,(民國)屠載清修,屠國朝纂,民國十年(公元1921年)茂延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F(xiàn)被收藏在浙江省圖書館。
浙江嵊縣鹿山屠氏重修宗譜四卷,(清)屠兆鵬、屠寶璋纂修,清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報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F(xiàn)被收藏在南開大學(xué)圖書館。
浙江嵊縣屠氏宗譜,(清)屠方炎等修,清咸豐年間十報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冊。
屠氏族譜二十二卷,續(xù)編三卷,(清)屠之申纂,清道光七~八年(公元1827~1828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五冊。
屠氏毗陵支譜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國)屠景甫修,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敬齋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冊。
浦陽下麟溪屠氏宗譜三卷,(清)屠思賢、屠思周修,清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
浦陽下麟溪屠氏宗譜三卷,(清)屠守成等修,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
浦陽下麟溪屠氏宗譜三卷,(清)屠尚祖等修,清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
常州屠氏蘭陵葛橋支譜六卷,首一卷,(清)屠亮纂,清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保綸堂、世德堂合編木刻活字印本六冊。
屠氏是一個古老、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七十五位,人口約二十四萬六千余,占全國人口總數(shù)的0.015%左右。
在古代,屠氏的望族大多出自于廣平郡。遠古氏族社會時候有個著名的部落首領(lǐng)叫蚩尤,他的部落崇拜牛圖騰,是勇猛好戰(zhàn)的部落。相傳有一次蚩尤的部落和黃帝的部落在河北逐鹿一帶決戰(zhàn),最后蚩尤被打敗。黃帝為了防止蚩尤的族人以后還會做亂,就把他們分散在各地居住。其中有的被遷居到屠和鄒的兩個地方去。這些人中有的就以居住的作為自己的姓氏,分別稱為屠氏和鄒氏。而屠氏就是今天屠姓的最早起源。屠姓還有另一支起源。春秋時候,有一種官職叫作屠人,是專門負責(zé)牲畜屠宰的官職。屠人的后代中有的以官職名作為姓氏,稱為屠氏,是今天屠姓的又一來源。在古代,屠姓的望族大多出自于廣平。
歷史資料中的最早記載是-左傳-中的晉國屠蒯(前525年)和(前425年)晉史官屠黍離開晉國見周威烈王論存亡。唐朝時有進士屠廷高由晉陽遷汴城(今開封)尉氏敦仁里,宋欽宗朝屠廷高二十三世孫屠挺(宋紹興七年拜內(nèi)閣大學(xué)士)、屠拱(宋乾造八年拜尚書令)遷常州。屠拱曾孫屠雷發(fā)、宋理宗戊戌進士,始居嵊縣后徙無錫,生七子志遠、志達、志通、志選、志進、志遜和志遂。志達生四子孟、仲、叔和季。孟居諸暨、仲居象山、叔居皋部、季居鄞縣(今寧波江北區(qū)老外灘),為甬上屠氏始祖。
今浙江省的溫州市樂清縣、寧波市象山區(qū)、奉化市、紹興市嵊州縣、嘉興市、寧海市、臺州市黃巖區(qū)、吳興縣、鄞縣、杭州市蕭山區(qū)、桐鄉(xiāng)市、湖州市德清縣、廣水市、諸暨市、蘭溪縣,安徽省的六安市霍邱縣、寧國市,江蘇省的蘇州市西山區(qū)、淮安市、鹽城市、揚州市、常州市武進區(qū)、鎮(zhèn)江市丹陽市、邳州市睢寧縣、江陰市、徐州市,山東省的濟寧市、菏澤市、東平市、棗莊市,陜西省的延安市吳起縣、西安市戶縣,河南省的商丘市、南陽市內(nèi)鄉(xiāng)縣、新鄉(xiāng)市、永城市、鄭州市、開封市、周口市,江西省的贛州市,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北京市,上海市,貴州省的鎮(zhèn)遠縣、六盤水市、都勻市,甘肅省的蘭州市,四川省的宜賓市,湖南省的長沙市、永州市,河北省的保定市,湖北省的孝感市、宜昌市,黑龍江省的齊齊哈爾市,香港特別行政區(qū),臺灣省,澳門特別行政區(qū),馬來西亞的吉隆坡,泰國,緬甸,新加坡,美國,巴西等地區(qū)合國家,均有屠氏族人分布。